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一线抗“疫”,家里萌娃一夜长大……|邢台“战疫日记”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孩爸孩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他们用行动,

为孩子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家里的娃娃们,似乎“一夜长大”。

宝贝们用懵懂的方式,

把支持与祝福当作最暖心的礼物,

送给一线抗“疫”的父母。

这一次,我很想你……

“你啥时候回来,

我想你,快回来吧……”

本来想好和妈妈视频连线时不哭,

但董子铭还是忍不住流泪了。

视频里,他说:

“妈妈,我在家等你平安归来!”

董子铭的妈妈柴俊建,2月4日进入武汉武昌区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支援。

这一次,记住妈妈不在的每个日子

妈妈离开家15天了,

薛熙然在台历上画下15个对勾,

流过的是日子,留下的是孩子满满的思念,

“妈妈说,又有3个病人出院了,

一天比一天好,快回家了。”

薛熙然母亲颜孟华,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护士,自2月7日支援邢台市二院。

这一次,我许下很多个心愿

“妈妈,等你把病毒消灭了,

我们一起去爬山、游乐园、动物园玩。”

小姑娘杨希文若说,没有妈妈陪伴的日子,

她第一次叠被子、洗碗、扫地。

她说,希望妈妈早点回来,可以陪陪她。

杨希文若的妈妈赵玉聪,疫情发生后在市五院负责所有入院人员的发热筛查、分流及防疫工作。

这一次,我要成为让你们

放心的宝宝

“我在家自己穿衣,

自己洗漱,

还有能够帮姥姥做家务。”

姥姥帮忙拍的视频里,

市三幼的梅滋滋小姑娘露着贴心地笑,

“爸爸妈妈放心,

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妹妹的,你们也加油”

梅滋滋的妈妈张旭在市三院负责配备防疫物资;爸爸梅超在市三院负责处理发热门诊的电脑软件硬件程序。

这一次,我学会做鸡蛋羹了

已经近一个月没有见到妈妈了,

小姑娘李泽霈在爸爸的帮助下,

学会了用微波炉做鸡蛋羹,

洗碗、扫地,收拾屋子......

最重要的是,

懂得了体谅别人、理解妈妈

她给妈妈写的信里说:

“妈妈,等你回来我给你做鸡蛋羹,

我做的可好吃了。”

李泽霈的妈妈张丽,是邢台市第三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现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发热门诊防疫一线工作。

这一次,我想成为

保护你们的“小战士”

“姥爷说,爸爸妈妈是钢铁战士,

我很想他们,

我想快快长大,

做一名保护他们的小战士。”

辛子铭的爸爸辛辉自1月27日起在市三院发热门诊负责就诊患者接诊排查工作,妈妈李惠也在市三院负责临床工作。

这一次,我体验到担心的滋味

“这一次,我真正心酸地哭了,

与平时在家撒娇地哭、发脾气地哭、打架地哭

都不一样。”

刘畅说,她很担心在医院工作的父母。

早上看着他们结伴出门的背影时,

她落下泪来。

“这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一种新滋味。”

她说,每天都盼望着,

盼望着他们平安回家就好。

刘畅的父亲刘云峰、母亲冯海燕都是邢台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自1月26日起一直在自己岗位上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这一次,我想听听您的唠叨

“一定要去吗,难道您不害怕吗?”

张笑媛说,曾经她特别厌烦父母的唠叨,

让她吃饭、喝水,哪怕是写作业也要不时看一看。

现在爸爸有23天没有回家了,

她每天在思念中度过。

现在她觉得,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父亲的唠叨。

张笑媛的父亲张发海,邢台市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援藏阿里,1月27日主动请战感染科发热门诊

这一次,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我想你们,

但我不允许自己拖你们的后腿。

我把思念深深地埋藏进心里。”

刘安琪说,在这次抗击疫情中,

更加证实了自己父母的了不起。

作为女儿,

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刘安琪的父亲刘海中,自疫情开始一直在邢台县第二医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母亲尚志荣,2月12日进入邢台县医院隔离病房工作。

母行千里儿担忧

愿所有担忧在重逢的拥抱里

烟消云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