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家卫,你会想到哪部作品?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还是《堕落天使》?
但对我来说,除了上述说的这几部,印象最深的还是《东邪西毒》。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东邪西毒》在1994年刚上映的时候口碑崩坏,不少人对其是口诛笔伐,认为这是王家卫最“失败”的一部作品,票房也因此大受影响,以惨淡收场。
大部分观众反映,基本没看懂电影到底在讲个什么,整个电影人物线索庞杂,叙事放飞自我,插叙中还带着插叙,稍不留神就雨里雾里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明星来说,拍这部片子的日子也不算好过,甚至可以用“磨人”来形容。
据说在拍摄《东邪西毒》的时候,张学友因为一个抬头动作做得不好,被要求重拍了60多次,最后王家卫自己都拍烦了,直接说,就这样吧。
张学友自觉自尊受伤。从此以后,两人再无合作。
但历经时间沉淀,当年看不懂这部电影的人,如今却觉得这是一部好作品,江湖中有血有肉的人之常情,似乎得有点经历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而对于普通的电影观众,却被王家卫的“色彩美学”所打动。
色彩是什么?
如果你单单认为色彩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么你就错了。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它是一种情绪,每一种色彩的选用和调制,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就像王家卫说的那样,色彩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还原,而且还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选择。
色彩艺术不仅是视觉造型,还是情绪氛围;不仅是色调,还是情调。
就拿照片来说,好的摄影作品,要保证照片画面色彩的纯度,既不妖艳,也不过于平淡,这就需要我们的拍摄设备有出色的色彩管理性能。
非常可惜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常常不具备这一特点。
不过大家也不要觉得遗憾,现在这个情况,有可能即将迎来颠覆。最近,OPPO强势承包了全国九大城市的地标建筑,为自己即将于3月11号发布的新机Find X3系列造势,从这些地标建筑上打出的文案来看,这次Find X3系列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
一、颠覆式的色彩管理,需要全链路融会贯通
OPPO首发搭载的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从拍摄开始,到编码、存储、再到解码、显示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10bit 的兼容和支持,真正做到所拍即所见。
色彩管理是很复杂的体系,通俗点讲,当实现了好的色彩管理,我们可以在设备之间准确地解释色彩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色彩空间的比较和调整,让不同设备上呈现的颜色尽可能保持一致。
在安卓厂商中,OPPO算得上是最早探索10bit色彩采集和屏幕呈现的一个。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拍出的照片足够好看就行了,但实际上,在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需要多项技术的参与。但Android本身只是支持8bit图像的,倘若需要支持10bit,则需要重构Android底层的编码和解码系统。
而这点,OPPO现在做到了。
10bit视频在色彩表现、灰阶过渡上都对8bit有碾压式优势,别看 10 bit 听起来只比普通 8 bit 多了 2, 但实际上, 10bit 意味着 RGB 的每一个通道都可以记录 2^10=1024 个等级,相对于 8bit 的 2^8=256 个等级就提升了 4 倍。
从 8bit 到 10bit, RGB 每个通道提升 4 倍,所以能表示颜色的精确程度也就提升了 4*4*4=64 倍。
二、有姜文加持的影像探索,你会打几分?
从目前官宣的消息来看,OPPO Find X3系列这次请来了姜文重磅担任“影像探索家”。
众所周知,姜文的《让子弹飞》、《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影视经典,可以预见,OPPO Find X3系列在视频拍摄和呈现方面,有望具备电影级的成像效果。
在搭载10亿色双主摄后,电影镜头“擅长”的长焦、广角甚至是细微的细节捕捉,在OPPO的摄像头中也许都能实现。
以后,出门拿着一部OPPO Find X3,说不定就等于拿着一个“全能镜头”,随时随地拍出大片。
三、软硬兼施的“颜值控”
只会堆砌硬件,向来是国产手机的一个小“通病”。
只是简单的好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但这次OPPO的新机,不仅做到了好用,更做到了好看。
硬件上,不仅推出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还加载了10亿色双主摄和10亿色臻彩屏,在同规格传感器的成像色彩、风格、清晰度、变焦表现以及呈现表现上,都会更加出色。
“软”件上,该系列机型的曲线设计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实现了传说中“不可能的曲面”,机身看起来就像是太空飞船一样,科技感满满,让人只看一眼就被它惊艳到了。
镜黑、雾蓝、凝白,三种配色任选,手持时,拿着的仿佛不是手机,而是一个艺术品。
以上种种,都是目前已知的信息,等到3月11日的OPPO Find X3全球发布会正式召开,在影像拍摄和色彩管理上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惊喜。从今天的发布会预告视频来看,惊喜也许已经提前预定了一个——汉斯季默会来现场指挥交响乐团吗?拭目以待。
关于色彩,人们使用色彩的历史其实很长。
从史前文化开始,人们在生活中就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色彩。但是,一直到1676年,牛顿用三角柱分析出了太阳光的光谱后,人们才逐渐地懂得色彩的本质。
在电影诞生以前,绘画是人们用色彩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中世纪的时候,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虽然人们使用色彩的技能越来越高超,但是,他们对于色彩的运用还是停留在潜意识层面。
一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才把人们运用色彩的水平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不再注重色彩的外在形式,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色彩的情感内涵。
著名的色彩学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世界没有颜色,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死亡”。
所以,王家卫会为了一帧电影画面的呈现效果进行“死磕”,OPPO会在新机的色彩管理系统上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全面打磨。
虽然创作形式不一样,但两者的“执着”却是共通的。
只不过前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影梦,而后者则是为了缔造跨世纪,能够引领潮流的“十年理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