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社交皆互利?分寸感有多重要【澎湃问吧播客27】

当城市化进程推动人口迁徙,曾经适应乡镇与农村的人际交往规则,在近十年中悄然改变。较疏离、讲公平的“陌生人社会”,逐渐冲击重人情、看关系的“熟人社会”,并催生当代青年普遍的“社交恐惧”。

一人住、一人食、一人游;不主动、没兴趣、“别找我”。相比于走亲访友、寒暄互动,年轻人更情愿在网络上抽象地活着,与遥远的陌生人灵魂共振。

有人说他们缺乏人情味,也有人说他们独立自强。夹在代际冲突、城乡差异之中的新一代青年,面临着分化的评价。但这也意味着当代青年正背负某种重担,即逐渐更改古老的人际规则。这一过程必然艰辛,或将面临与父辈、与孩子的漫漫博弈,最终才能达成新的规则、新的平衡。

澎湃问吧播客邀请心理咨询师熊太行做客,一起聊聊“社交恐惧”何以困住当代人?怎样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感”?“熟人社会”到底会不会消失?以上问题欢迎在节目中寻找答案。

【音频】成年人社交皆互利?分寸感为何重要?【本期音乐】

开头结尾:Coyote Wedding- Martin Klem

插 曲:Every Reason I Know-Bireli Snow

【时间轴】

02:45 亲戚的“人生指点”,和问“吃了没”是一个意思

06:40 代为相亲的父母,在抱团取暖中缓解焦虑

11:28 群发祝福太“塑料”,怎样的节日问候才有意义

19:01 人均社恐的时代,“社交恐惧”只是免责申明

24:17 电梯遇见领导同事,二十四节气都是谈资

26:59 职场聊天越肤浅,公司文化越健康

28:33 公开讲话太紧张?试试 “脱敏疗法”和“他者感”

34:42 职场理想关系:找个盟友吧,放下交朋友的执念

【以下为本次访谈节选】

澎湃新闻:近几年“社交恐惧”一词突然流行。从心理学上来说,“社交恐惧”应属于焦虑症的一种,即处于任何社交或者公开场合都会感到强烈的恐惧或者忧虑。但随着网络上这个词的外延被不断扩张,判定的门槛持续降低。很多人将“社恐”标签贴在身上,但却似乎只是“伪社恐”,意图掩盖社交出错,或为自己留个台阶?

熊太行:我觉得这点说得特别好,“社交恐惧”正在变成一种免责声明。真正的“社交恐怖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严重者会产生呼吸困难、身体发抖等躯体症状。但目前这一概念有点被滥用了,事实上很多人远达不到社交恐惧的程度,只是普通人都会有正常的害羞心理而已。

害羞其实是人类共同的特性。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曾经做过调查,发现4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害羞者,而日本人中60%自认为是害羞者。人们大多存在这样的心理倾向。但此类害羞能够被克制,并不会严重到妨碍日常交流。而今天当一个人在社交平台写上“社恐”二字,意味着如若不回你消息,那是因为我有心理问题,“社恐”在这种语境中成为了一种预先的免责声明。

澎湃新闻:与其定义为“社交恐惧”,说社交技能有一点退化或许更合适些?社交网络时代,大家习惯“抽象地活着”,建立虚拟关系、躲避现实社交。当代人社交技能退化,互联网是罪魁祸首吗?

熊太行:我反倒觉得,互联网是社交技能较弱之人的拯救者。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状况,对于当面口头沟通有障碍,但却可以通过打字表达出来。例如中国台湾学者殷海光是严重的电话恐惧症,给人写信都没问题,这辈子打了一次电话,差点就死过去了。

倘若在过去,特别内向之人很可能因为不善交际被遗落到微不足道的角落中,没有聆听者、默默无闻一生。但今天即使是重度社恐患者,也可以在虚拟平台进行自我表达。倘若当面交流存在困难,也可以做网店客服等线上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帮助一些人重新回到生产和劳动的关系里。

澎湃新闻:职场中如果电梯遇到同事或领导,怎样寒暄才能缓解尴尬?

熊太行:如果电梯里还有其他人,你就不需要去聊天。因为有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聊天,一是不甚礼貌,二是也可能外泄隐私信息。而倘若电梯里只有你跟领导两个人,那么聊天气就是很合适的话题。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聊天气,“寒暄”这两个字“暄”是日字旁,其实就有天气凉热之意。更何况中国文化有二十四节气,处暑、立秋、节气吃食,都可以成为聊天的资源。

有人或许觉得,总聊浮于表面的话题是否太肤浅?其实公司里聊的话题越肤浅,说明公司越文明。因为大家知道怎样聊这种互不冒犯的话题。而相反,如若总讨论深刻命题,则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或者利益争夺,一定程度上反而说明这样的公司文化不够成熟。

澎湃新闻:逢年过节常遇到不熟悉的亲戚来进行“人生指点”。亲人之间应该怎么样保持分寸感?

熊太行:确实亲人之间的分寸感往往是最不好的。部分亲戚可能对你做什么工作毫无了解,因此你可以把这种人生指点理解为“how are you”“are you ok”式的问候,类似于中国人打招呼常问吃了没。不用深究观点、不能太当真。可以理解为对方在假装关心你,你也就假装说谢谢。

同时也需要理解一些亲戚的心理,他们可能是希望树立见多识广的人设,来获得家庭话语权。遇到这样的亲戚不如离得稍远一点,没必要去硬刚。早几年时,有好多攻略教学怎样怼亲戚,后来会发现这样大费周章没有意义。不少亲戚是没有读过书的老年人,根本听不懂你怼的话。

但是我觉得当代人意识到“分寸感”,好处在于我们可以避免变成这样的大人。当我们将来去面对下一代的时候,学会将他们视作独立的成年人来相待,聊聊心事、分享烦恼,保持恰当的距离,让晚辈免于今日同样的困扰。

澎湃新闻:不少年轻人与父母的矛盾点在于婚姻,甚至有一种现象是父母会给孩子做代理相亲,孩子本人或许没有恋爱的意愿,父母却把孩子的信息释放出去并积极地牵线搭桥。怎样看待代理相亲?

熊太行: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男孩本人不愿意相亲,但他的妈妈时常举着牌子在景山公园相亲角积极为他寻找对象。每一个代理相亲的老人都化身文案高手,牌子上简明扼要地输出亮点,例如“985大学”“13薪”“清华男”。

其实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彼此之间也依靠这种方式社交。代理相亲的老人凑在一起聊一聊,互诉儿女之苦,让心里好受一点。看似为孩子相亲,父母也在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在抱团取暖中排解焦虑。因此当我们觉得父母可能越界的时候,也应对他们的压力多一些理解。

此外,我经常会建议,与其等着亲朋好友介绍对象,不如主动出击、自己寻找。另外可以请托单位领导帮你介绍对象。因为父母辈或许不了解你在行业里有多厉害,也不清楚你在相亲市场所处的生态位,因此存在信息落差,匹配的对象也不尽如人意。但单位领导对你的性格、能力与收入非常了解,为你找到心仪之人的概率反而更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