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启新程!新年伊始,无锡透过市两会的谋划推动,力求新一年达成各领域发展预期目标。
1月11日,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市长赵建军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的同时,也对2025年的具体施策与布局进行了相关部署。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亦是江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0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17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7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52.18亿元,42家企业入围四大类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二十二连冠”。
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正持续深化“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于此,产业向新,改革向前,民生提质,高质量的时代精彩正汇聚江阴。就在这里,令人向往,充满希望。
产业向新,活力奔涌
产业为根,江阴这座“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素来有着厚实的“家底”。这里既有家喻户晓的“男人的衣柜”——服装行业翘楚“海澜之家”,也有深耕钢铁及有色金属领域的“行业巨头”——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以及含“新”量满满的全球领先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远景能源,国家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双良集团等“明星企业”。
长江之畔,江阴“345”现代产业集群正蓬勃起势。其中,纺织服装、特钢、石化3大千亿级传统产业全面焕新,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起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空天技术、人工智能制造5个未来产业全面布局。
如今,每年全国四分之三的高端汽车用钢从江阴产出,全国六分之一的风电整机在江阴制造,全球十分之一的芯片在江阴封测,深海载人潜水器、海上钻井平台等众多“大国重器”上都刻下了“江阴制造”的光荣印记。
回望过去一年,江阴再以产业向新的诸多实践,有力回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
2024年,江阴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七大行动”,实施更新改造重点项目150个,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入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增长45%,江阴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以上;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新增省级以上智能标杆189个,海澜之家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预计实现营收590亿元;利邦厨具成为江阴首家美股上市企业,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获评省制造业领航企业10家。
映照工业发展的蓬勃态势,江阴的服务业、农业同样吹响强县“集结号”。
2024年,江阴入选省服务业重点项目4个,新增无锡市总部企业4家,均为无锡第一;举办第十九届徐霞客旅游节,引入京东奥莱、大润发M会员店等江阴首店35家,城发金茂嘉悦酒店建成投用,发放汽车、家电家居等各类促消费补贴2亿元、拉动消费转化销售超21亿元。推出房地产“澄八条”政策,房票安置扩大至全市域,累计开具644张、使用519张;住房“以旧换新”成交122套。
完成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27.66亿元,全年净增耕地3900亩、扩容高标准农田2.9万亩,启动建设“长江三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中心,建成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
产业强,则县域兴。三产并进,正为江阴县域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改革向前,创新闪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过去一年,江阴敢闯敢试淬炼改革成色,有序推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5个方面54项任务,功能区改革“1+4+N”方案落地实施,未来产业投资发展公司获全市第2家AAA主体信用评级;成功举办全省首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与12家驻省金融机构达成意向授信金额7300亿元;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经验在全省推广,国资监管平台获评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伴随改革转型的深入推进,江阴的发展环境向优向好,“澄”意满满。
2024年,江阴扎实开展26项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市级综合窗口改革实现15个部门248个事项“一窗办理”;完成水资源费税改革,推进用水权收储改革试点。江阴工改工作获评全省唯一县级市制造强省典型案例,全年腾退盘活整治产业用地7497亩,新增无锡市级特色产业园区4个。
江阴“引力”持续释放,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为县域崛起再添助力。
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0亿元、增长3.8%,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22%;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8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森林基金PARK“江南水街”建成投用,新增基金注册规模90亿元。
此间,“科创江阴”愈发耀眼。2024年,江阴建成投用科创载体85.25万平方米,新增无锡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10家,清华大学深空技术中心揭牌成立;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143家,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01家,远景能源、盛合晶微获评省独角兽企业;获批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30亿元,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49项;新增高层次人才1350人、高技能人才5322人。
同时,“开放江阴”底色鲜明。2024年,江阴新引入48家外资企业,新增省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1家;成功申报商务部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完成境外投资项目45个、预计金额3.5亿美元。江阴港成功落地启运港退税政策,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吨,新增荷兰、日本、新西兰集装箱外贸直航航线,“江阴—宁波—中亚”多式联运平台启动运行。
改革大潮奔涌向前,攀高逐新风帆正劲。江阴正用心用力书写好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以人为本,幸福之城
一线连贯锡澄,一朝通江达湖。万众期待的无锡首条市域轨道交通S1线于2024年1月31日10点30分正式开通,来往无锡市区和江阴的万千市民搭乘S1线感受市域线的便捷,上演同城佳话……一子落,满盘活。S1线江阴外滩站随即成为龙年春节的新晋“顶流”,在微博全国地铁站人气榜上,江阴外滩站一举拿下第一名。
乘坐S1线来此,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宜居宜游的大美江阴随即映入眼帘。
2024年,江阴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168项治理工程,放流长江中华鲟等鱼类63万余尾;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5%左右;完成1600个大气治理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提升;高标准建成美丽幸福河湖121条,1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100%,9条主要通江河道水质首次全部达到Ⅱ类;秦望山绿色循环产业园通过国家级验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高新区成为江阴首家国家级绿色园区,建成投运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服务区。
如果说生态向好是江阴的“幸福底色”,那么民生实事的落成则是江阴的“幸福密码”。2024年,12件民生实事项目、497件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项圆满完成,托举出“幸福江阴”的美好明天。
社会保障稳步加强。2024年,江阴投放“苏岗贷”23亿元,发放富民创业贷款2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9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扶持自主创业5144人。社保扩面新增3.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稳步提高。
“一老一小”幸福满怀。建成投运首家“澄颐享”AI社区餐厅,城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90.2%和91.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
民生品牌持续擦亮。扎实推进“3610”行动,发放各类政策性保障资金和公益慈善金2.66亿元、惠及10.73万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692套。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开学。华东师大江阴实验学校等11所学校完成新建或改扩建,顺利通过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现场评估验收,南菁高中创成省高品质高中,普通类考生本一进线率创历史新高。新中医院、泰富临港医院建成投用。深入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大医疗集团建成155个专家(专科)工作室、13个联合病房。
人文经济活力奔涌。江阴科技馆、美术馆建成投用,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澄艺快递”精准配送文化活动769场次。新增健身步道16.36公里,海澜飞马体育公园建成开园,成功举办“澄马”“新马”2场半程马拉松赛事,承办国际武术邀请赛等省级以上体育竞赛37项次。
回望2024,“美丽江阴”惊喜无限;开启2025,期待江阴依旧朝气蓬勃,美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