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AMD 发布 X3D 系列 CPU 以来便一改往日唯唯诺诺,开始展开针对桌面 U 老大 Intel 的猛烈反击。
特别是 RX 9000 系列 X3D 的面世让其打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翻身仗。
知名媒体 TechWeb 市场调查数据显示,AMD 在 2 月份美国亚马逊平台上的 CPU 出货量占比已达到惊人的 84.18%。
而 Intel 的市场份额则大幅缩减至仅 15.82%。
纵使放眼整个全球 CPU 市场,AMD 这把也是妥妥的逆风翻盘了。
隔壁 Intel 这哥们儿在 13、14 代高端 U 暴雷事件+新品酷睿 Ultra 200S 表现不佳的双重影响下,目前日子可真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要是觉得自己挺难的,那就去看看 Intel 吧,你会瞬间发现相比起来咱这点压根不算啥。
好了话不多说,接下来给大伙儿盘盘 2025 年桌面 CPU 行情走势,以及不同价位有哪些比较值得入手的型号。
*老规矩盘前叠甲:以下内容仅结合各 CPU 型号价格走势与个人经验总结,纯绿色、不含广,大伙儿可放心食用!
01
行情走势
先从 Intel 说起,自去年双十一期间起 13、14 代酷睿 CPU 普遍迎来价格上的大幅滑铁卢。
短短两个月时间,热门型号 i5 14600KF 散片直接从 1900 元附近暴降至 1300 元左右。
入门型号 i3 12100F 则从 400 多元降至 300 多元,降幅高达 30%。
i3 12100F 散片近一年价格走势;数据来源:京东
其他多数型号同样也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
这其中暴雷事件导致的销量普遍大幅缩水功不可没,Intel 只能通过降价来改善出货情况。
而到了今年,13、14 代酷睿 CPU 价格从去年短时间暴降转换成了相对稳定的缓慢下调趋势。
例如上面提到的 i5 14600KF,最新散片价格已来到 1100 元出头。
其实大伙儿懂的都懂,13、14 代酷睿暴雷主要集中在 i9 13900K/KF、14900K/KF 等高端旗舰型号,对主流中高端 i5 等型号影响十分有限。
因此这也让 i5 14600KF 成了目前一颗性价比极佳的选择。
i5 14600KF 散片近一年价格走势;数据来源:京东
与 13、14 代走势有所差异的是,酷睿 Ultra 200S 系列在 2025 开年这几个月迎来价格暴力下调。
定位高端型号酷睿 Ultra 7 265K(i7 14700K 继任者)盒装版去年刚发布头几个月还能维持高高在上的 3000 元出头价位,如今已降至 2000 元档。
Ultra 7 265K 盒装价格走势;数据来源:京东
这个价格甚至低于 i7 14700K,相较去年性价比大幅凸显。
Ultra 5 245K/KF、Ultra 5 230F、Ultra 5 225/F 等主流型号价格同样有所下调,不过力度不如 Ultra 7 265K 系列来的炸裂。
AMD 这边,继去年以 R7 9800 X3D 为代表的 X3D 系列 CPU 大幅溢价破 4000 元后,今年终于有了回归首发正常价势头。
其他锐龙 9000 系列今年售价普遍下调,而锐龙 7000 以及锐龙 5000 系列则维持相对稳定,涨跌不一。
整体来看,目前 CPU 市场价格走势大体向好,多数型号在今年前几个月都迎来价格下调。
特别是 i、A 两家前 1-2 代 CPU 不少型号性价比凸显。
如果在上半年有升级 CPU、新装机需求,那么当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时机。
02
CPU 推荐
入门级小忆只推荐两款:英特尔 i3-12100F 散片与 AMD R5 5500 散片。
i3 12100F(散片参考价 309 元)
这颗 CPU 基于全新 intel 7 工艺 Alder Lake 架构,虽说乍一看 4 核心 8 线程对比上代没有任何变化。
但其三级缓存相比 i3 10100 得到翻倍提升,同时 IPC 性能(相同频率下性能)质变。
带来了非常亮眼的单核性能,其单核表现甚至接近 11 代酷睿旗舰 11900K,妥妥牙膏挤爆的一代。
比较适合预算有限的日常办公和游戏用户,配合一块入门级独立显卡,1080P 分辨率下游戏性能出色。
