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曾把i love you翻译成“今夜月色真美”,那如何翻译i love you too呢?“风也温柔。”这是夏目漱石在他自己那个时代所表达爱的方式。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比如这个大文豪苏轼,他表达爱的方式就不一样 ,“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苏轼想念自己的亡妻(王弗),想起当初在一起的时光,不必用任何言语来形容,他为什么这么去表达?是因为他当时生活条件不好,仕途受挫,加上他都娶了亡妻的堂妹(王润之),总不能天天挂念自己死去的妻子,没有人能理解他,万般思绪涌上心头,这才写了“不思量,自难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这首诗大家都知道,还记得上学那会老师经常让背的爱的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至今还难以忘却!今天主要说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诗是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之手。柳永想念自己的有情人,哪怕逐渐消瘦 、一身憔悴也无怨无悔,可见柳永对爱情的执着,这两句把天下有情人彼此思念的真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柳永的这两句诗相对与苏轼就比较放,没那么委婉,这也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鲁迅: 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让人很心痛,我们只能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终究是被当时的社会所打败,但是我觉的结果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曾经拥有过,相爱过,一起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这不就是情投意合吗!虽然他们的感情令人惋惜 ,但同样令人羡慕,你想想能在那样的背景下敢去爱,并且能够找到情投意合的人不容易,这就够了。鲁迅先生笔下这两人对待感情更直接,更勇敢。
张爱玲的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方文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冯唐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都是离我们很近的一些作家对爱的表达方式,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对爱的表达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就是从含蓄到开放,从内敛到外放这么一个递进的过程。与其说是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如说是时代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