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这些话语掷地有声

连接会场内外,承载群众期盼。1月19日8时,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四位省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刘文琴、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谢梦丽、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文、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祺/图

马力

经过无数次试验 突破国外“卡脖子”关键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纷纷实施数字化改造。作为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乐铜业”)数字化改造的技术负责人,省人大代表马力分享了自己在这场变革中的经历。

据马力介绍,他的父亲曾是一名汽车维修工人,因此自己从小就对机器感兴趣。2006年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耐乐铜业,从事铜管加工工作,一路从维修工、维修班长、设备部长、研发工程师锻炼成长起来,多学科融合的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耐乐铜业数字化水平已达到L7级。”马力告诉记者,通过技术改造和车间可视化管理,原料准备、生产计划信息、加工过程透明化、实时化,数字化车间建设给耐乐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改成为耐乐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铜加工行业,热管用无氧铜管制造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行业企业垄断。为打破现状,马力和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改善、迭代,最终攻克核心成分控制及制备技术,突破了分体式水平连铸无氧铜管难题。马力自豪地说,他们研发的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极为接近,但成本更低,突破了国外“卡脖子”关键技术。该项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电脑、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散热器。

当选省人大代表之后,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调研中,他了解到江西省工商业用电电价相比周边省份偏高,能源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比重较大。去年省人代会期间,他便针对江西省工商业用电成本高、峰谷电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建议,该建议也受到关注。2024年4月25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正式发布,适当调整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机制,试行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暂缓实施尖峰电价,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马力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民营制造业为经济繁荣、技术创新和人民就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他将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朱晓旭

努力提高自身的备战打仗本领

省人大代表、驻赣解放军某部上尉军官朱晓旭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关于履职尽责的感想体会。她表示,作为一名军队人大代表,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备战打仗本领,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将自己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建军百年的奋斗事业中,这样才有了作为人大代表的底气和自信。

另一方面,“要走到田头看看一线官兵的心头,将难题矛盾汇总成议案,多联系军地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将温暖真正送到每一名官兵的家中,让军政军民团结真正成为我军的胜利法宝。”朱晓旭说。

郑波

抢抓人工智能“风口” 为江西高质量发展增添“智慧引擎”

“以创新思维应对挑战,以工匠精神打磨产品,以长期主义跨越周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扛得住打击,真正做到十年磨一剑。”省人大代表、江西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波分享了专精特新企业破解“内卷”的经验。

郑波的公司主要从事5G和AI网络的核心器件——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进入光模块行业较晚,但2018年该公司瞄准5G建设需求,提前布局5G光模块的研发,在5G建设启动时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成为国内最大的5G前传光模块供应商,国内每三个5G基站中就有一个使用了该公司的5G光模块。

郑波介绍,四年前,公司开始布局研发400G AI光模块,两年前开始研发800G AI光模块。今年公司的AI光模块营收占比已经提升到60%以上,全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70%以上。公司的多款高速AI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和海外的算力中心规模部署。2025年营收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企业发展离不开江西的人才支撑。郑波表示,公司从2017年落户南昌开始,就筹划建立南昌本地研发中心,每年都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本地高校进行校招,目前南昌的研发中心已承担了公司400G AI高速光模块的研发工作,主要骨干均为公司培养的应届生。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电力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AI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重塑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此,郑波今年带来了关于促进江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加快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江西高质量发展增添“智慧引擎”。

刘小玲

用心呵护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新余市第一中学教师刘小玲是一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由于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她尤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曾多次就此提出建议。

“曾经我班上有一个女孩,童年时父母离异,离开了母亲的她经常感到孤独苦闷,平时也不和同学交往,生怕被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她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天心情异常压抑,甚至到了要请假回家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的地步。”刘小玲回忆道。

于是,刘小玲鼓励女孩通过学习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并联系女孩母亲,指导她给予女儿更多的关爱。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女孩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三年后顺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在刘小玲看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成因复杂,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找到根源,并用关心和关爱去治愈学生。为此,她成立了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组织各年级班主任共同探讨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集中讲座的形式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刘小玲又把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目光投向了全省,先后赴分宜、安福、上饶等地调研,同200名老师、学生、家长座谈交流,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消除基础教育内卷等多条建议,得到省教育厅、妇联、精神文明办等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其中,《关于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还被列入省人大重点督办的10件代表建议之一。

刘小玲表示:“接下来,我还将继续履行好自己的代表职责,用心呵护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