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夏天酷暑难耐,城市的柏油路被烈日烤得发烫,为了躲开似火的骄阳,我收拾好摄影器材背起行囊,向着平均海拔 3000 米的青海出发。七月的青海,是大自然最慷慨的季节,草原铺展成绿色的绒毯,湖泊倒映着纯净的蓝天,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候鸟栖息的乐园,也是野生动物活跃的天堂。
此次,我带着富士GFX100 II+GF500mmF5.6 R LM OIS WR这套组合,踏上了青海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大通鹞子沟、门源岗什卡、乌兰都兰湖、东格措纳等地开启了一场生态摄影之旅。富士GFX100 II+GF500mmF5.6 R LM OIS WR这套组合,它们将成为我捕捉青海鸟兽生灵美好瞬间的最佳伙伴。
与常见的风光、建筑、人像等摄影题材相比,生态摄影,尤其是鸟类拍摄,对器材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鸟类体型小巧且警觉性极高,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借助长焦镜头,在远距离外进行拍摄。同时,相机不仅要具备卓越的画质,还需拥有强大的对焦、连拍以及防抖能力。富士GFX100 II采用了 1.02 亿像素的中画幅传感器,其尺寸为 43.8mm x 32.9mm,达到常见全画幅传感器的 1.7 倍。大尺寸传感器赋予了它出色的解析力与画质表现。搭配的富士龙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更是目前富士中画幅系统中焦段最长的镜头,光学素质与画质表现皆十分优秀。我们还带上了富士龙GF1.4X TC WR中画幅增倍镜,为拍摄增添更多可能。
大通鹞子沟:针叶林鸟的天堂
到达西宁后的第一站我来到了大通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林鸟的栖息地。鹞子沟主要为针叶林,以原始云杉为主,伴生有桦木、山杨,各种生境应有尽有。林间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迷宫。
我手持富士GFX100 II,穿梭在林间小路,寻找着林鸟的踪迹。景区门口附近的林下灌丛中,白喉红尾鸲、黑喉红尾鸲、灰头鸫与棕背黑头鸫不时闪现,它们鲜艳的羽毛在灌丛间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一只白喉红尾鸲落在路边的栏杆上,我调整相机参数,利用富士GFX100 II的大尺寸传感器,以及GF500mmF5.6 R LM OIS WR长焦镜头,让我在不打扰它们的前提下,得以近距离拍摄。

白喉红尾鸲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0
曝光时间:1/32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离开门口继续向前行,在一片青草地上,一只棕背黑头鸫飞落下来,在草地中觅食。
富士GFX100 II自动对焦识别支持人脸 / 人眼 / 动物 / 鸟等,改进的自动对焦算法能更好地跟踪快速移动对象,更加轻松的识别出复杂环境中的鸟类主体,快速跟随,锁定。在开启鸟类识别自动对焦功能后,相机能够识别和精准锁定,并随着棕背黑头鸫在草地中快速移动时也紧紧跟随,即使在经过灌木时短暂跟踪不到,也能在出现后迅速框住继续锁定目标,不会轻易丢失。

棕背黑头鸫鸟眼识别对焦录屏

棕背黑头鸫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4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走进针叶林区,树林内的光线不足,拍摄条件很不理想,对于相机的高感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这时发现一只白眉朱雀雄鸟在给幼鸟喂食,幼鸟似乎没吃饱,一直在亲鸟旁边不停的跳来跳去,不断的乞食。为了保证动作的的清晰度,必须保持一定的快门速度。富士GFX100 II的五轴机身防抖功能让我在手持拍摄时,依然能够清晰定格它们的每一个动作,即使在光线透过茂密枝叶变得昏暗的环境下,相机也能通过出色的控噪能力,保证画面的纯净度。

白眉朱雀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2800
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棕胸岩鹨也蹦蹦跳跳的在觅食,林下光线仍然很差,小鸟在草丛时常被遮挡,但这难不住富士GFX100 II,就在鸟儿跳出的瞬间,我捕捉到了到了这个画面。

