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利用这难得的好天气,我走出营门,来到戈壁深处寻找胡杨。
阳光毫无保留地把金色涂抹在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将戈壁点染上金色的波浪。凛冽的风夹杂着几粒沙尘,拍打在身上,发出簌簌声响。
戈壁滩是很容易给人惊喜的地方。这里有遍布的骆驼刺,有散立的沙枣树,有深埋地下、样貌虽丑却是珍贵药材的苁蓉,还有外表含蓄、内心顽强的依依红柳。站在高处远望,戈壁滩黄沙万里长、驼铃声声响。
来到这里的官兵,起初都不喜欢戈壁的寂寥荒芜。然而一旦留下来,就会融入这片土地,深深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爱上这里的沙枣、红柳和骆驼刺……
走了几公里,我终于见到了那些身影——如雕像一般伫立于天地之间的胡杨。
它们有的怒视苍天、昂首呐喊,有的低姿匍匐在地,有的张开双臂般竭力狂舞。走近胡杨,触摸它们干枯的树干,我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荒漠中,唯有胡杨的生命坚强而漫长。我一直觉得,胡杨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它在边关,默默地注视着沧海桑田。
军校毕业后,我就来到巴丹吉林。几年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意境。气候固然恶劣,土壤固然贫瘠,但正因如此,这里的胡杨树让我充满敬畏。远离了世间喧嚣,一棵棵胡杨像一个个沉默严肃的战士在戈壁伫立,在沙砾飞扬的戈壁滩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从不吝惜对胡杨的喜爱。与远方的亲友联系时,我常常向他们讲述胡杨,跟他们分享胡杨蕴含的精神力量,告诉他们胡杨是对生命的礼赞。在戈壁滩,胡杨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努力地深扎根系,执着挺立,用漫长的坚守诠释坚强,孤独地承接荒漠的风霜。
记得刚到单位报到时,我满腔的热忱被这戈壁的风沙吹得冰凉,一时间,竟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一日连队组织拉练,我和同期战友开启了第一次戈壁之旅。荒漠无边,四周静谧无言。夕阳西下,我们不知走了多久。当手脚已经慢慢有些麻木的时候,我猛地发现天辽地阔间,有几棵胡杨树巍然挺立。那挺拔的身姿,让我顿时心潮澎湃。
如今,我和战友们逐渐适应了戈壁,像胡杨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汲取养分,不断茁壮成长。面对一段胡杨树枝,我久久地凝望。树枝表面十分粗糙却韧劲十足。经历了漫长的风吹日晒,它仍在昭示着生命的顽强。
在戈壁军营有一个传统,每逢新兵入伍,连队都会组织他们在营院周围栽种一棵胡杨树。多少年来,巴丹吉林没有“林”,但一代子弟兵让戈壁滩上不少地方都有了一小片胡杨林。老兵曾对我说,在戈壁当兵很苦,要耐得住寂寞。老兵还说,在戈壁滩有树的地方就有军人。
是什么让老兵们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这里坚守?也许,我们能从无声的胡杨林中找到答案。
这里是容易激荡家国情怀的地方。这里的官兵甘愿化身戈壁滩上的“胡杨”,与恶劣环境抗争、与寂寞孤独为伴。他们唱着军歌,将使命扛在肩头,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在战位书写忠诚。
戈壁荒芜,但精神不会荒芜。我想,在戈壁军营里待久了,感情的寄托就会更加纯粹。许多老兵在他们将要离队时,都会和曾经亲手种下的胡杨一起合影。他们站在胡杨树旁,面带微笑,定格下最纯粹朴实的模样。而真到了离别那天,他们有的甚至张开双臂抱着胡杨久久不肯离去,泪眼婆娑地告诉这些胡杨,要替自己守护好战斗过的大漠边关。老兵离开了,新兵们与胡杨的故事,又有了新的内容。
岁月如歌,关于胡杨的故事还在延续。它们默默点缀着这片戈壁,如它们身旁的官兵一样,用信念铸铁骨,以身躯作屏障,为祖国母亲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