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edBookClub 004 | 在恐怖无所不在的年代,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思考如何应对“他者”?

你可能短期内很难获得去中国台湾旅行的机会,考虑到疫情还在发挥它的余威,以及一则有关“新冠即将卷土重来”的阴谋论。但它不能剥夺我们与南方家园连线的乐趣,这家以两岸历史及艺术文化题材见长的台北出版社为Dazed读者挑选了一些本月最受欢迎的书、即将出版的书,以及经典出版品。

《希望与愤怒》探索了国际互联网络如何改变社会运动,在TikTok青年阻止川普选举会举办的当下颇具阅读时效性;《恐怖时代的哲学》则是当代哲学大师哈伯玛斯与德希达写给后911时代的沉思录,它试图解答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在恐怖无所不在的年代,我们是否还有可能或必要思考如何应对“他者”?《拉丁美学:被切开的血管》《梦游的大地》为浪漫主义提供了非殖民化的视角;《恐怖老年性爱》则以对老、病及肉身衰朽的过程中两性、权力、亲子人伦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替代了狭隘的性爱关系。肯特的新版《荒野集》由恶鸟推荐,这位20世纪的传奇插画家曾因给《白鲸》作画而名噪一时。以下,是你在本月不可错过的13本新、好读物。

新兴国际网络媒体改变社会运动、政治运动,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它会如何转变,相关研究书籍不多。然而,作为社会运动仍是有迹可循。曼威·柯司特作为当代网络社会研究的权威,以他实际参与西班牙“愤怒者”运动,以及对“阿拉伯之春”、冰岛“厨具革命”、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等研究,对新世代的国际网络社会运动做出深度观察与分析。本书虽然写于10年前,2015年再版,但现在看来,国际网络的力量更强大了,本书是任何想要了解2010年后新形态的社会运动重要的入门书。

作者:(西)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廖珮杏•刘维人

出版年:2020-5

从诗人希克梅特(Nâzım Hikmet)、小说家奥尔罕・凯末尔(Orhan Kemal)、女性作家索伊莎(Sevgi Soysal)到有库德族血统的亚沙尔・凯末尔(Yaşar Kemal),土耳其一直拥有伟大的抵抗书写传统,对抗所有的不公不义及独裁专制。

作者为说扎扎其语的库德族政治家、前土耳其人民民主党(HDP)共同党主席。政治生涯从担任人权律师起步,并协助HDP转变为更包容性的政党,着重进步价值、女性主义与LGBTQ权利。曾于二O一四及二O一八年竞选总统,因自二O一六年十一月起遭到监禁,第二次参选时在狱中进行竞选活动。这本是他的第一部小说著作,12则再平常不过的中东日常故事,却充满了强大的力量,鼓舞人们,期待在黑暗过后乍现的“黎明”。全书写于艾迪尼最高安全级别监狱。他目前仍关押于此。

作者:(土)塞拉哈汀・德米塔斯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李珮华

出版年:2020-04

来自台湾的白晓红于1991年定居英国,曾于英国《卫报》服务,长期关注国际非法移工、亚洲移民与欧洲社会的融合与冲突等议题,报导作品曾获劳动世界媒体奖“年度特写报导奖”。本书是作者走访欧洲边境,深造难民与移民收容所,与难民和移民直面接触,记录了难民的口述与第一手观察,在当前主流媒体以国家安全、移民管理等角度切入讨论这些难民与移民问题时,提供另一种审视的视角与深思。

作者:白晓红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吴侑达、孟令伟

出版年:2019-2

“没有朋友,只有山”是句库德族谚语,说出库德族的现实状况:长期在战乱之中,没有任何国家伸出援手,他们只能朝山上跑,寻求山的庇护。为了逃离伊朗政府对媒体的迫害,库德族记者布加尼于2013年搭船行经东南亚辗转抵达澳洲寻求庇护,然而澳洲政府对难民采取严格的离岸政策,布加尼跟其他难民被关押在邻国巴布亚纽几內亚马努斯岛的难民营。营中的生活如同监狱,作者只能靠著手机通讯软体纪录营中生活。五年来他用 WhatsApp一点一滴用波斯语创作难民营生活的小说,每隔几天偷偷传给澳洲友人,朋友再帮他翻译成英文并编辑成书。

