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打不还手

▼ 鲁国第十五任国君鲁同在位执政第二十七年。 本年冬天,晋国国君晋诡诸打算讨伐虢国。之前,晋国面临群

鲁国第十五任国君鲁同在位执政第二十七年。

本年冬天,晋国国君晋诡诸打算讨伐虢国。之前,晋国面临群公子的问题,晋诡诸将这件事情全权委托给士蒍处理。士蒍不断教唆群公子内哄,最终将群公子一网打尽。群公子还是有漏网之鱼跑到虢国去。虢国就借口群公子事件,在去年两次攻打晋国。

当时的晋国刚刚经过迁都,又经过内乱,一时也腾不出手反击。可是经过一年风平浪静,休养生息。晋诡诸开始想着要对虢国进行报复,他把他的智囊士蒍找来商量。

晋诡诸说:“你看这虢国国君有点太过骄纵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教训他一下,挫挫他的锐气。”

结果士蒍一张口说了三个字:“不可以”。

士蒍说:“虢公这个人骄纵,我们就应该助涨他的骄纵。如果他每一次从我们国家回去的时候都是获胜而回。那您想他以后还会再听别人的话吗?如此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下去,他就会失去他的民众,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说要教训他要攻打他,他就算想抵御我们,靠什么呢,谁来帮他呢,民心已失啊。”

士蒍又接着讲他对战争的理解。士蒍说:“战争必备的几个条件就是:礼,乐,慈,爱。民众首先要谦让,因为谦让才能有礼,才能守礼,才能上下有序。其次呢,民众要和睦,因为和睦才不会相互发生内哄,才能有劲朝一个地方使。再其次呢,民众要对亲人慈爱,因为慈爱才会有守护之心,因为想要守护,才会有力量。还有呢,民众还要对失去的人哀伤,要真心的悲痛,因为痛心失去,所以才更要保护。这样具有了礼,乐,慈,爱这么四个条件,民众才可以用来作战。”

说起来,这个逻辑让我们觉得好像也挺有点意思。因为一般说打仗大家想到的都是勇猛、敢于杀敌,都是这些事情,跟慈啊、爱啊好像连不到一起,慈爱不是应该是嘤嘤我我的那种,小鸟依人的那种感觉吗?

其实啊,士蒍说的这套概念,在我们今天仍然还有。大家去看日剧,日剧里面经常在传播的一个理念就是当你希望守护什么东西的时候,你才会有力量。这其实就是传承于中国春秋及以后这一套思想。

士蒍讲完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再去分析虢国的形势。他说:“虢国国君就缺乏这些东西,什么礼啊、乐啊、慈啊、爱啊,这些东西都没有。可是呢,他却多次发动战争,所以呢,他的民众就会感到气馁,因为不知道为了什么作战。不断的牺牲又不知道为了什么,慢慢的就会士气低下。”

这么一套说辞讲完了之后。晋诡诸一听,觉得这个事情还真的很有道理。那就忍着吧,于是,晋国就没有对虢国采取任何的行动。

同样是本年冬天,天王姬阆派召伯廖给齐国国君齐小白赐命,命齐小白为诸侯之长。

这个赐命感觉好像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砸中齐小白一样。可是,王室发出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没有条件呢?天王提出的条件是要求齐国为王室讨伐卫国。

为什么要讨伐卫国?我们之前也讲过,早在八年以前,卫国曾经支持王子姬颓攻打王室,结果将姬阆赶到外面,如果不是虢国、郑国出面把他送回王室的话,现在姬阆还是一个流亡天王。此仇此恨,姬阆是铭记在心啦。

可是为什么要等到八年之后才发动呢?早提啊早点让齐小白去打啊。这么晚才说的原因是因为卫国国君卫朔,在去年去世了。

这个我们之前也讲过,卫朔继位的时候就被卫国人给赶出来了,后来跑到齐国,由齐国上任国君齐诸儿借助诸侯的力量强力将他送回卫国,当时王室是反对的,可是反对没用啊,打不过人家啊。所以卫朔后来帮助姬颓攻打王室。

虽然姬阆对这个事情一直不满,但是没有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卫朔是由齐国拥立的,你对卫朔不满,不就是对齐国不满吗?王室也不希望得罪齐国。可是去年,卫朔死掉了,王室一看有机可乘,就跟齐国商量,希望让齐国出面去讨伐卫国。

对齐小白来说,齐小白现在关心是什么啊?关心的就是他的霸业,他夏天刚刚让陈国、郑国向他屈服,说白了就是让他们承认自己的霸主身份。可是呢,只有小兄弟们当着你面都承认,缺乏权威啊,齐小白也希望王室能下一条命令说你就是霸主,你就是诸侯之长。

王室一说有讨伐卫国的想法,齐小白岂能为了一个卫国而放弃诸侯之长,放弃霸主的名份,所以一拍即合。对卫国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