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我市在田小麦收割正酣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霈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收麦时。眼下,正值“三夏”农忙时节,在端午节前后,我市多地进入麦收时间,陆续开镰收割,麦田里收割机排列成行,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抢收抢种正当时

6月4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东明县城关镇江庄村的农田就热闹起来。村民井慧敏早早吃过饭,就开始张罗联合收割机前来收割小麦的事宜。尽管之前已和农机手们约好,但一大早,她还是联系再次确认,毕竟麦收对农民来说是一年的大事。

走进江庄村东头的麦田,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棵棵小麦麦穗数足、长势喜人。两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麦田中忙碌穿梭。伴着阵阵轰鸣声,饱满的麦粒和秸秆被卷进车厢,田里只剩下被打碎的秸秆。当收割机开到地头时,开着农用车等待的麦田主人赶紧把自家收获的小麦装袋上车。

“过去收割麦子基本是用镰刀,一天下来也就割两亩,累得腰酸腿疼,一年当中,农民最苦最累的就是夏收。现在,小麦成熟后直接用收割机,不仅不掉粒、无麦糠,还可秸秆还田,给俺们农民省了不少事。”井慧敏捧着颗粒饱满的小麦,满心欢喜。

据了解,井慧敏家种了5亩小麦,今年小麦的收成还可以,一亩地可以收800斤左右。

“抢晴收割,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小麦都收了。”井慧敏一边叮嘱着家人继续装袋,一边驾驶着已经装满的电动三轮车前往收粮点。测水分、看麦粒、过磅称重,“今年价格挺好,一块五一斤,第一磅就卖了一千二百多,行情不错。”井慧敏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村民一边收麦子的同时,还在备种玉米,不少麦收结束的田里,除了收割机还有别的小型农机车在忙碌着,有的车主正在往车里放化肥和玉米种子。据介绍,这是村民们在“抢收抢种”,基本上小麦刚刚收割完,玉米就要开种,确保下一季度的农作物可以按时产出。

滩区村民迎来首个麦收季

在东明县长兴集乡的滩区农田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5.5万亩小麦丰收在望。与其他地方的麦收不同,这是滩区居民迁建后迎来的首个麦收季,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刘继腾是长兴集乡9号村台刘小台村的村民,他既是承包500余亩小麦的种粮大户,也是每年小麦机收中的农机手。为做好麦收准备工作,他已经提前多日对仓库里的两台大型收割机进行了保养维修、开镰试车。

“这是搬迁后的第一个丰收年,老百姓都盼着收麦呢,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6月初,我们就进行了试车,看看收割机在作业时能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小麦掉种情况,确保安全可靠。”刘继腾说,“从6月4日开始,我们这陆续开镰收割,我们的农机手也开始忙碌起来,基本上吃住都在农田里了。”

据刘继腾介绍,麦收启动后,他们将昼夜不停地机械作业五六天,人休机不休,力保小麦颗粒归仓,平均每台收割机都将作业一千亩以上。

据长兴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建锋介绍,长兴集乡共有11.2万亩耕地面积,其中滩区内小麦种植面积为5.5万亩。受去年降雨农田积水影响,秋种推迟,今年麦收时间略向后延,村民们在6月4日、5日左右开始收割,大概在6月7日以后进入集中收割期。

“为了保证麦收质量,农业部门在秋种前对农田进行了深耕,为小麦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预计今年小麦亩收将达到一千斤以上。同时,在收割期间我们将组织车辆帮助农民收割,保证颗粒归仓。”王建锋说。

据了解,2022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924.38万亩,于6月2日开始由南向北陆续开镰收割,预计投入18万台农业器械,一周左右完成收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