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有声鸡蛋仔!还记得这一家三口吗?他们的新变化和小目标,好暖

图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整理自@蔡蔡的vlog.、人民网综合报道等

整理:陈蕊蕊

“你好老板

要一个爆浆鸡蛋仔……”

“蔡蔡!”

还记得

在湖南长沙夜市

卖爆浆鸡蛋仔的

那一家三口吗?

图片

蔡蔡去年拍摄的视频截图

一年前

透过摄影师蔡蔡的镜头

人们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知道了这个三口

都是听障者的家庭

给小摊点起名“无声”

背后的辛酸与坚韧

近日,蔡蔡

又回到他们相遇的夜市

了解一家人的近况

走到摊前

他还是用“买鸡蛋仔”来打招呼

靠人工耳蜗

听到熟悉的声音

老板娘湛靖雯眼睛一亮

立马认出了来者

并大声说出了他的名字

“蔡蔡!”

图片

(蔡蔡视频截图)

她把丈夫张永胜也叫过来

向蔡蔡热情地打招呼

“你什么时候来的长沙?”

虽然小两口的咬字发音

略有些含糊

但还是让蔡蔡非常惊喜

“你们现在讲话

进步这么大!”

另一个惊喜是

如今这个小摊已经改了招牌

“无声”两个字换成了“有声”

图片

2025年,蔡蔡为一家三口新拍的合影。(视频截图)

时间回到2024年年初

蔡蔡在夜市偶然捕捉到

这样一个画面:

卖爆浆鸡蛋仔的摊位前

有个笑容明媚的小姑娘

经营摊点的是她的父母

夫妻俩温柔地看向女儿

被这一幕触动的蔡蔡

上前想买份鸡蛋仔

发现一家三口

都是听障人士

图片

(蔡蔡视频截图)

2017年

张永胜和湛靖雯

在同一家工厂工作时相识

后来组建了小家庭

准备要宝宝之前

夫妻二人

专门去做过基因检测

本以为未来的孩子

不会出现听力障碍

没想到还是事与愿违

女儿出生后

耳畔也是一片寂静……

张永胜夫妻俩在四方坪商贸城夜市摆摊。长沙晚报通讯员 王国光 供图

面对这样的打击

夫妻俩的想法很一致

“我们可以听不见,

但是女儿必须听得见。”

即使经济条件有限

他们也想方设法

先给女儿戴上了人工耳蜗……

一家人的故事

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去年1月8日

张永胜31岁生日那天

夫妻俩戴上了

爱心人士赠送的助听器

戴上助听器,第一次听到女儿叫爸爸的张永胜哭了出来。

2024年4月

他们又在各界的帮助下

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

图片

(视频截图)

一年过去

夫妻俩现在可以

亲耳听见女儿

喊“爸爸妈妈”的声音

也可以比较顺畅地与人交流了

图片

(视频截图)

早早戴上人工耳蜗

并接受语言训练的女儿

语速更快,发音更标准

就这样当上了爸妈的“小老师”

她会用小手指着书本

一个字一个字地

纠正妈妈的发音

女儿:“月~亮(liang)~”

妈妈:“月niang”

女儿:“月!亮(liang)!”

……

图片

(视频截图)

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

张永胜说

等自己有了能力

想开一家面包店

帮助残障朋友

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将一家人收获的爱心

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图片

(蔡蔡视频截图)

蔡蔡提前给他们的面包店

想了个名字——

“有声有爱面包店”

张永胜一家

都很喜欢这个名字

图片

他们想对爱心网友说:

“上天给我们一家

按下了静音键

是你们让我们

发出了最美的声音”

祝一家人越来越好!

期待“有声有爱面包店”

开业的那一天!

此前报道

“我们可以听不见,但女儿必须听见!”31岁生日,他第一次听到4岁女儿叫“爸爸”…

图片

热门视频

图片

更多精彩视频请扫二维码

关注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

监制:卢刚 | 责编:陈改 | 校对:张慧

图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