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方法往往只有两种、一种是娇生惯养、孩子就是上帝、这种多是爷爷奶奶教育法。另一种是棒打出孝子、不听就打、这种家长也很多。
犯错误就打和娇生惯养,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没有什么区别吗?
两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形式上有不同。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目前带的高一班上,正好两种类型的孩子都有,而且都是男生,下面做一个分析。
老古人说打出来的孝子,惯出来的逆子。似乎打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实则不然。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简单的打孩子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气。打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教育讲究的是细节,是理解与尊重。打是单方面的方式,不考虑对方的感受,独断。
我现在的班上有个男生,比较聪明,中考前通过冲刺考入重点班。然而从开学第一天起,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各种吵闹,不交作业或者抄作业。老师批评的时候态度诚恳,但转身依旧我行我素。而且,转化难度很大,单独谈话次数很多,均没有效果。
这个学生的家长曾明确告诉我——老师,我家孩子就要打,打一顿就乖了。但我从来没有打过,对于高中生,打绝对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个学生至今成绩倒数,沉迷网游,且吸烟有瘾。——越大,让他越叛逆。
还有一个男生,学习比前面这个还要差,也是通过冲刺进的重点班——不得不说,中考冲刺的作用实在是大——白白胖胖,个子高大的一个男生,属于让老师很没脾气的那种。
这个学生的学习完全要看心情,心情好会比较认真,心情不好上课睡觉下课玩。对于老师的批评,他从来都是“还以颜色”,因为连续迟到被批评后,他摔门而出,连着几天看老师的眼神都是恶狠狠的。
对于一个你说他一句,他能怼你一句的学生;对于一个完全是在给父母读书的孩子,学校教育的难度非常大。
为了这个孩子的转化,我和家长有过很多次的沟通,也多次请家长来学校。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也深感后悔,后悔当初和爷爷奶奶一起对孩子的娇惯。任性、独断、小气、缺乏修养,曾经被娇惯的孩子,如今很难拉回正轨。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孩子的父亲不再娇惯,却走向了极端——打。
孩子在成长,总有一天,当初的打或者娇惯都会带来问题,管不了的无可奈何,不听话的心塞。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家庭教育不能走极端,一个孩子的成功首先是家庭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