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红色印迹 | 居全弟:用心浇实新血站大楼的地基

“来看看是伐?来,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在新血站大楼落成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参观,不管是在职的,还是已经退休了,居全弟作为对新血站大楼最熟悉的人,都会带着他们好好地&ldquo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来看看是伐?来,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在新血站大楼落成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参观,不管是在职的,还是已经退休了,居全弟作为对新血站大楼最熟悉的人,都会带着他们好好地“走一走”。

“这真是值得我骄傲的一件事情”居全弟已经退休7年,但血站能够启用新大楼这件事,还是让情感在他的心头一次次翻腾。

初来乍到“问题”多

1997年5月,44岁的居全弟因工作调动到嘉兴市中心血站任职。

当时,入职血站有一个硬性前提:必须要懂业务。“检测是血站主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血液安全,必须要依赖检测,而我在检测方面的经验,正好在血站能应用。”时任嘉兴防疫站检验科主任的居全弟趁“需”而入,既有领导经验,又有业务能力,“那个时候还比较年轻的,正好年富力强,可以好好做事。”

融入血站比想象中难,居全弟刚入职就代理站长,组织工作,但当时他对血站的了解,也只是大概,心里很是没底。居全弟决定先从工作内容入手,开始熟悉,“工作专业方面,我觉得熟悉起来会很快”。

于是,居全弟开始在每个科室“转悠”,这个科室是做什么,那项业务是针对什么,每个环节之间怎么衔接,相关的内容怎么安排,甚至未来的发展是什么,他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了解透彻,“不能‘外行领导内行’,作为医护出身的人不可能有这种事情的,一旦哪个科室发生什么事情,你要很快分析出来问题在哪里,这是必然的。”

从“小”到“大”,居全弟把血站工作流程,运转框架结和一些综合性的东西……一个个的“拎起”。

正因为居全弟对血站的这一份认真和负责,对血站的如指诸掌,为筹建新血站大楼埋下了伏笔。

因需而变“早打算盘”

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那时候是我进血站的第二年,98年到现在也20多年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对无偿献血,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慢慢接受,这其中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走了许多弯路。”

这对血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设备旧一点,房子旧一点,服务可能不到位,现在多次献血的居多,多次献血以后,他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

因此,谈血站未来的发展,居全弟认为血站搬迁,势在必行。

任职期间,多次调研和多方协商,居全弟着手筹备新血站。2011年居全弟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除了业务性工作指导,开始实质性规划新血站。

2013年,居全弟退休。在血站的十几年,居全弟见证了血站的成长与发展。

事无巨细“实锤监工”

“现在还没有启动搬家,整个工作都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作为对整个血站运营最熟悉的人,居全弟在退休之后被委派了血站的后勤工作。“我们这个工程不像其他的办公楼或者住宅楼,是可以参考的,我们这是个性化房子,对于设计、土建、装修来说都是新的,很多东西他们都不明白,比如说科室的分布,人流物流垃圾流怎么走,还有用材方面,很多东西都要来请示我们业主的。”所以居全弟一直“泡”在工地上,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实锤“监工”。

“其实整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从2014年立项到2017年9月正式启动,本以为接下来都会很顺利,没想到又遇到了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今年年初,因新冠肺炎,工程又足足停工了两个月,本来为期90天的装修时间被硬生生缩短到45天,由于血站的特殊性,血站的工作不能间断,必须无缝对接,搬入新大楼工作得马上接上,没有磨合期、空窗期,还必须得保质保量地做好血液供应工作。

“因为疫情,新的工人要重新培训,特别是一些技术工人,很难找的,没有用过的,施工单位也不敢用,就怕到时候工程弄坏了。”

从以前两个礼拜开一次会到现在每个礼拜都要开会,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各方面都很着急,压力都很大。

在各方努力之下,新血站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居全弟也能功成身退,“既骄傲又感觉是在给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句号,当时在我手上进来的人,一个个都已经成为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看到他们成长了我也是很高兴的,新的大楼装修好之后就交给他们了,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发挥了。”

撰稿人语:

居全弟对于血站的情感,像极了中国人传统的哺育方式,看着孩子长大成人,嘴里说着“孩子大了就好了,不用那么累了”,可是呢?直到孩子结婚生子,老一辈还是惦记着“你是不是带不好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