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老家村里有几个学生高考考了500多分,还有一个600分以上。
虽然没有考上顶尖学府,但他们没有辜负祖辈的期望,考上一个大学,离开农村。
在人口流失很多年后,农村依然持续向外输送高考生,为城市注入活力。
都在说寒门难出贵子,其实永远都是如此,但在我看来历史从来不像今天这样给寒门学子一个像样的机会。古代所谓的寒门是指底层贵族,并不是平民,平民没有门第。这里拿来指普通百姓。
受教育机会一直不平等。封建王朝做官考取功名的基本上都是大户人家,家有积蓄田产才能请来私塾教师,才有机会上学,赶考所需不菲,范进不劳动,能坚持如此之久,需要家族帮衬才行。民国时期选拔人才已不讲究出身,但金庸、钱锺书这样的江南家族也是人才辈出,鲁迅写自己坠入困顿,其实家境依然可观,住大院子有不少耕地,他的学生许广平,更是广东名门之后。那时候的大学生,应该大多是这种有点背景的家庭。小地方来的小地主后代,在学校里就有点自卑了。
读书是奢侈的支出,普通家庭走不出第一步。大多数家庭让孩子读私塾,也就是简单认几个字,早早开始劳动。我家祖辈有一个爷爷读书,需要其他几个兄弟种田才能供养,没有读出来,留下读书人的痕迹是做事斯文。对普通人来说,读书投资大,看不到收益。
新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人实现阶层跨越的踏实路径是招工和从军,高考太难,很少有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我小时候村子出一个中专生已经让人津津乐道。高考不包分配这样的新闻,都能劝退很多家庭,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懂事早,家里农活多,很多精力被家庭牵扯。父母眼光有限,疏于管教和指引,大多早早辍学,有些本可以在初中高中阶段爆发的学子就此埋没。考不上大学不如早日就业,还可为婚娶赚些资金,有些就选择外出打工。家庭面临的经济困难,让孝顺的子女面临取舍问题,如果几个子女学习都好,总有人要辍学供应其他人。
但是从2000年开始,普通人的后代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有些还读了硕士、博士。这些人走出农门,见了世面,获得较为稳定的工作。
眼前的案例鼓舞家长们持续投入,父母的眼光也变得长远,愿意持续投入。经济改善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收入提高、机械化耕作,孩子不用再参加劳动,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全心全意学习的机会。
这是很重大的改变,就是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学习机会,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慢慢发现潜力,优秀的学子很难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被遗漏,经过中招、高招,他们会被非常好的学校提前锁定。我老家有孩子早早就到了县城、省城上学。
县城学校高考成绩不佳,是因为好学生早早就被选拔走。
他们不能像出身家庭良好的孩子,年幼时就走遍大江南北,见识山山水水,参观各种博物馆,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但因为有智商和毅力,也获得了和那些优渥家庭孩子竞争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他们祖辈所从未有的。
虽然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没有课外名师辅导,没有来自家庭的指导,但他们至少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这就缩小了社会差距。这有点像科技改变生活,人们有了手机,有人用苹果,有人用红米,但基础功能上差距并不大。有人用好的电器,有人用差一点儿的,但基本功能都有。如果一些科技只能为少部分人掌握,就会迅速拉大人与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