棕胸岩鹨
焦距:500mm 光圈:f/6.4 ISO感光度:6400
曝光时间:1/5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告别鹞子沟,我来到了互助北山森林公园浪士当景区。互助北山地处祁连山南麓,这里植被丰饶,森林覆盖率高达 68.4%,是西北地区面积和蓄积较大的天然森林区。这里同样是林鸟的天堂,与鹞子沟有着相似却又独特的生态环境。
山边的小路,中间有一道溪流,清澈的溪水不停歇的向山下流淌。我溯溪前行,发现了一只红尾水鸲,这是一只在溪边觅食的雄鸟,它上身暗灰蓝色,尾羽展开时如同精致的折扇,上下抖动,十分有趣。这只红尾水鸲非常警觉,我猜想是因为它的巢穴就在附近,我不敢过于靠近,以免过于干扰它的生活。

红尾水鸲原片大小
日常拍摄鸟类题材,实际拍摄距离通常较远。若想获得特写画面,后期处理照片时就需要进行二次构图。富士GFX100 II的1亿200万像素中画幅传感器在此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后期裁切照片依然能保持足够的分辨率,保留丰富的细节和锐度。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观赏体验,若后期进行打印输出,其画质也能确保最终效果令人满意。在处理这只红尾水鸲照片时,我进行了较大幅面的裁切,裁切后的画质依然另人满意。经过二次构图,鸟儿在画面中的姿态更加突出,羽毛的纹理和色彩依然清晰呈现。

红尾水鸲裁切放大后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400s 曝光补偿:0.33EV 白平衡:自动
青海湖畔的候鸟魅影
傍晚抵达青海湖北岸不远的刚察,正逢湟鱼洄游季节,湟鱼又称“青海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青海湖 “草 — 河 — 湖 — 鱼 — 鸟”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每年6月到8月,青海湖裸鲤会成群结队沿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前往淡水河产卵,那场面蔚为壮观,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 的奇特景象。而此时,便是棕头鸥大快朵颐的好时机。

棕头鸥
焦距:500mm 光圈:f/8 ISO感光度:5000
曝光时间:1/2000s 曝光补偿:0.33EV 白平衡:自动

棕头鸥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时间:1/2500s 曝光补偿:0.33EV 白平衡:自动
早起酒店外,小鸟们在不知疲倦的鸣唱,富士GFX100 II搭载的1亿200 万像素中画幅传感器,在拍摄鸟类时展现出了惊人的细节捕捉能力,这只黑喉红尾鸲纤毫毕现,远处的藏式民族建筑虚化成一抹红色,在这建筑物的映衬下黑喉红尾鸲的色彩和谐完美。
富士GFX100 II搭配的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能够很好地还原画面的色彩和质感。色彩还原能力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赭红尾鸲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33EV 白平衡:自动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湖面上已经传来此起彼伏的鸟鸣。我沿着湖岸缓慢前行,富士GFX100 II的轻量化机身让徒步变得轻松,即使搭配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长时间手持也不会感到明显疲惫。远处的岸边的草地上,一群斑头雁正在梳理羽毛,当我用 500mm 长焦镜头对准几十米外的斑头雁,按下快门的瞬间,传感器便将每一根羽毛的纹理、鸟喙上的细微纹路都清晰记录下来。富士GFX100 II能够很好地还原画面的色彩和质感,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生命力。

斑头雁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8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青海是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它们体型高大优雅,颈部以上呈黑色,头顶裸区呈朱红色,眼后有一道白色条纹,身姿挺拔,极具观赏性。每年春季,黑颈鹤会从南方迁徙到青海湖周边的沼泽、湿地等地繁殖栖息,它们在这里觅食、嬉戏、繁衍后代,为青海湖的生态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在青海湖附近的一个湿地,我发现了黑颈鹤一家三口在湿地中漫步觅食。由于距离较远,我装上了1.4 倍增距镜,镜头焦段延伸至 700mm,能够更轻松地将远处的水鸟拉近拍摄。GF500mmF5.6 R LM OIS WR搭配原厂GF1.4X TC WR增倍镜,在35mm全画幅裁切、等效700mm焦段后,剩余像素也能达到6000万,相当于全画幅相机的最高像素水准。

