平贺让纪念站资料:
〔メモ〕(ID:21540101)
〔主砲研究会関係記録メモ〕(ID:20850501)
〔メモ〕
这部分其实没有太多新的内容,基本都是之前翻译的井口大佐炮力比较。不过第一页的炮塔重量可以整理一下:
原文没有注明是长吨还是公吨,但考虑到炮弹重量按照公制的kg来计算的,所以大致推测是公制,具体情况还得等后面对照其他文件才能确定。
另外,两者的炮身重量确实是直接标注是公吨。
〔主砲研究会関係記録メモ〕
1.船越中佐
(1)8门460mm可行
(2)8门主炮没问题
(3)双联装有利,但如果实在不行,四联装也是可以的
2.宫坂中佐
过渡时期4门460mm(应为4座双联装的意思?)
(2)8门主炮不可行
(1)支持460mm以上的双联装炮塔
3.藤井中佐
(2)至少10门,12门比较合适
(1)10~12门410mm可行
(3)四联装比三联装好接受,但实在不行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4座三联装
1919年度平均间隔
迅速发射:22~25s
装填速度:战列舰25s,战列巡洋舰27.7s,平均26.4s
村越大佐
(1)关于8门460mm舰可行之说
出于主炮数量考虑,1927年度以后再考虑10门460mm舰,现在采用410mm。
(2)8门主炮不足
(3)可以使用双联装、三联装、四联装混装(N型)
末次大佐
将来会是460mm炮。
(1)12门410mm舰可行
(2)460mm炮应达到10~12门
(3)
1.对于如今的敌舰,如果410mm炮不能击穿,而460mm炮可以,那么460mm就是绝对有必要的,而且要有足够多的炮,保证在指挥上不会有问题。
2.但是,如果在410mm炮已经足够击穿敌舰的情况下继续采用460mm炮,而且不做其他方面调整的话,460mm炮的数量就会减少,相较大量装备的410mm炮,就会不利了。单说采用460mm炮,士气等其他方面也会随之增强。如果能够装备大量460mm炮,不但能弥补缺陷,还能大大增加士气。
3.将来各国将采用460mm炮,也要实现能与之对抗的防御。如果现在采用460mm炮并实现相应的防御,确实是有先见之明。但在敌舰也能被410mm炮击穿的情况下,上述观点无论有多先见,相较于现在的410mm炮,其炮数的减少是不利的。(接下来几句有点没看懂,但是不影响整体意思,所以暂不翻译)
4.至于410mm,对如今的战列舰有怎样的攻击力呢?460mm又如何呢?
即使是20000米的距离,460mm炮也能击穿敌人336mm左右的装甲,但15000米以外时410mm炮不能。
在水平防御方面,敌舰是87mm,15000以外时任何炮都能将其击穿,460mm炮稍好一些。
因此:
(1)如果要击穿侧舷装甲,460mm炮是20000米以内,410mm炮是15000米以内
(2)水平,15000以外任何炮都可以
所以在预定交战距离内,采用410mm炮也是可以的,而460mm炮能在20000米击穿装甲。
因此只论炮,最彻底的武备肯定是460mm。
但是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果是在排水量无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也主张采用460mm炮,并大量装备。如果460mm炮才能击穿敌舰的防御,那么大量这方面尚可放下。但对于不久的将来,(在不改变防御现状的情况下)我认为大量装备460mm炮是不利的,即:
现在的第一案是460mm炮,数量不如410mm炮。防御也不用说,只能10000~20000米防御410mm炮,而非460mm炮。
但另一方面,
如果在安全范围内,45倍460mm炮的装填时间也可以接受。
对于第二案,既然说第一案不可行,那么可以装备410mm炮,侧舷装甲可以在13000~15000米防御410mm炮,甲板和炮座可以在20000米防御410mm炮。
末次大佐
(1)至少10门460mm炮
防御
中村大佐
可以先用410mm炮
井口大佐
持460mm说,可以4炮塔。
480mm炮初速800m/s,45倍。
山梨大佐
持410mm说。
船越中佐
持460mm说,10门主炮。
(1)12门410mm和8门460mm孰优?
(2)战列舰采用8门主炮是否有问题
(3)主炮的配置方式
注:这里对应1920年4月20日的研究会第五号文件中,提到的5月6日(星期五)将在海军省第三会议室召开的第四次研究会。
关于美国406mm主力舰的情报,当时日本海军已经调查到了科罗拉多级(BB-45~48)、老南达科他级(BB-49~54)、列克星敦级(CC-1~6)。并且日本海军还调查到,标准战列舰的主装是343~203mm,炮座114+343mm,炮塔457~254mm,主水平为87mm(44+44),防破片甲板31mm。
武藤
三联装和四联装在发射速度上,都与双联装相差无几,而且弹药也完全相同。
50倍460mm炮一发的发射药300kg,单个药囊75kg,所以靠人力搬运是绝对不行的。
发射速度会因此延迟。可以用6个50kg药囊来实现同一发射药量。对于三联装410mm以上的火炮,现在吴海军工厂的设备是不够的,总而言之需要630万日元。为了搬运火炮,川崎和三菱都需要150长吨以上的起重机。
藤井中佐
炮塔齐射会延长发射间隔。
为了方便进行交替射击,8门炮不够。
无论是双联装,三联装,还是四联装,都希望有12门主炮,并且在炮的装填时间的二分之一内进行交替射击。
藤井中佐
一次齐射
向来的全炮塔齐射基于散布界的□范围的太多炮弹的观测并不充分。
所以齐射的炮弹数目有限制,7或8发太多不可,3发以下太少也不行。
金刚级一般是3发,4门是不够的。
扶桑级一般有4~5发,准备3门。
所以齐射的准备炮数应为6门,4门是不够的,发射间隔10s(观测上,有水、烟等干扰)。
同时由于炮塔机构的原因,以后20s也是合适的。
近藤少佐
三联装410mm炮34s交互发射
双联装460mm炮34s齐射
所以可以采用460mm炮(8门也是可以的)
宫坂中佐
持460mm说
但至少5座炮塔
藤井中佐
四联装是可以的只要不影响发射速度。
准备炮数比6门少,需要5门。
口径可以是460mm。
矢野大佐
410mm炮可行,但最小限度是10门炮。
村越大佐
和宫坂中佐一样,认为460mm可行,要求10门以上。
约需630万日元,使吴海军工厂能生产7座三联装410mm炮塔,横须贺海军工厂能生产2座三联装炮塔。此外,还需要炮塔搬运舰。
在这三年间,吴和横须贺虽在搬运等方面有所不便,但仍可实现上述制造力。
对于上述预算,如果改为制造四联装,因为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只会下降三到四成。
对于460mm及480mm炮的炮身,最多需要增加70万日元。如果进一步采用三联装或四联装,大概对上述预算进行若干补充就足够了。
村越大佐
如果设备在三年后完成,并在本年给出一部分预算(160万日元),则就有希望1923年度完成。这160万日元可以满足双联装460mm炮塔和三联装410mm炮塔。
天城号、赤城号:1922年3月下水,1923年2月?下水
高雄号、爱宕号:1922年1月开工,1923年10月下水
藤井中佐
速射间隔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