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参考消息》一见钟情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文/刘进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已被高中录取,后来没上是因为肚子吃不饱。怎么办?带几斤面粉,扒火车的车皮出去换山芋干,细粮换粗粮是无奈之举,当年左邻右舍皆这样做,欲吃饱肚子,谁知我这一换刹不住车,又将山芋干弄到上海去卖。

我与山芋真正有缘还是《参考消息》做的媒。那是1968年,我父亲退休,我顶职进了单位,我所在的班组是个28人的大班组。班组里有政治宣传员,是位上岁数的50开外的老师傅。他在党组织,只有他有资格订一份《参考消息》,当年这份报纸是四开版。

上文已讲过这位老师傅订这份报纸,可他文化有限,他看得懂的少,我看得懂的多。他经常持报向我求教,我是巴不得他向我求教,这份报纸在我手上待的时间长,我是一字不落,反复地看,有什么心得体会都向工友们诉说。

讲心得的话,至今难忘的是当年所登的台湾营养学家讲的山芋是中性食品,何谓中性?就是讲食品分为两大类,是酸性和碱性,山芋处在酸碱两性的中间,它对人体的消化道好处多多……它是人体的“清道夫”!其中最大的益处在于它所含的膳食纤维,是防止便秘的良方。

从当时看《参考消息》开始,我对山芋是一见钟情,一直到如今。可以这样讲,《参考消息》是我与山芋的大媒人,新旧千年之际,我退养归家,在区文化馆办好借书证后,便入阅览室看报,最喜爱的便是《参考消息》。如今的《参考消息》,四开没变,但版面翻了番,令我目不睱接。现在看来,当年在它的指引下,我一见钟情于山芋。如今我的精神食粮也离不开《参考消息》。不瞒朋友们,我这两年写了不少看书看报后的心得体会,欲出书,书名我已起好,叫《渔夫唱晚》。我为何是渔夫?因喜垂钓于湖边。唱晚何意?特喜欢在夕阳西下的傍晚垂钓。我钓的不是鱼,而是我看书看报后脑子里的所思所想。

因《参考消息》为媒,我钟情山芋。同样,因一见钟情于《参考消息》,令我茅塞顿开至今!谢谢《参考消息》,更谢谢为《参考消息》奔波的办报人!

我仅初中毕业,能动笔写书,感谢《参考消息》几十年的指引与栽培!(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读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