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军工生产基础薄弱,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武器装备以进口和仿制为主,长期处于“万国牌”的混乱状态。在军阀混战时代,各方势力都非常重视军火采购,大量进口国外武器,同时开设兵工厂进行仿制。当时,不论是英、法、美、德等老牌军火大国,还是西班牙、丹麦、芬兰、捷克等武器出口小国,都能在中国找到出手阔绰的大客户。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丹麦麦德森机枪,属于早期通用机枪。
在1918年到1929年,西方国家和日本曾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实际上仍有大量走私军火进入中国),但手枪被视为自卫武器不在禁运之列,因此各种型号的自动手枪大批输入中国,被军队和民间广泛使用,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盒子炮”和“撸子”,前者指毛瑟C96自动手枪及其衍生仿制型号,后者并不是指某种手枪,而是对弹匣位于握柄内的自动手枪的统称。为什么叫“撸子”呢?因为此类自动手枪在上膛时需要向后拉动套筒或枪机,这个动作在北方方言里称做“撸”,以此为名非常形象。
■FN M1900型自动手枪,握把上有一个手枪标志,被称作“枪牌撸子”。
随着自动手枪在中华大地上的流行,“撸子”这个名字被推广开来,被大众所接受。不过,进入中国的自动手枪型号繁杂,如何具体识别各种“撸子”呢?中国人发挥汉语博大精深的优势,结合枪械的握把图案、外观特点、口径、弹容量、产地等创造了一大堆贴切易懂、过耳不忘的雅号俗名。
■柯尔特M1903型手枪,握把上有柯尔特公司的跃马标志,被称作“马牌撸子”。
■FN M1910型手枪的枪口有一圈滚花,被称作“花口撸子”。
在有关“撸子”的各种说法中,以“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这段顺口溜最为经典,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其中包含了六种自动手枪:一枪即“枪牌撸子”,指的是比利时FN M1900型手枪;二马为“马牌撸子”,即美国柯尔特M1903型手枪;三花口为“花口撸子”,即比利时FN M1910型手枪;四蛇为“蛇牌撸子”,为德国绍尔M1913型袖珍手枪;五狗即“狗牌撸子”,即西班牙阿斯特拉袖珍手枪;张嘴蹬则是指德国毛瑟M1910型手枪。受篇幅所限,在此就不详细介绍这几款手枪了,本号将推出系列文章为各位解说,敬请期待。
■装备毛瑟M1934型手枪的国军尊达普K800摩托车驾驶员。
当然,中国军民使用的“撸子”远不止上述六种,比如侵华日军装备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因为握把与枪身倾角独特,加上枪管细长,形似鸡腿,被抗日军民称为“鸡腿撸子”,又由于该枪弹容量为8发,在部分地区也称为“八音撸子”。不过,南部十四式最出名的外号还是“王八盒子”,源于其造型丑陋的枪套,更能体现对侵略者的蔑视。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枪及其枪套,由于枪套外形犹如乌龟盖得名“王八盒子”。
在抗日战争中后期,英美盟国向中国提供的军事援助中也包括大量自动手枪,其中以柯尔特M1911型手枪和加拿大产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尤其出名。柯尔特M1911型手枪是枪械大师勃朗宁的传世之作,至今仍在服役,发射.45ACP手枪弹,口径达11.43毫米,拥有出众的威力,其体形重量比其他手枪更大,枪管也要粗一圈,于是被冠以“大眼撸子”的俗名。
■柯尔特M1911型手枪及其皮质枪套,因为口径大而得名“大眼撸子”。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向加拿大采购了不少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做工精良,性能出色,尤其是弹匣容量多达13发,与同时期其他军用手枪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备受欢迎。从加拿大进口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部分版本在套筒上刻有加拿大制造的铭文,因此被称为“加拿大撸子”,又因为弹容量13发而被称为“加拿大十三响”。在解放战争期间,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也被解放军大量缴获,是解放军战士最喜欢的战利品之一。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及其皮质枪套、弹匣,因产自加拿大得名“加拿大撸子”。
■出口到中国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也可以将木制枪套作为枪托使用。
除了原装进口的自动手枪外,国内各大兵工厂也进行了仿制,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FN M1900型手枪,因为结构比较简单,对机加工水平要求较低,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早,以至于很多民间手工枪匠和地下作坊也纷纷山寨。“枪牌撸子”能在各式撸子中占据首位,与大量仿制不无关系。
■两支民国时期仿制的FN M1900型手枪,在细节上与原版有明显差异,做工较为粗糙。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逐步实现了装备制式化,使用仿自苏联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五四式手枪取代了战争年代的各式杂牌手枪。不过,进口的各种“撸子”普遍质量优良,性能不错,多数是自卫型手枪,威力和尺寸都比军用手枪要小,非常适合公安部门使用,因此枪况良好的“撸子”在从部队退役后被移交给公安干警,作为警用武器继续服役,部分地区的公安部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将“撸子”完全替换,可谓老当益壮。
■建国后基于苏联托卡列夫手枪仿制的五四式手枪,按照传统说法应该叫“俄国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