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什么时候会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14亿人在共同书写……

2020年,是充满“问题”的一年。

什么是新型冠状肺炎?

如何预防冠状肺炎?

武汉怎么了?

什么时候能上班?

如何捐赠物资到武汉?

……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每一个人都在心里,写下了惶惑不安的问号。

然而,回顾历史的每一页,我们的民族,从来不曾因“问题”退缩过。

每当“问题”涌现,就一定会有那么一群人,用身先士卒的勇气,给出最勇敢的回答。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点击查看视频)

>>>02<<<

翻开世代流传的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华民族讴歌的英雄,从来都是自强不息、无所畏惧的普通人。

就像在这场疫情中, 那些挺身而出的“口罩侠”。

美国洛杉矶,几个刚刚毕业的年轻华侨,凑钱买了85000副手套、1000个N95口罩,捐给武汉。

国际运输清关必须写清楚个人信息,本来不打算留名的他们商量了一下,在姓名一栏写了四个字:

中华儿女。

某派出所,一名男子匆忙丢下500个口罩,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

民警急忙去追, 没能追上,只能向小伙子的背影敬个礼。

过年了,工人都放假了。湖北仙桃的赵波却在自己的口罩工厂里忙得热火朝天。

春节前,他们工厂赶制了10万个口罩,捐给了公交公司。

而现在,他只想抓紧每分每秒,赶制更多口罩,捐给国家。

“先捐再卖,现在不图挣钱,只图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和我的家人才安全。”

“先有大家,才有小家!”

这是一个普通人,给出的最恢弘的答案。

从来没有救世主,从来没有超级英雄, 守护武汉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03<<<

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 “基建狂魔”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世上从来没有所谓的“魔力”, 举世瞩目的高速度背后,是许许多多基建工人默默无闻的奉献。

在武汉封城的当天夜晚,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在凌晨一点赶回公司加班,出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图纸。

图纸确认后当即开始建设,一个晚上的时间,上百台挖掘机赶到现场,一声令下当即轰鸣开始工作,这是独属于中国的效率与热血。

许多建筑工人听说武汉建设医院需要支援, 纷纷自愿打车赶来。

图片中的这位河南老乡,刚修建完医院,如今又自发加入志愿队,想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做饭送菜。

他们说,无所谓报酬,也无所谓生活条件,只要把事儿做好就行。

“98年抗洪抢险我们还小没赶上,今天赶上这个事情了,也要尽一份力量把它干好,只要需要我们不停地干都可以!” 一个普通工人这么说道。

我们不讴歌奇迹。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奇迹,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4天3座医院拔地而起,请把掌声和赞颂,送给那一张张朴素的面孔。

>>>0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比起钱,湖北更缺乏的是物资。而物资中最为紧要的,是每个人的一日三餐。

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捐出自己家的特产来。

云南省贫困县宁蒗县的村民们捐赠了65.1吨土豆, “没有资金,但我们有土豆! ”

广西捐赠了3.1万盒螺蛳粉。

西藏捐赠了50吨牦牛肉、16.9万箱矿泉水,装满了整整29节棚车。

此时是西藏气候最恶劣的时候,物资匮乏,需要粮食储备,但是西藏人民依然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山东省则差不多把自家菜园子都搬到了武汉去。

兰陵捐了200吨优质大蒜。

济宁捐了300吨大蒜。

马铃薯之乡滕州,捐了66吨土豆;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菏泽捐了整整90吨......

邹城,捐了100吨蘑菇;

临沂,捐了20吨水饺汤圆;

德州则捐了有名的“德州扒鸡”......

而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点山东寿光,则在武汉封城五天后,捐了350吨、20余种蔬菜,装满15辆卡车,浩浩荡荡地去了武汉。

山东寿光一位司机大哥,负责运送蔬菜到武汉。

记者问他:这次去武汉运送蔬菜家里人怎么看呢?

