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铁轨道里的九尾狐需要时时操心子女的生存,在高楼顶层办公的伏羲也得一边管理自己的企业,一边观星测天气;几千年过去了,大禹与精卫依然从事水利,一个治水,一个填海;女娲也始终关怀生命的延续。他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现代都市,也和我们一样关心这个世界与人类的未来……继肢体剧《惊梦》在上海、爱丁堡与奥克兰掀起热议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再度邀请英国导演里奇·鲁斯克推出新作《山海经》,9月18日首演。
舞台剧《山海经》以中国志怪古籍为灵感讲述一则现代故事:未来的世界偏离了航向,一切都在失衡——海平面上升、地球开裂、大自然即将重新吞噬现代文明,在上海繁华的购物中心地下,远古的神在苏醒,将会和人类一起寻找自身的救赎方法。中国神话里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一身“现代”行头,走进了安福路的小剧场:九尾狐的华服由废弃布料制成,大禹与垃圾袋制成的龙缠斗,伏羲推出一个废旧的铁桶、用手电一照、星空充斥整个剧场,生机勃勃的视觉图景成为一场想象力的盛宴。
古籍《山海经》内有大量的图片、文字描述和思想片段,但却没有故事线,用传统方式把原著转化成一台戏非常困难。去年7月,部分主创前往《山海经》里很多神话故事的发源地——甘肃天水采风,决定讲述每个人都知道、并且每个人都能与之产生联系的故事。舞台剧《山海经》最终由导演与八位演员集体创作完成,他们是导演、是演员,也是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杨子奕在谈到她的创作经历时说:“《山海经》原著是一本丰富又复杂的经典,每个人读后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而我们所做的事就是在经典中找寻与现代每一个人都能产生情感联系的简单故事,然后用有趣的方式把这个简单故事呈现出来。”
环保是现代人时刻关注的问题,《山海经》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进行集体创作,结合时下需要向观众带去环境保护的思考,用废弃物料制作道具、布景。“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我们的祖先却不把所有的生存希望都寄托于神的眷顾。面对自然、面对困难,中国的神话人物往往选择用自己的智慧抵抗危险,用勇气换取希望。”导演里奇·鲁斯克笑称,自己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研究的老外,这是第二次和上话的专业团队合作呈现出自己心目中的奇想世界,筹划良久。面对《山海经》中言简意赅的文言文,鲁斯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神话的影子,不时走街串巷,和超市收银员、出租车司机以及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聊神话故事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舞台剧《山海经》通过激光、投影、多媒体等手段创造上海的地下城市,以塑料膜、硬板纸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杂物刻画出《山海经》中九尾狐、女娲、伏羲、刑天等神话人物。《山海经》没有过多的台词,依靠一个个快速切换的场景来叙事,为所有观众创作的世界视觉化、高度肢体度,近似于马戏、舞蹈。极致到每一个细节的灯光和音效将与动作、场景相结合来叙事,如同一本插画书变成现实,这对观众来说将会是丰富的视觉体验,紧张、愉快、魔性,有时令人感动,有时让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