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大清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14位将领阵亡

我们知道大清一向是欺软怕硬的主,在跟明军交锋时那是以一当十,无往不胜。在和李自成过招的时候,也是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在扬州、在嘉定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八旗子弟个个奋勇当先,神兵天降一般;可这些军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就是俗话说的见神敬见鬼弄。

跟俄国人打如此,跟英法打也如此,跟八国联军打跟日本打同样战无不败。可谓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但大清也不是绝对的内战内行,有一次在内战中也遭遇过惨败,全军覆灭,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和通泊之战。

1644年,多尔衮带着十万清军进京,满清取代了明朝成为中国新一代统治者。

与此同时,中国西北的准格尔部羽翼也渐渐丰满,悄悄崛起,在头领噶尔丹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在17世纪末期,雄心勃勃的噶尔丹已经不满足于蒙古草原那一片天空,他要重现先人辉煌、重建千秋伟业。噶尔丹带兵东进,壮志未酬,死在东征的路上。噶尔丹的接班人的准噶尔汗策也是个有仇必报的好汉,他厉兵秣马,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悄悄向东发展。

眼看着准格尔地盘滚雪球似的不停扩展,康熙心里毛了,怕这个噶尔丹成了气候,威胁到满清江山。于是康熙爷发威御驾亲征,但几次都收效甚微,都没有把噶尔丹打服了。而且噶尔丹精通游击战的16字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把康熙气得嗷嗷叫,干瞪眼。满清一直想剪除这个心头大患,但一直力不从心。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1731年(雍正九年)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探马来报,准格尔内部分裂,早就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大清趁着这个机会,派出七万雄兵杀向准格尔。

可是,这场精心准备的战争竟然以惨败结束。

准格尔虽然地广人少,兵力不足,但游牧民族个个彪悍无比,身强力壮。而且蒙古人的兵器早已今非昔比,都已经鸟枪换炮,而且还是俄罗斯、欧洲那边的大威力火炮。虽然还有一部分是山寨的,但比起大清的武器,不知道先进了多少,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清兵这次讨伐准格尔的统帅叫傅尔丹,这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将军,快到准格尔的时候,他担心自己孤军深入有去无回,兵分两路进攻,并特意留下一部分人马接应,然后带领主力安营扎寨,派先头部队先去探听虚实。

因为当时雍正发兵的时候,是根据情报准格尔内部因为接班人问题起了内讧,雍正才下令乘人之危攻打准格尔。但傅尔丹对此消息始终半信半疑,所以傅尔丹要先落实一下。

6月18日,清军先头部队赶到,到准格尔以后才发现人家严阵以待,根本就没有什么内讧,雍正爷想乘人之危却被人家挖坑。

当傅尔丹发觉有诈的时候,赶紧命令撤兵,可是已经为时已晚。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首当其冲的是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几千黑龙江八旗军,八旗军的先头部队遭到了准噶尔部队的新式火炮迎头痛击。八旗军不知所措,四散奔逃。

清军精锐被打散,准格尔士兵就像像狼群追杀羊群一样捕杀溃败的清军。为了整合溃散的士兵,傅尔丹派人向准格尔提出停战,谁知道准格尔那边竟然同意了,因为几天的激战,准格尔部队也需要修整补充。

6月23日,得到修整补充的准格尔部队向西山梁上的清军发起总攻,重整旗鼓的准噶尔军队,潮水般涌来。清军的反击被准格尔的火炮压制,再加上准格尔军中大量的火枪, 西山梁的清军也被迅速击溃。

傅尔丹13000大军,此刻只剩下压阵的主帅和4000八旗兵了。清兵居高临下,艰难地抵御着准格尔军人的进攻,但防守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武器已经用尽,他们所考虑的就是如何减少伤亡,让更多的人全身而退。

6月25日,主帅傅尔丹在拂晓前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撤退事宜。此后,清军两拨人马两边掩护,一拨人前方杀出一条血路,保护这着军粮辎重向外突围。

走?哪里走?准格尔军吼声震天,杀声四起,三万大军四面八方杀来。

在数倍于自己的准格尔虎狼兵面前,清军官兵成了惶恐不安的羔羊,持枪的手瑟瑟发抖,说不清是几天没有吃饭的缘故,还是无边的恐惧。

总之,从士兵到将军全都失去了斗志,谁都恨爹妈少给了自己一条腿,谁都嫌自己跑得慢。

战马跑着跑着就栽倒了,士兵摔落马下,但后面的战马和很快从栽倒的战马和士兵身上踏过。最后阵亡的士兵至少有三成的士兵是败退途中被践踏而死,各种形状,惨不忍睹。

6月28日,清军溃退到达哈尔哈纳河,这时候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丢盔卸甲,往山林里藏匿。这时追兵赶到,又是一阵捕杀。一个时辰后,清兵除了个别残兵保护主帅逃生,其余悉数被杀害,无一活口。

不可一世的清军就这样在和通泊之战中全军覆灭,清军在此战中损兵折将近万人,清军军官14人丧生,仅主帅傅尔丹等4名将军生还。

傅尔丹主帅败退京城带来的消息让雍正震惊,他急忙下令封锁消息,但不久后,清军惨败的消息还是通过小道途径传开。

和通泊一战把满清军队打怕了,雍正爷再也不敢提准格尔,全军官兵都得了恐准症。

痛定思痛,和通泊一战也让清军意识到兵器落后,他们根据战争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的兵器开始改进,也算是没有白白挨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