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土化糖尿病临床研究项目在沪启动 宁光院士:要培养糖尿病诊治的“飞行员医生”
如今,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高达1.144亿,位列全球首位,且患病率仍持续增高,主要原因在于肥胖、老龄化与生活方式改变3大方面。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在“提前及时管控”的同时,如何治疗现有的庞大患者群体已成为学界必须攻克的难题。
今天,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与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在沪签署战略性研究合作协议,正式启动“糖尿病临床研究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宁光表示,“临床研究数据是制定疾病诊治指南的重要依据,该项目将极大地弥补我国糖尿病临床认知及诊疗方面的数据差距,为众多中青年医生提供磨练研究能力的机会,切实探索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真正造福患者。”
他带来一组数据:与持续体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及肥胖人群的糖尿发病率及风险显著升高,而我国1982年肥胖患病率3.7%,2013年即达到39.4%,肥胖患病率持续走高,极大增加了糖尿病风险。“同时,中国老龄化状况日趋严重,1965年之前,中国人整体预期寿命不到50岁,而2010年最新预期寿命数据显示,整体年龄达到74.8岁,其中女性77.4岁,男性72.4岁,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0%以上,在上海,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目前,中国40至49岁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约为15%和10%,而60至69岁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则分别高达20%和25%。
肥胖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需要大众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医疗可做的很少;而老龄化几乎是无可逆转的趋势,糖尿病还有救吗?“为此,我们将此次项目锁定为‘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临床研究’,从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更适合中国人的糖尿病及其病发症治疗方案探究、新的糖尿病疾病中国管理模式探索3大方向展开。”宁光介绍,总体项目预计持续3年,每期计划支持9至10个中国临床研究,第一期预计投入科研基金270万元。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人种、遗传背景、生活饮食习惯、文化特点等中西方均有较大差异,可惜的是,现有的中国人群高质量临床研究不足,治疗指南目前仍主要依据国外人群研究结果来给予治疗推荐。”宁光说,因此支持和发展中国人群的糖尿病临床研究,提升临床研究质量,提供中国人群的证据,推动疾病领域的医学发展,是提高中国医疗质量极其重要且必不可缺的途径。
“坐在同一架班机上,为何大部分人是乘客,只有少数人能成为飞行员?他们需要在偶尔需克服的恶劣环境和突发事件中承担巨大责任。医务工作者也一样,除了日常疾病诊治外,必须培养勇攀高峰的决心。”宁光介绍,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也希望借此机会培养一批具有能力的青年医师人才,项目将在开展第一年期间接受所有符合要求的临床医生提交项目申请,由全国执行委员会评审筛选出9至10个研究。其后3年,研究者可围绕在药物使用方向上进行药物治疗最优化、真实世界数据、特殊人群治疗探索等深入研究,以期在药物获益层面上进行多种代谢指标的综合控制和并发症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