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曾开发了一种基于8x8轮式底盘的152毫米榴弹炮,它被称为2S21 Msta-K,但是这个炮兵系统还未达到量产状态,就在1987年被取消。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主要是因为当时苏联没有合适的轮式底盘来运载这种榴弹炮,底盘必须有足够的有效载荷能力,足够强大,能够承受猛烈的后坐力。
然而随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新的中型轮式机械/摩托化旅相继组建,老式的牵引式火炮显然不符合这种部队快速机动的作战要求,研制与之相匹配的152毫米口径轮式自行火炮的需求再次被提到台面上来,于是,采用新型卡车底盘的“联盟”-SV-KSh轮式自行火炮应运而生。
基本性能
新的2S35-1“联盟”-SV KSh可以看作是2S21 Msta-K的进化版,2S35-1“联盟”-SV KSh使用与152毫米口径的2S35“联盟”-SV——俄罗斯“联盟”-SV KSh新型轮式自行榴弹炮简析履带式自行火炮一样的无人炮塔。其152毫米加榴炮采用西方常见的多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火炮的反后坐装置有装甲包覆防护,火炮配装有热护套、抽烟装置以及炮口测速装置,炮塔后部有一个全自动弹药搬运装卸系统,供弹车可自动向自行榴弹炮的弹舱补充弹药,不需要人力,补充一个弹药基数仅需十几分钟。“联盟”-SV能利用微波系统点火的模块化发射装药,使用气压动力装弹,其火炮能在任何方向角和仰角下以最大射速瞄准开火。“联盟”-SV KSh具有多发同时弹着(MRSI)的能力。它可以发射几枚具有不同轨迹的炮弹,然后同时降落在目标上。这种射击方式非常有效。炮塔内可携带60-70发炮弹。这种卡车上的榴弹炮有一个自动瞄准和弹药选择系统,系统只需3名成员操纵,这得益于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炮组成员从卡车舱遥控操作这种榴弹炮。乘员舱可以增加装甲防护,使他们免受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的伤害。车上有一个遥控武器站,装有一挺12.7毫米机枪,用于自卫。该炮采用最新的车载式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具备自动化火力控制与指挥控制能力。
图注:俄罗斯“联盟”-SV轮式自行火炮配备的弹药装填车进行装填
与履带式机动发射车比起来,这种轮式火炮系统可以被看作是相对便宜的版本。尽管在越野和装甲防护方面,它不如履带版。据计划,这辆卡车上的榴弹炮将主要由装备有轮式战斗车辆的单位使用,而履带版本则将由配备履带战车的单位使用。无人炮塔装有全自动弹药装填和处理系统。该榴弹炮采用模块化装药。这种火炮系统可以发射范围广泛的弹药,包括标准的和火箭辅助的高能弹丸,带有反坦克子弹药的集束弹。标准射弹的射程约为30千米,火箭增程弹的射程约为40千米。新型的远距离精密制导弹药的最大射程为70千米。“联盟”-SV KSh也能够发射较老的Krasnopol精确制导弹药,射程为20千米。
图注:“联盟”-SV轮式自行火炮的弹药装填车上的各种152毫米弹药
先进的火控系统
俄罗斯2S35-1“联盟”-SV自行火炮火控和观测系统为自动化模式操作。其自动化火控系统包括炮载弹道计算机、导航和定位系统、和一套同外部指挥控制系统相连的无线数据链/语音通讯设备。这些设备能够使“联盟”-SV自行榴弹炮通过战术射击指挥系统和先进的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同“联盟”-SV之外的其它目标探测系统以及其它武器系统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实现战场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使该炮的自主作战能力、反应能力和综合作战效能大大提高。“联盟”-SV车体内的两名火炮操纵员的工作台都配有远程火控系统和液晶显示屏,车组工作台位信息指挥通信信道在指挥舱内,和武器模块实现了双备份。此外,该车还配备有卫星导航、地形测量和秘密数据传输系统,整体接入战术层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自主火控功能由车载计算机控制,使用自动化模式,同目标交战时由两名操作人员执行。“联盟”-SV自行火炮使用由弹道计算机提供的火控数据,炮弹出膛速度经由一个雷达传感器自动测算并被用于火控计算。火炮在任务期间能够自动地展开和转移。“联盟”-SV自行火炮具有优异的反击效率和生存能力,在行进-战斗和战斗-行进状态间进行转换的时间都可压缩在30秒内完成。俄火炮研制和生产龙头——“海燕”中央研究院总经理扎卡缅内博士认为,“联盟”-SV不只是自动化水平较高,实际上几乎是一款机器人武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联盟”-S V均能在运动中于60秒之内独立地完成如下一些动作:受领射击任务、解脱炮身行军固定器、计算射击诸元、赋予火炮射向、瞄准目标、实施射击并首发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