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如果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型迫击炮,各位读者一定会想起来在滇西反攻大显神威的国产二九式152毫米重迫击炮,但各位读者知道吗,旧日本军队也有重型迫击炮。
(二九式重迫击炮)
日本陆军对迫击炮的认识很晚,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日军只把迫击炮作为化学弹投射器使用,而步兵部队依然使用可以曲射的九二式步兵炮作为主要支援武器。但在抗战爆发后,这种想法很快得到了改变,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队装备了大量的12-15厘米级重型迫击炮,这种简易而又威力巨大的武器在战场上给于日军以很大杀伤,以当时最主要的奉造迫击炮为例,该炮重两百公斤,最大射程3000米,足以压制住日军步兵联队的步兵炮。这些重迫击炮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质量不及日本武器优良,但是仍被日军视为重要的火炮,直到诺门坎战役时仍在使用。
(奉造重迫击炮,口径150毫米)
在中国迫击炮的影响下,日本陆军最终决定生产自己的重迫击炮来装备部队,1940年,日本定型了九七式中迫击炮,这是口径为150毫米的重型迫击炮,受经验所限,这型火炮并不出色,由于口径过大,导致火炮后坐力极大,为了抵消掉巨大的后坐力,日本设计师给迫击炮在座板下面增加了一个重达370千克的木板,对于需要移动支援的迫击炮来说,这是致命的,因为多余的座板,使得火炮放列重量达到了令人吐血的712千克,这几乎相当于一门三八式野炮的重量,而射程还不到后者的一半!在装备部队后,日本炮兵自然是叫苦不迭。
(九七式迫击炮,过大的重量导致日军非常厌恶这款火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地形限制,使得日军无法部署重型火炮,因此日本陆军又打起了大口径迫击炮的注意,但是在九七式这个前车之鉴下,日军放弃了150这一口径。在得到了一些关于德国迫击炮的情报后,日军选定了120毫米作为新的火炮口径,最早结果便是1943年定型的二式120毫米迫击炮。该炮重260千克,最大射程4200米,虽然不及德国的GrW42型,但对于日军自己的火炮来说却是个质的飞跃。
(二式120毫米重迫击炮)
通过了全部测试后,重迫击炮在1944年得以投产,但这时对于日军来说已是江河日下,纵然武器优秀,也无法挽回败局,最终在太平洋地区只有少量日军得到了此型火炮,但在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也只得沦为的飞机的靶子。而到了1945年,此时日军连高射炮都不够了,居然搬出重迫击炮当成高射炮用,还编了一套迫击炮防空手册。从步兵的重要武器沦落到应急高射炮,倒是给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画上了一个十分滑稽的结尾。参考资料:《辽宁文史资料》《大炮入门》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