参考仅 300 元左右售价,我愿称之为入门 U 里的性价比之王。
至于后续两代 i3 牙膏,其性价比无疑完全被 12100F 吊起来打,不提也罢。
R5 5500(散片参考价 399 元)
相比 i3-12100F,R5 5500 核心线程数更优,有着 6 核 12 线程,多任务处理能力更强。
同时 Zen 3 架构的它可完美适配大量老款低价 AM4 主板,如 B450 等,可进一步将整机预算压至较低水平,性价比出色。
低成本办公、游戏场景,这颗 U 都能胜任。
i5 12400F(散片参考价 614 元)
昔日主流神 U i5 12400F 如今已沦落至 600 元左右的「低端」价位,属实让人唏嘘。
不过这颗三年前上市的 CPU 放在现在依然能打。
6 核 12 线程,最高加速频率 4.4GHz,18MB 三级缓存,65W 低功耗有着出色均衡的单核、多核性能,可兼顾各类办公、游戏娱乐场景。
仅 600 元左右的售价,性价比非常出色,搭配一块 RTX 4060、RX 7600 等主流独显,1080P 分辨率游戏通吃,2K 分辨率主流网游具备一战之力。
整机成本可控制在 4000 元以内。
R5 7500F(散片参考价 799 元)
对游戏性能有更高要求可考虑 AMD 上代 R5 神 U 7500F。
基于 5nm Zen4 架构的它相比 Zen4 架构 IPC 提升显著,可看做 R5 7600X 去核显版本。
在 32MB 大三缓加持下,其游戏表现足以越级媲美 Intel 13、14 代酷睿中高端带 K 处理器。
800 左右售价,对于进阶游戏党来说无疑是个成本均衡、性能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R5 7500F 必须搭配 AM5 插槽主板以及 DDR5 内存,老 AM4 平台从这里开始宣告不再受支持。
i5 14600KF(散片参考价 1139 元)
俗话说暴雷之下必有猛夫,凭借 14 核 20 线程、24MB 三级缓存,至高加速频率 5.3GHz 的强悍单线程多线程实力。
价格跳水至 1100 元出头后流传出一句经典台词:炸了我都夸它炸得响。
且目前这颗 U 销量占据 Intel 半壁江山,可见大伙儿对其性价比的认可。
综合来看,游戏、办公、多任务生产力场景,i5 14600KF 都非常合适。
至于 13、14 代酷睿更高端的 i7、i9,咱们就不作推荐了。
R7 7700(散片参考价 1189 元)
AMD 中高端较为推荐的是 R7 7700 这颗 U。
8 核心 16 线程,多任务处理能力暴涨,相比大哥 7700X 仅主频略微降低,性能差距非常小。
但因为价格低出不少,性价比无疑更高。
1200 元左右预算,兼顾游戏及多任务生产力工作,那么可不妨考虑考虑这款 CPU。
Ultra 7 265K(盒装参考价2399元)
intel 酷睿 Ultra 200S 系列唯一比较推荐的便是 Ultra 7 265K/KF。
20 核 20 线程尽管砍掉了超线程,多核数量不及上代 i7 14700K,但由于小核 IPC 性能的大幅暴涨,其整体多线程性能仍然要领先于后者。
同时 Ultra 7 265KF 功耗大幅降低,对电源及散热器压力更小,暴雷风险降低。
另外,目前 Ultra 200S 仍处于优化阶段,后续随着 bios 补丁升级,相信性能表明还将会有进一步提升。
价格方面,Ultra 7 265K 甚至低于上代 i7 14700K,作为酷睿 Ultra 200S 难得性价比凸显的型号。
至于酷睿 Ultra 200S 其他型号,对比上代同级产品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且新主板+DDR5 内存也拉高了整机成本,就不做推荐了。
R7 9800 X3D(散片参考价 3579 元)
游戏发烧群体终极追求,还得是我们有着「最强游戏神 U」之名的 R7 9800 X3D。
R9 9950 X3D 表示:你在说什么???
目前 9800 X3D 价格终于回归到首发正常水平,作为一颗默秒 Intel 全员的游戏神 U,入手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8 核 16 线程,5.2GHz 全核睿频,游戏中仅以不到 100W 功耗干趴隔壁 300W 旗舰 14900K,战绩不必多说。
预算充足,追求顶级游戏帧率享受的发烧玩家,大可无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