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理想从增程转向纯电,其它什么都不变,还能卖得这么好吗?

自从理想的增程式“套娃家族”铺开之后,销量的确开始激增。

许多人都没想到,在纯电转型的大背景下,杀出一条血路的竟然是“增程式动力”。

当然,这里并没有任何的贬义,增程式的优势也是显然易见的,这便是:解决了里程焦虑。

但理想终有一天是要从增程转向纯电的,并且,理想也已经开发纯电车型许久了。

今天,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理想的增程式产品把动力换成纯电,其他什么都不变,还能卖得这么好吗?

增程技术成最大优势

老实说,理想的产品定位真的相当出色。

当年理想ONE刚出来的时候,靠着尺寸够大、配置够高、续航够长,再加上一张绿牌,大家觉得:30万,真值!

而其爆款逻辑是两点:新能源政策红利、相比纯电汽车更可靠的续航里程。

虽说是纯电转型进程中的过渡产品,但以上2个点解决了消费者最大的痛点。

而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汽车,还是得有一个发动机才能让人安心!

即便如今,尝试纯电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让我们扪心自问,假如新能源一系列政策明天就宣布停止,你还会选购纯电动汽车吗?

我相信,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还是会调头成为燃油车的忠实支持者。

在当下,要从环保理念上让消费者考虑购买纯电动或者是增程式车型,这还是相当难的。

纯电PK纯电,理想能赢蔚来吗?

按照上述的逻辑,我们可以粗略的判断:一旦把理想车上最关键的核心那台发电机(增程器)拿走之后,理想和其他纯电新势力的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了。

细化到产品设定的角度,我们继续假设,变成纯电的理想和目前发展的还算不错的蔚来相比,还有多少优势呢?

毕竟,从智能、配置、用料、品控、价格等,这两家都是比较接近的。

首先,研发经验。

蔚来做纯电起家,其研发经验和实战经历,包括用户数据支持等方面,都要比玩入局的理想要强一些。

即便电池可以从供应商那边获得,但三电控制、软硬件的兼容匹配,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弄出来的。

要知道,当年蔚来也遇到了一大堆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二,充电基础设施。

李想曾经表示,直到400KW快充相关技术(800V电压平台、500A快充标准、4C充电倍率电池)成熟前,理想汽车都不会推出纯电动车型。

显然,理想已经开始研发纯电动车型,但这些技术真的已经成熟了吗?

似乎,这是理想看到了政策对增程式的支持越来越小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哪怕理想下一款车是800V架构,但路面上的充电设施又有多少支持这个架构呢?

显然不多!

但蔚来此刻花巨资投入的换电优势或许会更吸引人一些,当然了,这件事目前阻力也不小。

其三,销售渠道。

蔚来销售渠道不比理想少,并且,蔚来号称新势力的“海底捞”,服务水准自然是顶尖的,面对30万级以上的客户,优质的服务也是会被非常看重的。

因此,从产品角度来看,似乎,理想的纯电或许会被蔚来所压制,虽然不能靠这些就判断理想的纯电销量未来铁定不如蔚来,但的确让人捏一把汗。

30万级以上的纯电究竟有没有市场?

理想要做纯电,价格应该会和蔚来相当,会定位在30万级以上,毕竟,好不容易打上去的价格不会轻易降下来。

那么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纯电市场的另一个“怪”现状:比亚迪靠什么一年能卖到200万级的销量水准?

10万级到15万级的纯电动车型,撇开电池技术不谈,免购置税+送牌照是实在是太香了,此外,用车成本也够低,这就深得强调经济实用的消费者的心了。

再看蔚来,配置高、动力强,也够大够实用,这么多车型为什么一个月最多也就是勉强破万?

而且,热销车型的价格区间在30万左右,40万以上基本就无人问津了。

两方面来看,预算30万的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是豪华+经济,蔚来的豪华自然无可厚非,但要谈经济的话,大概率是为了一块绿牌等政策红利。

而到了预算40万的消费者,可选的余地就太多了,基本也属于置换升级阶段,本身就有牌照,也不会太过在意纯电动省下的油钱,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开得够远,不需要排队等待充电,并且可靠安全。

因此,纯电动汽车想要争取高端客户并不容易。

结束语

如果这些逻辑都通的话,那么,蔚来或许就是理想转型纯电之后的天花板了,自然销量上和当前的增程式产品无法相提并论。

毕竟,李想提到的纯电成熟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理想的纯电产品已经上马。

唯一的突破口是未来实际纯电续航大幅度的向上突破,但一来,其他品牌也会跟进,理想从无人竞争的增程王者变成了和其他品牌激烈抗衡的竞争者;二来,这一纯电续航再怎么突破或许也难以比肩增程。

因此,一旦理想转纯电,那前景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