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发现大型史前凹穴岩画群

近日,王艾石先生利用春节回乡的机会,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葛藤山首次发现大型史前岩画群,岩画磨制在坚硬的花岗岩上,以凹穴形式、瓦槽形式、块面形式为主。这是续王艾石在合肥发现棋牌山凹穴岩画群之后第二次在安徽境内发现史前文化遗迹。

令人震惊的是,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崇山峻岭,群山环抱,与早期人类文明伴河而居形成强烈反差。据王艾石介绍,葛藤山发现的岩画群在世界已知的史前打磨岩画中制作工艺最为精细,岩画形式最为特别。

我们看下面照片,凹穴呈睡C型,一边的C尖最薄处厚度不足2毫米,使用工具敲打是无法完成的,唯一的加工方式是磨制。史前人类的磨制工具是石头,用一块硬度更高的石块在石壁上慢慢打磨而成。

权威声明:本文照片中的岩画属于人为加工而成,非自然形成。

手机非专业拍摄,未能更好的突出C尖处

葛藤山凹穴岩画局部放大图

下图这张照片,凹穴处于石块底部,底部与基石的间距最宽处约20厘米,最窄处不足10厘米,穴体光滑,靠外的部分呈现突出的C边,这么狭小的空间,史前人类是如何制作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磨制。

葛藤山凹穴岩画

再看一组照片,在一片大型岩壁上,布满了如同瓦槽状的岩画,槽背光滑圆润,形状规律整齐,像一条条石龙排列在一起。在瓦槽岩画的中心区域,不借助工具无法攀登立足,所以没有拍到更详细的照片。据悉,这种形式的岩画在世界上属于首次发现。

葛藤山发现的瓦槽状岩画

葛藤山发现的瓦槽状岩画

葛藤山发现的瓦槽状岩画

葛藤山发现的瓦槽状岩画

在瓦槽岩画西边的悬崖峭壁上同样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块面岩画及凹穴岩画。如下图所示,现代人若想在峭壁上面雕刻加工,必须搭建脚手架或安全绳方可施工。那么,古人在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原始状态下,使用石制工具在悬崖峭壁上磨制出如此精细的岩画,是出于何种信仰及多么大的毅力来完成这种高难度、耗时耗力的伟大岩画艺术的?

整个峭壁上都布满着深浅不一、大小各异的岩画痕迹

峭壁上的J型岩画

凹穴型岩画

凹穴型岩画

凹穴型岩画

块面型与浅凹穴体

人们通常认为,岩画是象形的人或动植物图案,事实上,凹穴、凹槽、块面等石器磨制的符号系统同样属于岩画范畴,而且,此类岩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史前岩画之一,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史前文化遗迹之一,最具价值的遗迹之一,起源于石器时代,文字出现以后突然断代,没有留下一丝文化过度痕迹及文字记载。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中国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发现凹穴岩画外,非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均有发现,凹穴形式在大体上基本统一,使得史前人类文化变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中国凹穴形式与世界各地凹穴大体基本统一

金寨县葛藤山岩画群发现人王艾石为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研究所创作研究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开拓型艺术家,安徽金寨人,居住合肥,对国内国际岩画有一定研究,曾到新郑具茨山、舞钢青龙山、合肥棋盘山等地多次实地考察凹穴岩画,对凹穴打磨类岩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安徽史前凹穴岩画方面的专家。金寨葛藤山岩画群的发现,填补了世界岩画及中国岩画的空白,对研究人类文明有着重大意义。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石块全身被人为打磨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块面型岩画,脚踏白色部分全为人工打磨

金寨葛藤山线条状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线条状凹穴岩画

金寨葛藤山罕见回字型岩画,红线内区域均为人工打磨

金寨葛藤山凹穴岩画密集度极高,更多照片未上传,有兴趣的学者及爱好者可前往实地考察参观,详细地址位于南溪镇花园村联盟组毛狗笼悬崖周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