司机大哥拿着没吃完的煎饼说: 家里人都挺高兴的,没有钱还可以出力是吧。

同样为湖北人民的伙食操碎了心的,还有四川人民。

成都蒲江捐了300吨果蔬,遂宁捐了210吨果蔬,南充捐了150吨蔬菜,凉山捐了139吨蔬菜,乐山捐了126吨蔬菜,宜宾捐了102吨蔬菜……

随后眉山春见、资中血橙、犍为晚熟椪柑、汉源黄果柑、蒲江耙耙柑和猕猴桃也都去往了武汉......

同时被送过去的,还有个特别让湖北人民手足无措的蔬菜——儿菜。

“这是青菜吗?”

“应该是白菜吧……”

“不,我觉得是青菜……”

面对湖北人的不知道要怎么处理这道菜的疑惑面孔,四川娃们化身美食博主,出了一个个做菜教学视频。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中华民族同气同枝同命脉,没有一座城池在孤军奋战,960万平方公里,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05<<<

每当危难之际,总有一群 “逆行者” 无畏而上。

这次疫情中,全国各地都为武汉派去了精锐医疗部队。其中就包括四大王炸: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

2月7日,两支驰援武汉的王牌医疗队碰面,一方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方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这也是华西医院历史上,在应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一次性派出的最大规模医疗队。

两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精英栋梁。

上一次两家医院相聚,还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

因为战争原因,齐鲁医院搬到了华西坝,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并成立协和大学,一起办学办医,两次会面相隔83年。

而如今,“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四大“王炸”齐聚武汉,最危险的地方,滋生了最动人的大义。

曾在北京小汤山成功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许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庄重诺言。

申请书上 “不记报酬,无论生死” 八个大字,彰显的是身为医者,最淳朴的信仰——治病救人。

一位叫李慧的95后护士,在医院征集志愿者时,毅然要求调到一线的呼吸科工作。

去之前,她怕出意外,留下一份叮嘱:不要告知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

在最后,她写道: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谁的女儿,谁的姐妹,谁的父母,谁的妻子……

世上哪有不怕死的人,只是他们把别人的生死,放到了自己的生死前。

>>>06<<<

越难搞的日子,越要笑出声。乐观,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一名大三学生边治疗边学习考研英语,为备考武汉大学做准备!

加油,小哥!一定会好起来的。

年轻人为未来而奋斗,大爷大妈们为抵抗病魔做斗争。

方舱医院里,练太极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也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只要心中有歌,舞步可以有自己的节奏,病房也可以是任何人的舞台。

本来只有一个人跳广场舞,

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医护人员也一起跳舞,

和海南医生摇摆儋州调声,

和着《火红的萨日朗》跳四川坝坝舞……

甚至开始斗舞!

不仅跳舞,医生们还现场开启了八段锦教学, 护肺操, 呼吸操, 太极拳。

方舱医院的欢声笑语让在家隔离了二十多天的网友们羡慕:

“感觉待在家里的我们才是真正被隔离的人。“

“光明正大地聚众活动,真开心。”

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对抗恐惧和痛苦的法宝。

极寒过后,总有春天,至暗之外,亦有光明。

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好的环境,越来越多的痊愈的患者,这一切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光明的前景。

>>>07<<<

岁岁花相似,今朝别样红。

从2月6日开始,「武汉加油」在百度的搜索热度超越了「武汉疫情」。

在百度搜索“武汉疫情”

“百度一下”会变成 “武汉加油”

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出现在百度热搜榜上:

全国新增持续下降、治愈人数不断攀升、疫苗最快四月申报临床试验、武汉出现明显床等人现象、部分景区陆续开放……

希望永远会超越恐惧。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看到的新闻词条就是:

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一定能过关的。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这个春节,将永远镌刻在14亿人的脑海中—— 牺牲不能被忘怀,经验要始终铭记,让所有奉献得到回报,让所有感动收获力量……

这一年,武汉在过关,中国在过关。困难摆在眼前,考验重重叠叠,但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和不懈付出,书写充满勇气和决心的答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