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视光 鹰瞳科技新一代AI眼底相机AFC上市

在全国两会提出“新质生产力”政策后,未来"人工智能+医疗"将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鹰瞳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1.0)

是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辅助诊断产品,不仅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平台,同时也积极响应国策,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运用人工智能在医疗、视光领域的商业化实现。

“新一代眼底相机AFC"发布 助力近视防控、健康监测与慢病管理

继Airdoc-AIFUNDUS(1.0)产品后,2024年4月12日,在第24届国际眼科和视光学术年会上,鹰瞳再度推出新一代明星产品-AFC100(2.0),这是专为人工智能眼底影像分析设计研发的全自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这款专业台式AI眼底相机,在核心技术和产品功能上迭代优化提升。

鹰瞳AFC结合了无下巴托倾斜设计和2/3英寸靶面的先进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效的检测方法。特别适合青少年近视防控、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监测,以及其他慢性眼病,如视网膜血管异常、玻璃体异常、视网膜肿瘤、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先天性视网膜异常等风险。

据介绍,2.0产品通过AI技术加持,智能拍摄功能,通过自动瞳孔追踪、自动眼底定位及自动拍摄,优化了拍摄流程;设备使用十分灵活方便,提供自动和手动操作模式,使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检查需求;适用场景也十分方便,既适合专业眼科使用,也适合快速筛查场景,尤其有利于老年人眼底拍摄;同时,该机型可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脸型,无需暗室或额外调节,轻巧的机身设计不仅便于在各种医疗环境中使用;在成像质量方面,该产品的高清成像技术支持45度视场角和7种不同的眼底位置拍摄,确保了图像的高清晰度。拍摄范围广泛,扩大疾病检出范围。

拥抱“新质生产力” 应用场景医疗机构和视光领域

鹰瞳AFC的上市,为医疗服务提供更高效、简便、舒适的替代方案,真正做到降本增效的新质生产力解决方案。鹰瞳健康科技CEO张弘表示,「鹰瞳AFC不仅积极响应国策"新质生产力",未来,公司也将持续投入医疗AI芯片的算力研发,持续扩大覆盖率,一步步实现“让健康无处不在”的愿景使命,也期待与更多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携手,共同推进广大医疗服务的创新与市场发展”」。

合作方宁波明星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涨国表示:「鹰瞳AFC通过双方创新技术和应用范围,期望为近视和眼健康预防管理,开创出更高效、简便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根据《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超过103万个医疗卫生机构中,近98万个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3年,鹰瞳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网点数达到1221家,同比增长1271.9%。但相比近百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有很大市场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视光 鹰瞳科技新一代AI眼底相机AFC上市

鹰瞳AFC,其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性,在医疗机构和视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和高性价比,特别是在“降本增效”的目标上表现突出,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的眼病筛查、视光中心的定制化治疗方案、移动健康车与远程医疗服务的支持以及健康体检中心眼健康服务的提升等。

持续投入医疗AI芯片的算力研发 实现商业化落地

从创业开始,鹰瞳科技即定位是一家“让健康无处不在”的AI医疗健康公司。不只深耕AI医学影像领域,同时也开始投入医疗AI芯片的算力研发。

去年与北京大学和多家知名机构联合攻关,如何早期发现阿兹海默(认知症)疾病难题,这一技术的商业化前景广阔,并有望惠及更多的用户。认知症的早期检测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也能减轻社会负担。

但让AI落地,才是商业和技术的平衡,因此,鹰瞳联合中国人寿财险推出了国内首个即使已患阿尔茨海默病也可投保的专病保险产品,该产品将视网膜AI筛查服务,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包含其中为投保人群提供对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评估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全新的完整健康保障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健康管理的意识,也降低国家医疗资源紧缺的困境。

2023年10月,医学图像分析领域国际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医学影像计算会议(2023)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鹰瞳一共有八篇论文被MICCAI收录,其中1篇Oral论文在大会展示。种种数据表明,鹰瞳科技一直在医疗AI领域技术上持续投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应用层面的不断突破,过去一年鹰瞳的覆盖网点、服务人次,都是数十倍地增长,“医疗+AI”能够不断实现突破改变,其深度服务病患者后带来的医疗完善,才是让健康无处不在结合最好的方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