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沈奇 杨政

1、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提高

根据日经中文网的消息,渣打银行通过统计离岸人民币存款、债券、股票等资产计算得出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创近5年半以来的最高记录。渣打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刘健恒指出,此前靠离岸存款增长支撑的人民币国际化已更加多样化,扩大到资本交易等新的形式。

2、人民币储备货币和结算份额提升

7月1日,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亿美元升至2874.6亿美元,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的增长;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提升至2.45%,创IMF报告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根据经济学人数据,从2000到2020,全球各国家/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发生了大幅变化,2000年有80%的国家/地区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而到2020年,仅有约30%仍然是美国,其余被中国占据。

但相较于中国的经济体量与所占世界的贸易份额,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占比明显偏低,据Swift数据,仅占2%。主要国家仍以美元计价结算,这一比例显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债券市场成为外资新宠

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较高,截止7月25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高出主要发达国家。

受益于此,外资对人民币债券的青睐度增加。根据外管局数据,今年1-3月份境外投资者海外资本净增持人民币债券633亿美元,环比增长11%。

国际金融协会(IIF)7月20日公布的一项分析显示,流入中国的外资中,各国央行资金占到了60%,主要是因其人民币储备中对中国债券的分配继续增加。随着境内债券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全球资本对人民币债券的持债占比仍将出现较大幅度提升。流向中国债券市场的外国资金未来可能扩大至每年4000亿美元。

4、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外资青睐债券市场的另一原因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热情的来源不仅有利差,还有人民币的升值。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6月,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从7.0867下降到6.4228,也就是人民币一年升值接近10%。

5、扩大债券市场外资参与度的机遇

7月15日,《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印发,指出将探索临港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明确将加快推进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此外,央行数字货币的进程也将进一步推进外资的进入。DECP使得人民币可以直接深入参与商业银行以及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有助于在绕开美元铸币税的制约建构有国际竞争力的资产标的。

6、结语

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加,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以更加灵活的态度有序开放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市场制度规则,增加外资参与程度和长期资产配置意愿。

国债之外,以省级政府为发行人的地方政府债券也将逐步成为外资追逐的标的,希望外资的参与能够倒逼地方政府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履行债务人的还本付息以及信息披露义务。

(全文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