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沙龙 护航友爱家庭

“如果你考100分,妈妈马上带你去买最喜欢的玩具。”、“棒棒棒,你真棒!”、“孩子,你付出了努力,这100分就是对你努力的肯定。”、“这件事完成得不错,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以上四个回应考试成绩的句子,如果你是孩子听了会有怎样的感受?

6月7日,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和桂城街道叠北社区的指导下,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举办了一场以“做一个给孩子力量的父母”为主题的正面管教家长沙龙。此次沙龙共吸引32名家长到场参加,一起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做一个给孩子力量的父母”——正面管教家长沙龙合影)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稳定,学生逐步复课。由于居家时间过长,部分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为更好地鼓励孩子自信复课,提升亲子关系的融洽度,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邀请了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陈晓娜老师为社区亲子家庭开展主题沙龙,介绍在亲子沟通中表扬与鼓励的区别,即表扬侧重于赞美给人短暂的愉悦,而鼓励侧重于激励给人长久力量。

课程中,陈老师通过情景演练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与个人教养方式的关系,学习鼓励和表扬的区别,强化家长对“启发式鼓励”、“描述式鼓励”、“感谢式鼓励”及“赋能式鼓励”四种沟通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举办“做一个给孩子力量的父母”——正面管教家长沙龙,图为家长进行分组模拟体验。)

现场邀请了两名家长充当“孩子”角色,其他家长则分组以家长身份,分别运用表扬式、鼓励式两种语言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和分享表扬及鼓励两类语言的不同。

(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举办“做一个给孩子力量的父母”——正面管教家长沙龙,图为家长模拟体验“表扬”和“鼓励”的不同。)

在现场,听完表扬式语言的“孩子”,表示内心获得短暂的愉悦,但难以形成内在持久的动力;而听到鼓励式语言的“孩子”则表示,“父母”对自己的充分鼓励,让自己内心感到有价值和有力量,自信心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表扬就像糖果,偶尔为之不伤大雅,鼓励则是主食,每天都需要”,陈老师介绍道。在这次沙龙活动中,家长们学习和了解了不同角度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不同的感受,把握正确的鼓励句式能让亲子沟通变得更加紧密。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由家长自身的原因引起的,所以要先自我改变,才能促进孩子的改变。”课后,有家长表示受益匪浅,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主动练习运用鼓励的句式去鼓励孩子。

学习做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多鼓励少表扬,成为“有力量”的父母。此次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开展的正面管教家长沙龙,为亲子家庭提供沟通技巧知识,让家庭教育贴近居民生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未来,项目将整合社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延续并加深家庭教育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简介

项目以0至14岁各阶段儿童及其家庭需求为服务目标,围绕保障儿童安全、提升家庭幸福力、生态文明建设三大宗旨,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手法,为叠北社区儿童及家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服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