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迎暑运高峰,候车厅玻璃贴“膜”降温

停车场内的通风系统完成升级,一氧化碳和PM2.5浓度和改造前相比明显下降。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近日,随着学校相继放假,北京南站即将迎来暑运第一次客流高峰。为了保障暑运期间旅客能有良好的出行感受,北京南站对候车大厅玻璃进行了贴“膜”降温改造,候车区域的空调也将加大马力运行。同时,停车场内的通风系统也完成了升级,一氧化碳和PM2.5浓度明显下降。

东、西停车场出租车等候区域内加装了空调室内机和柜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南站进入暑运高峰期

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1018万人次,日均16.4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5.7%。记者了解到,从这两天开始,北京南站已经进入了暑运高峰期。

据介绍,目前的发送客流最高峰出现在上周六(7月6日),发送旅客19.3万人次,到达客流最高峰出现在昨日(7月8日),到达旅客18.6万人次。

为使运力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7月10日零时起,铁路运行图将进行调整。运行图调整后,北京南至青岛北G209/G210次运行时间调整为3小时5分钟,较原来压缩48分钟,同时新增北京南至济南西G4271/G4272次,将北京南-宁波G59/G58次运行区段调整为北京南至台州,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55次运行区段延长至北京南至嘉兴南。新运行图充分考虑了旅客暑期出行需要,科学调整了运能安排,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出行。

候车大厅玻璃涂上了纳米涂层,给室内降温。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候车大厅玻璃贴“膜”降温 正午时段温差可达8℃

近日,北京迎来持续高温天气,光照充足,一些使用大面积玻璃材质进行采光的建筑物内难免温度有所升高。

为让旅客候车出行更加舒适,北京南站对候车大厅拱形玻璃屋顶进行了升级改造。记者在北京南站2层候车大厅的中间区域看到,正上方的玻璃屋顶上新刷上了一片淡蓝色的涂层,据了解,这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隔绝紫外线、红外线、部分可见光,起到隔热作用。

目前,涂刷的面积大约有700平方米,经过前期测试,在每天光照最强、温度最高的正午时段,刷过纳米涂层区域比其他区域的地表温度要低8℃,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应用面积。

同时,候车大厅和平面层138台空调机组将启动最大功率为候车区域供冷,使旅客体感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而在地下停车场区域,从停车场走进地下换乘层的出租车等候区,立刻就能感受到从头顶吹来的凉风,原来这是车站特意增设的风幕机,可以将出租车排出的热气与等候区空气隔断,保证等候区的空调效果。刚刚改造完的东、西停车场出租车等候区域还加装了空调室内机和柜机,使旅客体感温度保持在26℃-28℃。

停车场出租车等候区域内温度为26.2℃。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停车场改造通风系统 PM2.5和一氧化碳浓度“双降”

此外,北京南站还对停车场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今天上午,记者在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持仪器对室内的一氧化碳和PM2.5浓度进行检测,其中PM2.5的含量在47微克/立方米以内,一氧化碳浓度也远低于改造前的水平。

旅客金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在停车场等候时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停留时间长的话,嗓子还有刺痛感,今天则几乎没有这种感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主要就是因为以前PM2.5和一氧化碳浓度高,如今这两项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停车场内的一氧化碳和PM2.5浓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设计之后,北京南站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了停车场通风系统改造工程,该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停车场风机、风道以及送排风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来提高换风量和换风效果。

一是改造了送排风方式,将原来的墙面送排风,改为通过吊顶风道风口送排风,送排风的风道延伸到停车场内各部位,可以提高空气的流通速度。二是更新了全部16台送风机和16台排风机,同时还增加了16台排风机,停车场的送风次数由原来的6次/小时提高到10次/小时,排风次数由原来的8次/小时提高到12次/小时,也就是说换风频率由原来约8分钟/次提高到大约5分钟/次。

改造停车场通风系统的同时,北京南站建立了停车场环境监测制度,每天定时对停车场各部位的PM2.5、一氧化碳含量以及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每日监测的记录表明,改造后停车场空气中PM2.5的含量在50微克/立方米以内,一氧化碳浓度在20PPM以下(空气中成年人允许的最大数值不能超过50PPM)。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协作记者 王贵彬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