出版后,更因“见证的声音、求生的行动、第一手的纪录、反抗的哭喊、五年流放拘禁的生动描绘”之因,2019年获得澳洲最重要的文学奖“维多利亚文学奖”(The Victorian Prize for Literature)“非小说类大奖”(The Prize for Non-Fiction)。同时并有纪录片《望眼欲穿的难民营》(Chauka, Please Tell Us The Time)。

作者:布加尼(Behrouz Boochani)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李珮华

出版年:2020/10即将出版

后911时代,两位当代哲学大师哈伯玛斯与德希达对全球恐怖主义议题的思辩交会与经典对话。在全球失序,全球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从哲学到现实,是否有解决恐怖漫延的方法?或许本书可引领我们梳理与思考此问题。

在1972年莫尼黑奥运会发生以色列运动员遭到恐怖分子杀害后的事件后,联合国大会设立“恐怖主义特别委员会”(Ad Hoc Committee on Terrorism ),以研究防治恐怖主义的方法。什么是恐怖?什么是恐怖主义?什么样的人会被认为是恐怖分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恐怖主义的问题?全球面对恐怖攻击的反应正当吗?全球布局的政经策略思考、甚至是所谓的“反恐战争”是必然的选择吗?我们需要去理解恐怖主义分子吗?需要去思考对待他们的伦理态度吗?或是更根本的问题:在恐怖无所不在的年代里,我们是否还有可能或必要思考如何应对“他者”?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历史的巨轮无情地继续向前驶去,中东与北非的政治失序、巨量的难民涌向欧洲、极右势力在欧美崛起,恐怖逐渐成为日常,我们该如何应答。

作者:吉尔安娜.博拉朵莉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叶佳怡

审订:洪世谦

出版年:2015-05

工业革命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当下,大量使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也产生了许多如环境污染、气候暖化、资源枯竭、物种多样性衰退等问题,严重侵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其实,大自然中已存在着“循环经济”,只是人类还没有将那些知识化为产业界在设计、生产、运送产品过程中,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尝试让人们改变现行的线性经济模式:开采-生产-消费-废弃,改为让自然资源能被周而复始使用、生生不息的循环方式。它是一种再生系统,让再生持续运作,并留给下一代更多的可能。

作者:(法)尼古拉.布丹, 毕尔.萨佛黑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陈郁雯

出版年:2018-10

此书为“拉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甚至于殖民议题”的集大成解析,是研究后殖民,深入了解拉美社会演变脉络、拉丁美洲历史的必读经典。作者写于1971年,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旧殖民主义围绕拉丁美洲金银、农作物和其他矿产进行的掠夺史;第二部分叙述了新殖民主义如何通过自由贸易、贷款、铁路、阴谋和暴力将拉丁美洲的民族工业发展扼杀在襁褓之中,运用现代文明手段却是“不文明地"参与了古老的掠夺战。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拉丁美州被剥削而持续陷落在贫穷陷阱的挣扎。

作者:(乌)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王玫等

出版年:2011-07

畅销三十年的怪孩子圣经:他们是一群仰赖化学药剂催生的产物,于世俗眼中的不完整,却在巡回旅程与表演舞台的渲染下,成为凡人竞相模仿的偶像。他们的爱畸形得令人目不转睛,但爱一个人何尝不是爱他的不寻常。

安洁拉.卡特《马戏团之夜》的歌德式怪诞,又或韦纳‧荷索《侏儒也是这样长大的》、《贾斯伯荷西之谜》中粗砺狰狞的现实血气,甚至卡夫卡《美国》(《失踪者》)奥克拉荷马剧场式的尘世孤绝,以及费里尼《阿玛柯德》、《大路》里的人性挖剖术……它们俱是凯萨琳.邓恩透过小说叙事亟欲汲汲守护的珍贵遗产。

