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招生,先管住“超级学校”
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近期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再次对义务教育阶段规范招生提出了严格要求。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以一套组合拳,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中小学花样繁多、灵活变通的违规招生路子全部封堵。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多地对规范招生三令五申,但“一边大力喊禁一边偷摸进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名校声称不考试,却由培训机构偷偷代考;一些培训机构成了名校的“招生代言人”,临时发通知,屡次换考点,学生家长跟着“打游击”;还有一些学校搞“精准”录取,打着“校园开放日”“冬令营”“素质测评”等名义变相掐尖……
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曾有教育工作者由衷感叹:如果再任由这种择优风发展下去,“掐尖就快要掐到幼儿园了!”
五花八门的“秘考”背后,是一些学校明里暗里、直接间接打起了生源争夺战,而这场争夺战的主力,往往是名校。这种“盛况”,被描述为“每逢招生季,名校掐尖忙”。
在保“名”冲动驱使下,一些“超级学校”像抽血机一般,吸纳了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生源。
中部一个省会城市的相邻区县,在一场毕业考试后,这个县前10名的学生有7人去了省会名校。因距离“超级学校”仅两三个小时车程,这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县,近年来教育质量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当地教师将这种现象比喻为虹吸效应,称其为教育资源的“劫贫济富”。
生源大战“劫贫济富”的背后,是不少名校仍秉持着掐尖思维。它不仅催生了违规课外培训等副产品,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导致“一边喊减负,一边忙补习”的怪圈;同时,无形中挤压了数量众多、更为普遍的非名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长远来看,名校掐尖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
选拔和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如果指挥棒拿不稳,改革就会沦为“纸上空转”。人们都在关注,指挥棒的尖端指向何方?“超级学校”能不能首先做到规范招生?
要让规范招生不仅是口号,更取信于民,首先就要对“超级学校”动真格。
一个隐形难题在于:一些名校往往在地方上拥有强势话语权。校长手中的资源、占据的地位,有的甚至可与教育局局长“争锋”。对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严格监管“超级学校”,需要更强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手腕,需要跨过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关卡。
首先,地方政府应改变被“升学率”“状元”支配的思维方式。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眼里,“超级学校”不仅是学校,更是金字招牌;升学率和状元不仅是成绩,更是政绩。只有摒弃私心、功利心,真正从教育生态的改善和长远发展出发,才能做到一视同仁。
其次,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以身作则,警惕特权。只有“不吃、不拿、不写条子”,管理才能硬起腰板。一些地方的“超级学校”之所以管不住,一个隐性原因在于学校与管理部门、地方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层联系。对一些名校而言,学位就是资源,“条子生”名额正是换取特权的砝码。只有不搞特权、拒绝步入与名校资源互换的链条中,管理才有底气。
规定有了,禁令在了,如果掐尖还是禁而不止,首先伤害的就是教育改革的公信力。只有管住了“超级小学”和“超级中学”,规范招生才能真正树起样板、立起威信。
公平与均衡,是教育发展的长期课题,更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一家独大”或“几家独大”的学校格局,只会让公平与均衡之路越走越窄。
学校不是菜市场,
检查不能左一场右一场
收费事项、财税、校务、综治维稳、作风建设、卫生、消防、安全、禁毒、普法、文明社区、物价……针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检查,名目繁多,令人咋舌。对此,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各地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这一要求,无疑命中了一线教师的多年痛点。记者曾多次听闻校长、老师对于迎检工作叫苦不迭。中部地区一位校长曾坦言,一个学期下来,大大小小的检查接待了几十场,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三场,可谓是“检查一声喊、全员团团转”。
迎检,文山会海就不可避免。首先,专项检查须提前布置,凡布置必开会。一线教师形容“一个电话全员到齐”,甚至有时还要学生配合。尽管花了大力气准备,但有些检查不过是花个五分钟“打一转、一眼”。
其次,有检查就有陪同。学校人员编制普遍紧张,一些行政岗位的领导也身兼教学任务。要抽调人陪同检查,就需要调课、换课,严重干扰教学秩序。校长大量精力用来陪检,成了“扎扎实实走过场、认认真真干虚活”。
再者,迎检的材料报表成了一笔巨大的负担。一些学校办公室里,材料摞起一米多高,老师们花了大量功夫在写材料、凑数据上,本该用在备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主业上的时间精力被严重占用。
更令人担心的是,原本教孩子“求真”的学校,在迎检高压下,却不得不“造假”,形成错误的示范,危害深远。
为何各个部门都热衷于检查学校?究其原因,恐怕至少有三:
一是在各类基层单位中,学校的职能事项比较齐备,可与多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对应。同时,学校在基层话语权相对弱势,属多个部门业务管辖范围,“想拒不能拒,想拦不敢拦”。
二是学校与其他单位相比,无论是场地还是人数方面,都显得规模齐整可观,在留痕主义驱动下,能充分满足一些行政职能部门检查评比“讲排场”的扭曲政绩观。
三是师生在校时间固定,队伍单纯,人员好组织,精神好传达,布置工作好落实。这些年,“小手拉大手”等工作口号屡见不鲜,号称以孩子影响大人是降低宣教成本,实则是不管合不合适,反正任何事都“从娃娃抓起”。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怪象在于:越是做得好的学校,接待检查越多。食堂越干净的学校,越容易被卫生部门“随机”抽检;硬件越到位的学校,越容易被“临时”安排视察校园建设……原本为了查找问题、调研现状、寻求提升的检查,却成了给部门工作“贴金”的表面文章。这导致一些学校出现了一种怪诞论调:“做得差也烦,做得好也烦,中不溜最好。”
学校不是菜市场,即便是必要的检查,也不能左一场右一场,今天一轮明天一轮,而应通过科学安排、适度适当的方式进行。比如,将专项督导有机整合为综合调研,在固定时间内统一安排。避免分头行动、零敲碎打,临时抽检则须有限度、有节制。再比如,将工作扎扎实实落实于平常,形成例行规程,而不要“一阵行动一阵风”。
教育要有尊严,学校就要有栅栏。应该探索科学有效的学校检查准入制度,充分厘清哪些部门单位有权执行检查、权责如何明晰、在什么时间检查、以什么方式检查等具体问题,不能把学校当作自由市场,想来就来,说来就来。
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警惕“应检教育”,绝不能任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弊侵蚀象牙塔。教书育人,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堆材料、填表格的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从容地备课上课;把开会动员、布置迎检的精力还给老师,让老师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还孩子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当是深化教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打击校闹,绝不手软
“将校园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坚决杜绝‘校闹’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再次对校闹行为亮剑。
一段时期以来,校闹成为严重扰乱基层教育秩序的毒瘤。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面对复杂的处置情境,一些人往往抓住学校这根实体“稻草”,以堵校门、闹校园、炒舆论、暴力伤师等过激手段以期实现诉求。甚至有些“职业校闹”主动给涉事学生家长打电话出谋划策,令其“坚决不退散、不松口,直到学校答应巨额赔偿”。
在一些地区,校闹已有了惯用的“操作法则”:打横幅、举遗照、堵校门、摆花圈,标准套路一条龙。更有甚者,在学校操场设灵堂、侵占教学场所,一些违法过激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花样百出、手段翻新的校闹事件,让学校如履薄冰。因为害怕惹上校闹,一些学校成了惊弓之鸟:可开展可不开展的校园活动,一律不开展;可管教可不管教的学生,一律不管教,以此保证学生从身体到心理都“毫发无伤”。
尽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管理部门,都已认识到校闹给基层学校带来的困扰和危害,相继表态、出台措施予以打击,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但仔细追究不难发现,在一些突发意外事件中,校闹行为最终并未付出相应代价。更多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和稀泥”的微妙态度和“花钱买平安”的手段了事。
惩治校闹,失之绵软,有着深层原因。首先,维稳心态和政绩思维作祟,地方政府不愿“真撑腰”。一些部门因为担心酿成群体事件和焦点舆情,要求学校、老师无原则退让。在一些事件中,经常能看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校长停职“灭火”的处理手段。殊不知,一些校闹将这种“应激反应”解读为“闹出了效果”,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校园法治建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落于细节。各部门权责界定不清,导致事件处置中标准不一,有弹性空间,于是出现“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情况。这无形中纵容了校闹与学校互相博弈的局面,“闹”,成了争取巨额赔偿的有效手段。
第三,缺乏科学健全的机制支持。由于缺乏第三方调解机制,使得学校直接面对家长,校闹成为最直接地向学校施压的手段。没有第三方介入,学校一旦卷入法律诉讼,往往牵扯大量精力,“耗不起、拖不起”,最终妥协。
一组调查数据值得关注:对多个省市的1596位校长、76811位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94.2%的校长选择“需要家长的理解”,远高于其他选项。
目前,我国多地探索出台了治理校闹的地方性法规,试图为本地预防和解决校闹提供法律依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然而,法规出台与切实落地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现实操作中,要让基层教育工作者敢于举起法律武器,刺破校闹困局。既要进一步明确校园安全事故的内涵与外延,科学界定学校、家长及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范围,也要营造一个讲法治、敢担当、真撑腰的环境。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将探索依法治理校闹机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管理部门,都应拿出为教师、学校合法权益撑腰的底气和决心,避免顶层制度设计沦为一纸空文。要敢于担当,紧抓落实,对校闹行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