黑颈鹤
焦距:700mm 光圈:f/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青海湖畔的天气变化多端,有时会遇到微风天气,手持长焦镜头拍摄容易产生抖动,影响画面清晰度。但富士GFX100 II与GF500mmF5.6 R LM OIS WR协同防抖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抵消了手部的轻微晃动,让我们在手持拍摄黑颈鹤时,依然能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离开湿地前往岗什卡,路边的一只角百灵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嘴里叼着一只虫,明显是准备回去喂它的孩子,在路边的木桩上休息片刻。相机捕捉到了它翅膀上那独特的斑纹,以及在停歇时的优雅姿态,其色彩和细节表现令人惊叹。

角百灵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2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都兰湖畔的荒漠伯劳也在辛苦的觅食,以抚养它的宝宝,对于这种“干净”背景的拍摄,富士GFX100 II轻松拿下。

荒漠伯劳
焦距:700mm 光圈:f/9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青海湖的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飘来几片乌云。在光线忽明忽暗的环境下,二只高原鼠兔躲到了一个食槽下面,阳光从云层缝隙中洒下,一半明亮一半灰暗。得益于GFX100 II中画幅相机拥有宽动态范围(15+档),相机依然准确平衡了高光区域的反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使得不同亮度区域的细节都能完整还原,确保在高光和阴影部分都有出色表现,保留了鼠兔身上的毛发光泽,让整个画面层次丰富、细节饱满。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32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高原深处的鸟兽踪迹
离开青海湖,我深入到青藏高原的草原地带。这里不仅有成群的牛羊,更隐藏着旱獭、藏狐、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踪迹。在草原上拍摄兽类,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相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富士GFX100 II的连拍和对焦性能,让我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突发场景。
在一片开满狼毒花的草地上,我发现了几只正在嬉戏的喜马拉雅旱獭。这些圆滚滚的小家伙行动敏捷,时而站立张望,时而钻进洞穴。我迅速将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富士GFX100 II的 8 幅 / 秒连拍速度,配合基于 AI 的对象检测对焦系统,完美捕捉到了旱獭的每一个动态瞬间。无论是它们站立时警惕的表情,还是相互追逐时的欢快姿态,相机都能精准跟踪并清晰记录,让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画面。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喜马拉雅旱獭
草原上的光线柔和而富有层次,特别适合展现动物的毛发质感。渡鸦不止是最大型的乌鸦,也是是体形最大的雀形目鸟类。
GFX100 II中画幅传感器具有16bit 的色深,能够记录更多的鸟类羽毛色彩信息,画质表现更加细腻,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调色空间,呈现更出色的画面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层次。
一只渡鸦落在电杆休憩,阳光直射在它的身上。打开照片后期提高阴影亮度可以清晰的看到,渡鸦羽毛并非单调的黑,而是从肩羽、覆羽再到飞羽有着复杂的色彩渐变。靠近肩部的羽毛在阳光下呈现出深邃的蓝紫色金属光泽,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逐渐过渡到黑紫色,再到飞羽的暗黑色,每一片羽毛,在紫色与黑色色彩之间都有着丰富细腻的层次过渡。富士中画幅传感器16bit 色深能够记录多达 65536 级的色彩层次,将这些肉眼难以分辨的色彩变化一一捕捉,黑色暗部的细节也得以呈现,让渡鸦羽毛在阳光下呈现出金属般的细腻质感。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渡鸦
拍摄藏野驴时,阳光斜照在它们棕色的皮毛上,相机准确还原了毛发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 向阳面呈现出温暖的赭石色,背阴面则带有淡淡的青灰色,两种色调自然过渡,让藏野驴在青绿色的草原背景中显得立体感十足。而 500F5.6 镜头的大光圈带来的漂亮虚化效果,让背景呈现出柔和的光斑,进一步突出了主体动物的形态。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在青海的高原山区,我们还目睹了高山兀鹫取食牦牛尸体的生态场景。高山兀鹫是一种大型猛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体型庞大,翅膀展开可达 2.5 米以上,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清道夫。在鄂拉山口附近山谷的一处空地,我们发现了一具牦牛尸体,周围聚集了多只高山兀鹫,它们正围绕着食物活动,有的在地面啄食,有的吃完后在高处休息,有的在空中盘旋等待。
富士GFX100 II中画幅+GF500mmF5.6 R LM OIS WR让我们能够清晰捕捉到高山兀鹫的活动细节。几只高山兀鹫站在牦牛尸体旁,低头啄食,我们通过镜头可以清晰看到它锋利的喙部撕扯肉块的瞬间,羽毛的纹理、头部的神态都清晰可辨。有二只高山兀鹫享受完饕餮盛宴,颈部裸露的羽毛已经染红,富士GFX100 II中画幅清晰的拍摄到了它们在往高处行进中的短暂的休息的瞬间。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10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晨昏时刻的光影魔法
在开车路过龙羊峡土林国家地质公园时,在路边的土崖上我发现了一只红耳鼠兔,为了不惊动它,我在车上摇下车窗手持进行了拍摄。此时天色已晚,而且由于土林对阳光的遮挡,此时昏暗的光线已经十分不利于拍摄,但相机的宽动态范围和五轴机身防抖功能帮了我大忙,富士GFX100 II的五轴防抖系统有效抵消了手持拍摄的抖动,即使在使用 500mm 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画面清晰锐利。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1.3EV 白平衡:自动
红耳鼠兔原片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1.3EV 白平衡:自动
红耳鼠兔
防抖与连拍测试
富士GFX100 II与GF500mmF5.6 R LM OIS WR协同防抖效果十分明显。

