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车企接连退场,“三三得九”,或成自主品牌最后的格局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本身存在一些内外问题的自主品牌便首当其冲的遭遇到了冲击,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据乘联会统计,9月份,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4.9%,相比去年同期,同比下滑1.9%。另一方面,随着自主品牌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势,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越来越不足,导致很多自主品牌销量迅速下滑并沉底,现在很多三四线自主品牌已经被彻底边缘化,这些品牌想要再次起势,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所以自主品牌呈现两极分化之后,大多数的厂商和品牌被迫出局,现在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自主品牌车企到底能剩下多少,或者说以后真正能活得有点“市场尊严”的自主品牌到底能够剩下多少?之前吉利掌门人李书福认为:“未来只有2—3家车企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而在2019年8月份,长安汽车副总裁谭本宏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品牌的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当然,新势力造车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当时看来,两位一线自主品牌大佬的言论看上去有些言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打压或者漠视竞争自主品牌竞争对手的意味,但是现在看来,基本上可以说,这两位大佬所言非虚,自主品牌厂商的败退,如塌方一般,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尸横遍野”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自主品牌的淘汰赛已经快要进入尾声了,很多弱势一点自主品牌厂商已经丧失了竞争力了。那么自主品牌到底能够剩下多少,可能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由于自主品牌在销量的竞争力层面的断层比较明显,所以其实大家都能发现,在国内的自主品牌市场,已经形成了“三三得九”的品牌格局。也就是说,在三个不同阶层,真正能够有能力、有尊严地活下去的自主品牌,一共也就9家左右。这其实和之前很多评论认为自主品牌最终剩下不超过10家的预判是不谋而合的,而这种趋势,现在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首先是一线品牌,一线三大品牌的表现自然不用多说了,长安、吉利、长安三个自主品牌的销量非常优秀,也是自主品牌中,真正能够在销量层面和一些合资品牌掰掰手腕的品牌。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三个品牌正在形成支撑自身持续向前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形象,这三个品牌在日后的竞争中,一定是有机会活得更好的。

二线自主品牌中,尽管很多自主品牌已经死走逃亡伤,但是还是有一些车企整体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比如奇瑞汽车、比亚迪、广汽传祺这三家,如果上汽通用五菱不被算作自主品牌的话,那么现在这三家自主品牌正好就处在不上不下的状态下,稍微努点力,销量可能就上去了,但是如果市场状况持续恶化,这三家也很难保住目前的市场地位,当然还有上汽乘用、红旗等品牌紧随其后,但是二线自主品牌这个“群体”,最多能容纳三家相对优势的自主品牌,剩下的品牌,可能还是要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局面。

当然在自主品牌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厂商,这些厂商就是造车新势力,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市场“洗礼”和消费者选择之后,目前造车新势力能够留存下来的,也就那么三五家。如果说造车新势力未来有几家能够存活下去,甚至有机会成长成为类似特斯拉一样的全球车企,可能性最大的,一定是目前已经在资本市场完成上市,整体销量也比较靠前的三个品牌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其他造车新势力车企,如果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那么单靠卖车,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这一点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了。

当然也有评论指出,作为自主品牌,一汽、上汽、东风这样的大体量厂商,未来存活的可能性更大,这是自然,因为它们背靠的合资品牌销量优秀,贡献的利润也非常大,我们从不否认。但是作为自主品牌本身,这三个品牌的市场表现却是比较弱势的。而且现在合资品牌股比开放已成为既成事实,未来这些自主品牌的合资对象,一定会寻求更高的股权比例,如果合资品牌的股比持续提升,那么这些自主品牌能够分到的利润就会持续下滑,而且这些依靠合资品牌利润生存的大厂,似乎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动力也不是很足,合资品牌也不可能将最先进技术对自主品牌完全开放,因为等到合资品牌股比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合资品牌的自主品牌方就将失去话语权,那么这些自主品牌恐怕就只有配合的份儿了。作为自主品牌,这几个品牌日后能够真正成为国内汽车佼佼者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所以其实在我们看来,随着自主品牌的淘汰赛持续进行并且接近尾声,本质上自主品牌的“生存版图”基本上已经车型,一线品牌、二线品牌、造车新势力各剩三家,三三得九,一共剩余9家自主车企,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最可能呈现的格局,当然这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判断,未来自主品牌的厂商格局,依然充满变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