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各国不断遭遇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去年包括我国一些地区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经历了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2月6日,国家气候中心在例行发布会上对今年我国总体气候状况做出了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2022年9月23日,江西鄱阳湖南部湖区的南昌市进贤县金溪湖水域,大面积的湖床裸露变成“草原”。视觉中国 资料图
针对今年的气候形势,国家气候中心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2月20日,在国家气候中心举办的科学传播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进一步表示全社会应当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的重视。巢清尘透露,从灾害损失角度看,我国2001年到2020年均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1984年到2000年间大概增长了1.4倍。
巢清尘指出,中国不同区域暴露度和脆弱性不太一样,未来尤其要注意到复合型事件的影响,比如高温干旱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多重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风险。
在短期气候预测方面,气象部门也在努力提高预测水平。以夏季汛期最难预测的降水为例,巢清尘表示“十三五”和“十二五”期间的预测水平大概提高了3.8%。与此同时,这些年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国际交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球气候的监测和预测能力。未来气候预测要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极端事件的规律的认识。
巢清尘现任国际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研究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谈判工作。
与会期间,巢清尘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就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风险作出了回答,以下为专访全文。
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加剧态势
澎湃新闻:去年高温天气席卷全球和我国多地,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未来我国以及全球的这种极端天气,会呈现怎样的一种趋势?
巢清尘: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已在全球多区域显现,这种变化态势仍将持续和加剧。未来几十年内如果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全球升温将在本世纪内超过1.5℃和2℃。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一些地区的农业和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强热带气旋增多,北极海冰、积雪和永久冻土不断减少。许多地区极端事件并发的概率还将进一步增加,如高温热浪和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的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到2100年,一半以上的沿海地区所遭遇的百年一遇极端海平面事件将会每年都发生,叠加极端降水将造成洪水更为频繁。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未来中国气候变化整体上呈变暖变湿趋势,但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未来中国区域平均高温热浪发生天数在21世纪前期、中期和后期将分别增加4~6天、7~15天和7~31天。平均极端降水在2016-2035年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到21世纪末在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2.6)、中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4.5)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下将分别变为17年、13年和7年一遇。
极端干旱事件在中国北方将减少,南方将增加。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将继续上升,且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升温幅度尤为明显。相对于1986-2005年平均海平面,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东海海平面将上升33cm~84cm,南海海平面上升34cm~79cm;RCP8.5情景下,东海海平面将上升47cm~122cm,南海海平面将上升49cm~109cm,并且海平面变化还会引起中国沿海风暴潮、潮汐特征和极值水位的明显变化,造成更为严重的灾害。因此,无论全球和中国,人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气候危机。
澎湃新闻:澎湃新闻在今年创办了气候专门月刊《临界点》,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已有科学家指出全球多个气候临界点已被激活,甚至可能已经超过,临界点之间也有远距离的影响效应,比如我们最近报道的亚马孙雨林砍伐对青藏高原积雪消融的影响,您怎样看待这些临界点可能被突破的影响?
巢清尘:你们创办的气候专门月刊《临界点》题目很有创意。关于气候临界点这个说法是有科学基础的。有些人对2004年的一部科幻大片《后天》可能有印象,其场景的科学依据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大西洋温盐环流“崩溃”,使得欧洲、美洲气候发生巨变,进入极寒天气。
地球上有些成员对气候极为敏感,比如北极夏季海冰、格陵兰冰盖、海洋甲烷水合物、多年冻土、喜马拉雅冰川、南极西部冰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它们的变化可能主要发生在某个区域,但是其影响范围可能达到1000千米以上的次大陆尺度,会对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造成影响。
这些成员的状态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大范围气候将发生突变,对地球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要控制这种灾难,就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目前虽然它们尚未被激活,但已有极大的可能性在不久的将来要处于激活状态,这可能是一种小概率但高影响的事件,人类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气候危机近在眼前
澎湃新闻:在气象预警方面,新的一年我们正在做怎样的一些努力和改进?全社会对于极端天气的影响应当有怎样的认识?
巢清尘:更早更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测将能极大减轻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部门基于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24部雷达、6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立了以自主知识产权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建成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十三五”期间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年均约1300人下降到目前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
新的一年,气象部门将紧抓数值预报核心能力提升,加快构建精准预报系统。完善无缝隙智能预报业务。持续推进基于人工智能、融合多源资料的客观预报技术研发。提升全球气候异常预测能力。努力朝着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迈进。全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积极做好灾害防御。
澎湃新闻:许多人之前认为气候变化是遥远和与己无关的事情,当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时候,今天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是否应当有所调整?我们在气候传播中应该注意到哪些新的变化?
巢清尘:随着我们每个人亲历或媒体报道的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发,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危机已经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近在眼前。科学传播在提高公众的科学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科学传播的科学性、科普性,既要以科学态度去传播知识和信息,又要以公众容易懂的方式去传播。最好是以事例去引入相关知识。
澎湃新闻:气候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难题,对于应对气候危机,您有哪些建议,比如说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怎么做,来应对这个问题呢?
巢清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不同的职责和定位,但首先都要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和气候危机,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在此基础上,各自又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政府要起到组织、规划、投资安排的作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各行各业去实施。企业会是气候危机的受害者,既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不利影响,也因为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要有转型的压力,因此,企业要及早规划好应对之策。个人同样是气候变化的经历者和见证者,要积极了解气候变化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