山斑鸠录屏(开启防抖)
在连拍方面,富士GFX100 II支持最高 8 张 / 秒的高速连拍,对于一台中画幅相机而言,这样的连拍速度已属不易,对于中大型鸟类能够满足日常飞版拍需求。拍摄鸟类时,连拍与鸟眼识别自动对焦相配合,能捕捉到鸟类飞行的瞬间,并且每一张照片都能保留一亿像素的解析力。
比如这只池鹭飞过时,富士GFX100 II的快速对焦系统能够迅速锁定快速移动高速连拍,记录下了池鹭飞行时的连贯动作。

连拍GIF

焦距:5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0
曝光时间:1/2000s 曝光补偿:1.3EV 白平衡:自动
创作背后的体验
在高原上进行生态摄影,摄影师需要长时间在野外徒步,不仅要携带相机、镜头、望远镜、备用电池,还可能根据需要带上移动电源和三脚架等摄影配件,以及食物、水、外套等生活用品,这对身体素质和体能是个极大考验。因此,摄影器材的轻便性尤为重要。富士GFX100 II和富士龙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均采用了轻量化设计,整套设备重量与全画幅微单搭配长焦镜头相近,即使长时间携带进行野外徒步和高强度拍摄,也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在青海的各个拍摄点之间辗转时,轻便的设备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追逐鸟兽的踪迹,捕捉更多精彩瞬间。

优秀的摄影器材不仅要有强大的性能,更要有舒适的操控体验,而富士GFX100 II在这方面同样没有让我失望。在青海的十余天拍摄中,相机的人体工学设计和便捷操作,让我能够更专注于构图和捕捉瞬间。

总结
七月的青海之旅,富士GFX100 II的高画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轻量化机身让徒步变得轻松,即使搭配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长时间手持也不会感到明显疲惫。富士GF500F5.6镜头光学性能出色,轻便易携带,焦外虚化迷人,全天候设计满足野外环境拍摄要求。
富士GFX100 II与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的组合,不仅是记录美景的工具,更是探索自然的伙伴。从青海湖畔的候鸟翔集,到草原深处的兽类嬉戏,再到高山之巅的猛禽翱翔,相机用 1 亿像素的极致细节、精准的对焦追踪和出色的光影表现,将每一个珍贵瞬间都化为永恒。它让我明白,优秀的摄影器材不仅能捕捉自然的美丽,更能帮助我们发现生命的奥秘。当我翻看这些照片时,青海的生灵仿佛就在眼前跃动,而这段与富士GFX100 II同行的旅程,也成为了我摄影生涯中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