作者:凯瑟琳·邓恩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陈静妍

出版年:2019/08

《梦游的大地》是米亚.科托的首部长篇小说,被喻为二十世纪非洲最棒的12本小说之一,融合了历史、死亡和独一无二的非洲魔幻写实主义风格,这部以莫桑比克内战为背景的作品,展现历经几十年战争和贫穷创伤的社会,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强烈呼唤。

非洲在历经长达五个世纪之久的列强殖民统治后虽陆续独立,却战乱不断,动荡不安,和安哥拉内战相似,莫三比克在独立战争后两年发生内战,大约有100万人死于战争和饥荒,50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战争的遗毒持续困扰著这块炙热的大地数十载,历史与战争之殇成了作家书写的主题。书中讲述男孩穆易丁嘎和老人图阿伊在逃离战火的途中,捡到一名死者(金祖)的记事本,故事就在两人的逃亡之路和金祖的离乡之行之间交替展开。

作者:(莫)米亚.科托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金心艺

出版年:2018/08

这是一本文学载量非常高的书,作者花了七年的时间写作45万字的长篇小说。相较于前一本作品《河流之声》书写西班牙内战和加泰隆尼亚故事,《沉默的小提琴》更具有国际色彩和欧洲魅力,故事从巴塞隆纳揭开序幕,主角阿德里亚年事已高,且罹患了阿兹海默症,即将面临失忆的窘境,在记忆陆续离他而去之前,他决定说出自己一生的故事,这也就是本书原名“Jo Confesso"(我忏悔)的由来,内容自一把小提琴起头,从宗教审判所到奥斯维辛,从义大利克雷默纳到西班牙巴塞罗那,横跨七百年的欧洲历史,探讨罪恶、腐败与权力,救赎与复仇,爱与孤独,并试图以收藏家的视角描述“美”以及为了获得“美”付出的代价。前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曾形容“这是一本关于欧洲的小说”,亦是“小说中的小说”。

作者:(西)乔莫.卡布列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邱美兰

出版年:2017/08

老年,是逐步迈向死亡的边缘,是带著身体病痛的痛苦挣扎,是对生命终结的无能为力,但您仍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仍然“活着”。这本书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扣问。这是七个有关老年人的情欲故事,但它并非完全狭隘聚焦在“性爱”上,它更深层地从老、病及肉身衰朽的过程中,思索两性、权力、亲子人伦之间的关系,书中的大龄主角,有的结婚、有的离婚、有的再婚、有的外遇、有的单身,他们在各自中年、晚年的生命中,如何与婚姻、家庭以及自己的情爱关系互动,带领读者从主角生命一部分的窥探中,去了解情欲在晚年细微的波动和变化,或许,这才是老年生活的真实面貌。

作者:爱琳.海曼

出版社:南方家园

译者:叶佳怡

出版年:2017/07

80则动人的生命故事,刻画廿世纪的台湾民众史,以细致的人性观照,呈现真实的台湾总体相。无论世界如何交会激荡,创造历史的仍是每个平凡的生命,这才是我们真实的记忆与共同的情感。作者已有不少关于台湾历史的书写作品,写就此书参考了大量的回忆录、传记、日记,从这些文本,不仅可以印证近年来被意识形态写定的关于台湾历史作品的谬误,最重要的是可回溯历史的故事场景,看见当时的社会情境与当事人的基本思想。

作者:杨渡

出版社:南方家园

出版年:2018-07

肯特在《荒野集》中追溯了他与9岁的儿子一起去阿拉斯加的狐狸岛上度过的一段原始生活,多年以后,肯特将这段日子描述作“精神上的冒险之旅”。这位20年代的传奇插画家因与《白鲸》创作插画而名噪一时,新版《荒野集》为中文版100周年纪念版,制作精良,插画美妙,家庭可收藏一本。

作者: (美)洛克威尔·肯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杨鹏

出版年: 2020-7

特设福利:

南方家园二件套(《愤怒与希望:网络时代社会运动》《黎明》)

获得方式:

专题编辑:JIII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