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财经获悉,随着中国建材(3323)发布3Q22业绩,当季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4亿元,同比-76.2%,略好于预期(盈警预计10.4亿元左右)。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减值拨备、资产处置收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影响,当季核心净利润29.3亿元,同比-63.4%,降幅较1H22(-29.4%)有所扩大,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维持 中国建材(3323)买入”评级。
华泰证券在报告中称,预计中国建材4Q22盈利或仍承压。但随着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基建信贷额度的调整、两批共6000亿元可用作资本金的金融债到位、地方政府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的充分应用,中国建材的需求端正在呈现更多积极的信号。预计公司最困难的阶段或已渡过,2023年需求的逐步企稳有望带来公司利润率的显著恢复。
华泰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基础建材:吨毛利降幅扩大,销量回落趋缓
由于5-7月全国水泥价格逐月快速回落,3Q22水泥吨毛利回落至32元/吨,同比降36元/吨( 1H22: 63元/吨,同比-25元/吨)。当季实现水泥和熟料销量9200万吨,同比-13.4%(1H22:1.46亿吨,同比-17.4%)放缓。伴随9月以来水泥量价的边际复苏,我们预计4Q22销量有望同比改善,但吨毛利的降幅或进一步扩大。
新材料: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
由于市场竞争的趋于激烈,玻纤价格3Q22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受房地产投资承压影响,石膏板和防水等产品毛利率边际收缩。我们测算公司新材料板块3Q22净利润同比有所回落(1H22:+8.3%),但对集团贡献占比进一步提升(1H20:54%)。在石膏板、玻纤和风机叶片成熟产品市场地位稳固,锂膜、碳纤维和气瓶等新兴产品加速发展下,我们预计新材料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Q22盈利仍有压力,但最困难的阶段或已渡过
9月以来虽然水泥市场量价均有边际恢复,但除华东和华南地区外,幅度均较为温和,考虑4Q22减值拨备通常较为集中,我们预计4Q22盈利或仍承压。但随着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基建信贷额度的调整、两批共6000亿元可用作资本金的金融债到位、地方政府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的充分应用,需求端正在呈现更多积极的信号。我们预计最困难的阶段或已渡过,2023年需求的逐步企稳有望带来公司利润率的显著恢复。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严于我们预期;行业竞合弱于我们的预期。
猛兽财经致力于让每一个不甘心的青年人学会港美股投资,体验在世界上最成熟最合规的市场里做世界头号公司股东的乐趣和刺激。让每一个青年人有尊严、平等通过港美股投资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