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光绪帝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由于光绪没有儿子,此时同样也疾病缠身的慈禧太后,开始思考由谁来接光绪的班。
众所周知,慈禧当年联合奕訢,从顾命八大臣的手中夺回了权利,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但同时,也犯下大忌,朝中大臣也并非完全接纳她。
为避免自己百年之后被翻案,慈禧前思后想,左右衡量,最后选定了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仪来接班。
年幼登基
1908年冬天,光绪、慈禧先后去世;按照既定计划,仅三岁的溥仪登基称帝;考虑到溥仪年幼,还任命其父亲载沣为摄政王。
溥仪虽成为一国之君,但毕竟年纪尚小,对“皇帝”这个词还没有什么概念,一切大小事务只是例行向他汇报,但具体还是都由大人们说的算。
此时的清朝,已到崩溃的边缘;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接连响应。短短数月,清廷就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权。
本想着袁世凯能力挽狂澜,但他却和孙文等革命党人秘密达成协议,共同推翻清朝;在袁世凯的不断施压下,1912年2月,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自此成为历史。
但袁世凯并没有将溥仪赶出皇宫,而是让皇室暂时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并承诺每年给数百万元的经费。
因此,溥仪继续在宫内生活着,形成了宫内是封建朝廷,宫外是民国的奇特景象。
退位半年后,溥仪在隆裕太后的安排下,开始读书识字;陈宝琛、梁鼎芬、徐世昌等人都曾担任过溥仪的老师。
这些老师虽然学富五车,但教授的都是四书五经等传统国学,这些都没能让溥仪接触到西方的知识,直到后来一位外籍帝师庄士敦的到来,才让溥仪大开眼界。
英国“中国通”庄士敦
庄士敦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庄士敦是他的中文名,他是一位英格兰人,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
1898年,庄士敦被派到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加上在同僚中汉语水平较好,不久后就被调到山东威海卫担任领导职务。在这期间,庄士敦更深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游遍中国大江南北,四书五经样样精通,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
来到威海卫工作前,这里的百姓、商人和英国人矛盾重重;庄士敦来了后,因地制宜,采用“中国式”方法,他的方式逐渐被百姓接受。
1917年,清朝“忠臣”张勋开进北京,联合各地仍愿意效忠清廷的王公大臣,将溥仪小皇帝抬上了皇帝宝座;但历史已拒绝接纳清朝,这场闹剧只有短短12天,辫子军就被段祺瑞打败。
经过此次事件,紫禁城内的皇族“压力山大”,加之袁世凯已去世,过去承诺的优待政策随时都有可能被取消。
为此,就有人提出建议,要让溥仪学习英文、科学等西方知识,以防日后国内形势出现变动之时,可以到国外避难。
在这种情况下,与英国高层关系密切的李经迈想到了庄士敦。
成为帝师
李经迈在与英国商量后,最终由民国政府出面聘任庄士敦为溥仪的老师。
1919年春,庄士敦从威海卫起程北上进入了充满“神秘”的紫禁城大门,开始了他的一段帝师生涯。
在皇宫内,中西文化实现了碰撞,庄士敦教溥仪英文、数学、博物等课程,而溥仪对这些知识也非常感兴趣。溥仪也是在庄士敦这里,了解到西方世界,两人的关系处得非常好。
在庄士敦的建议和影响下,紫禁城安上了电话,溥仪学会骑自行车、打网球、剪掉了辫子、废除太监制度;当庄士敦发现溥仪近视时,还给他配上了眼镜等;随着进一步的相处,两人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庄士敦更像是一位给他指点迷津的长辈。
但这段轻松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宫内“小朝廷”一片祥和,宫外却是军阀混战。
1924年,冯玉祥率部进入北京,二话不说,就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在这危急时刻,庄士敦想方设法将溥仪安置进日本大使馆,有效保护了溥仪的安全;否则在当时的乱世下,溥仪出宫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晚年庄士敦
随着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庄士敦自然被民国政府解职,于1927年回到威海卫担任行政长官。三年后,经过民国政府与英国的反复交涉,收回了威海卫,庄士敦也卸任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庄士敦到大学担任教授,并以担任溥仪帝师的这段经历为主题,写下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九一八爆发后,庄士敦再次来到中国,拜见了溥仪,并请溥仪为他的书做序。
庄士敦与溥仪虽然只短短相处了几年,但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回国后,庄士敦买了座岛,还在岛上建了座房子,里面陈列着当年溥仪赏赐他的字画、珍宝。
逢年过节的时候,庄士敦都会在岛上升起大清龙旗,穿着溥仪赏赐给他的一品官服,接待宾客,以此展示他的特殊经历。
参考资料: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
《紫禁城的黄昏》,庄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