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电脑“病毒”,搞哭了170万网友?

在B站,有一个名为《刀》的视频,标题和封面都很朴素,但播放量高达170多万。

视频讲述了一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一天,网友@开拓者N 发现自己的电脑中了“病毒”,桌面左侧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妹子。

她会像人一样休息玩耍,肚子饿了会吃掉附近的图标。

无聊时,还会通过抖动屏幕来吸引N的注意。

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N每天都要准备一些多余的副本文件,给“病毒”吃掉。

UP主用初音未来的形象简单模拟了故事中喂食"病毒"的情节

时间久了,N渐渐对“病毒”的捣乱见怪不怪,甚至习惯了她的陪伴。

直到一天,由于N的一次长期外出,电脑一直被搁置。

等到再开机时,曾经活跃在桌面上的卡通小人已经悄无声息地死掉了,也让N不得不再度面对冷清的桌面。

N和“病毒”的牵绊,让不少网友都为这个遗憾的结局感到失落,仿佛自己真的挨了一刀。

虽说是“病毒”,可她没有真的损坏电脑,反而更像是一个默默陪伴主人的“桌面宠物”。

许多网友还在视频下方留言,想要复刻一个这样的桌宠,和她彼此陪伴,为她重置一个完满的结局。

UP主@A大表锅 就是其中一员。

最初,他只是抱着上热评的心态在评论区立下 flag。

没想到,这条留言一下子收到上万网友的点赞。

网友的热情让他立刻付诸行动。他连夜赶工,居然真的在第二天晚上做出了故事里的桌宠。

最初版本的桌宠形态

和视频《刀》一样,UP主也选择了很多网友熟悉的初音未来,作为桌宠形象。

但因为不擅长抠图,人物呈现只能依靠简陋的白底图。

而且,桌宠的动作都依靠 GIF 图片呈现,缺乏合适的动画效果,互动起来也显得有些僵硬。

UP主展示初代桌宠的互动效果

由于第一版桌宠的呈现效果不太理想,评论区纷纷希望UP主能和专业画手合作。

没想到,还没等UP主发帖求助,就已经有人主动应征,申请加入到制作桌宠的队伍当中。

有了专门的画手,初音未来的形象肉眼可见地鲜活了起来。

新版初音未来桌宠

而动效师的加入,又让初音的动画效果变得更加丰富。

她不仅能完成睡觉、咀嚼、飞来飞去等多种动效,触发效果也更加自然。

比如“喂饭”设定中,桌宠要靠吞噬桌面文档充饥。

在最初的故事版本中,初音未来从“饿到捶地”到“专注干饭”,衔接起来就有些突兀。

拖拽文档“喂食”,初音一秒切换为“乖巧等饭”模式

但经过专门的动效设计后,桌宠有了连贯的咀嚼吞咽作用,呈现效果也更加自然。

除此之外,在另一位UP主@于大夫的土黄斑江鲫 的启发下,大表锅还试图拓展故事线,让桌宠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初次启动程序时,桌面会出现关于桌宠的“序章”故事。

在序章中,初音来自外星,在族群灭亡之际,她将自己的意识和记忆刻录下来,发往地球。

而桌宠之所以会吞噬桌面文档、图标,是因为她需要学习自己星球的语言,让记忆重新运行。

脑洞大开的设定,也让不少人在弹幕中直呼序章故事是“梦开始的地方”。

随着版本不断优化,桌宠的互动效果也不断提升,越发贴近故事中的描述。

如果你在初音心情值不高时,移动鼠标去招惹她,很可能会收到几个“窗口抖动”的无声抗议。

惹怒初音后的“窗口抖动”效果

如果你觉得只养一个桌宠太过孤单,还可以点击“新增一个”选项多养几个。

只要点击的次数够多,就能和UP主一样,欣赏桌面上初音大军从天而降的壮观场景。

如果你玩电脑到太晚,进入梦乡的桌宠还会自动关机,以防你打扰到她。

不过,考虑到熬夜已经成为部分年轻人的硬性需求,UP主贴心地为网友们找好了各种“熬夜理由”。

比如输入“看B站”,用户就能免于被强制关机的悲惨结局。

在UP主优化代码期间,B站网友们也没闲着。

不少人从视频《刀》的评论区看到UP主的豪言壮语,从第一个视频就开始投币追更。

更多人在评论区当起了监工,不断指出当前版本中的 bug 或是提出优化建议。

有人希望强化桌宠的陪伴感,让桌宠和主人操作电脑的动作同步。

有人则希望桌宠能够成为增益助手,为沉浸式办公的上班族提示日程,督促主人喝水运动。

UP主也充分考虑了“甲方”们的诉求,几乎在每个新推出的版本中,都在能力范围内做出了调整。

就在最近,他又一口气更新了两个较完善的桌宠版本。

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触发桌宠的“死亡机制”。

在原本的设定中,如果主人长时间关闭电脑,得不到喂食的桌宠就会被饿死。

如果饱食度为0,桌宠就会被饿死

许多没赶得及喂食的人,都真实地体验了一把被刀的感觉。

而在未设定死亡机制的版本中,即便桌宠的饱食度为0,她也只会进入休眠状态,仍可以被再度唤醒。

短短三个月里,粗糙的初代桌宠一步步完善,变成了如今形象鲜活、功能齐备的双版本。

UP主得到了各种专业人士的支援,自己也解锁了调音等新技能。

从零星的粉丝关注,到现在他已经收获了几十万见证者。

他开玩笑说:“我不是大佬,我只是背负着众多人的梦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