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null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曾经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逐渐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因为当时这条通道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有南北两条大道:南路从都城长安出发,经敦煌、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过葱岭到达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经敦煌、车师前王庭、龟兹、疏勒等地,越过葱岭到达大宛、康居、奄蔡,然后南下到达安息,由安息向西到达大秦。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陆上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

null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中亚、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从此之后,中国的丝绸、刺绣、陶瓷和其他工艺产品也被源源不断的运往中亚及欧洲各地,而异域的核桃、蚕豆、胡萝卜、葡萄酒和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中央政府还逐渐打通了一条海上航线,将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以及欧洲连接在了一起,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是由南中国海至印度洋,过波斯湾,到达阿拉伯半岛及红海沿岸的埃及等国,再由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到达欧洲。唐宋时期在广州、泉州等地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null


 元代以来,由于海上航行技术的提高,航海能力的增强,中外海上交往空前繁荣。中央政府在东南沿海的泉州、广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当时,泉州港内船舶如梭,十分繁华,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

 到了明代,明成祖为了宣扬国威,派遣郑和下西洋,进行贡赐贸易。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时间之久、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是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