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金融IT龙头恒生电子(600570.SH)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恒生电子实现营业收入约23.86亿元,同比增加16.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579.75万元,同比减少11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约为1.09亿元,同比减少63.56%。
恒生电子表示,公司总体经营受多地疫情影响,在产品推广、现场实施交付等方面遭遇诸多挑战,业绩实现增长但增速不及2021年预期。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得益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影响,净利润下降原因主要为非经常损益同比大幅下降。
从业务构成来看,恒生电子主营业务收入由大零售IT业务、大资管IT业务、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互联网创新业务、非金融业务等六大板块组成。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上半年大资管IT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大零售IT业务,为恒生电子贡献了42.51%营业收入。
具体来说,2022年上半年,恒生电子大零售IT业务录得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加5.65%,毛利率为62.25%;大资管IT业务录得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加29.43%,毛利率为84.27%;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录得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减少19.12%。毛利率为18.46%;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录得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加34.86%,毛利率为63.8%;互联网创新业务录得营收3.94亿元,同比增加16.28%,毛利率为81.96%;非金融业务实现营收8861.55亿元,同比增加15.06%,毛利率为72.46%。
恒生电子的大资管IT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IT业务、机构服务IT业务以及运营管理IT业务,核心产品包括投资决策系统、投资交易管理系统、机构服务相关业务系统、过户登记系统、估值核算与资金清算系统等。
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数字化改造迎来多方机遇。
一方面,2021年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基础设施持续增加完善,沪深交易所新债平台、上交所竞价交易网关优化、北交所设立等一系列监管政策改造,新增业务机会。另一方面,居民金融资产配比提升,机构资产管理规模扩大,券商发力机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交易管理、估值、资管运营平台等产品线进一步推广。
在营收增速放缓的同时,市场对恒生电子的亏损情况也颇为关注。
上市公司公告表示,上半年录得净亏损9580万元,主要系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录得亏损2.19亿元。
该项亏损主要为恒生电子持股的上市公司赢时胜(300377.SZ)股价下跌所致。
2021年2月,恒生电子与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股东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书,作价约3.88亿元受让赢时胜5400万股,成为赢时胜第二大股东,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赢时胜9.18%股份,彼时协议转让价格为7.18元/股。2021年10月29日、今年2月23日,恒生电子分别以9.73元/股、14.9元/股均价分别减持赢时胜933万股、1500万股,分别套现约9078万元、2.235亿元,合计套现金额约3.14亿元。
然而今年以来赢时胜股价一路下跌,从年初最高15.77元/股回落至8元/股上下。
2022年上半年赢时胜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加12.78%,录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82.42万元,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6786.58万元。公司表示,疫情影响公司销售订单及销售回款均不及预期,项目延期致使营业收入不及预期,同时,员工人工成本、房租物业费、固定资产折旧等刚性成本支出导致公司出现一定程度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