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作家淳子:林青霞到中年才读懂的张爱玲,到底有什么魅力?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核心提示:

1、张爱玲的高级就在于她不是单纯地写男女情爱,张爱玲写男女之间的关系,但是她把这种关系当成男女之间的战争来描写的。张爱玲的苍凉,高级地挽救了作品当中鸳鸯蝴蝶派的男男女女。

2、张爱玲是穿越了民国一直走到今天的,张爱玲作品当中的人物、张爱玲作品当中的男女关系、因为爱情、婚姻而展开的男女之间的战争,在本质上其实和我们现代人是一样的。

3、林青霞到中年的时候才开始阅读张爱玲,并且她觉得了张爱玲的好。因为只有经历过了,才能够慢慢地用她的精力、学养来读出张爱玲的夹缝文字,才能够体会到领悟到张爱玲作品当中所谓的“生至艰难,死至艰辛”。

凤凰网香港號的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说起张爱玲,我们会想起她一生曲折的际遇,出众的才情,爱恨交织的爱情韵事;也会想起她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缘起缘灭的故事。无论是她的爱情观,还是美学品味,都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为何她的作品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总能带给我们新的触动和感悟呢?她的情感世界和新世代的年轻人有何关联呢?今天节目时间陈笺请来张爱玲文学研究者,作家淳子一起来聊聊。

行走中寻找张爱玲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 淳子你好!大家都说2020年是“爱玲爱玲年”,你作为张爱玲的研究者,你认为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大才女,至今还能够让广大读者跟着她笔下的爱情故事一起笑一起哭呢?

淳子:真的不敢想张爱玲诞辰距100年了,也真的不敢想张爱玲过世已经25年了。她过世25年,但是我们发现每当有关张爱玲的作品、电影或者有关张爱玲的信息出现,都会掀起一阵涟漪。我觉得这种张爱玲的现象便足以说明张爱玲作品的经典性,她可以穿越战争,穿越时代,穿越岁月,依旧用她的文字激活着我们现代人的每一个文学的神经。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对你来说,你觉得她的作品或者她本人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淳子:我觉得张爱玲对我最大的吸引力简而言之就是高级。就是那句话:再豪华的人在张爱玲面前都显得寒酸。那你一定问我张爱玲高级在哪里?也还是两个字,尊严。张爱玲在她人生当中有过无数次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改变她命运的,而她在每一次的改变命运的选择的时候,她第一标准、首要标准从来没有更改过的标准,那就是尊严。而张爱玲的妈妈也是如此,我觉得张爱玲的人生其实最后都是复制了他母亲的DNA基因。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你最近也出了一本新书《传奇·张爱玲》,是用一种行走的方式来阅读张爱玲,我知道你去了她很多海外的故居,其实这个灵感从哪里来的呢?

淳子:灵感要源自于2000年我去巴黎。我们在巴黎21天,我们除了享受米其林三星以外,剩下来的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寻找我心仪的那些文人,比如说萨特、波伏娃、杜拉斯、然后还有海明威在巴黎的足迹,还有乔伊斯在巴黎的足迹。当我在巴黎做这样的寻找的时候,我同时心里还有另外一条线,我就在想,在我们中国在我生活的这一座都城——上海有哪一位作家,有哪一位文人是值得我这样去寻找的?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张爱玲。于是我从巴黎回来以后就开始了行走寻找的方式。

而我在行走和寻找的方式当中,得到了两个重大的发现。第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张爱玲的母亲和张爱玲的姑姑,三位因为各种原因单着的女人,她们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每当人生发生变故的时候,她们首先的反应那就是空间移动,搬家。所以当你寻找到她们每一个物理空间的时候,也寻找到了她们生命的关键点,这是一个发现。

第二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张爱玲写作的特点。张爱玲几乎写作的特点都是各有其本,顺手拈来。比如说她的那一部短篇小说《色戒》,被李安称为是中国中文小说短篇小说当中最美丽也最残酷的小说。张爱玲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作品,写一位色情女间谍,张爱玲之前和之后的所有素材,所有的女主人公的人设都是不同的。原因就是在于张爱玲与胡兰成离婚以后,她为了让胡兰成找不到她,又开始物理空间的移动、搬家,而这一个搬家恰巧是搬到了当年《色戒》原型,也就是郑苹如刺杀丁默邨的现场,张爱玲就在刺杀现场的楼上,住在二楼的公寓里,于是张爱玲就萃取了这个题材。

她一直很热爱这个题材,她五十年代的时候就用英文把这个故事写了一遍,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语境不适合发表,于是这个素材就在她的心里藏了将近30年,一直等到她定居洛杉矶以后,到了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她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了,而这个故事再一次印证了我的一大发现,那就是各有其本、顺手拈来,这就是行走的意义。

张爱玲的高级:从男女情爱描绘人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你走进她的故居的时候,体会到她生活的轨迹有了怎么样的变化?《色戒》搬上屏幕之后也是受到大家的追捧,这个题材多少来源于跟她和胡兰成的那段经历吧?张爱玲的作品有一个特点,不是在诉说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她笔下的爱情故事都是爱恨交织的,这些故事都是缘起缘灭的,或许没有一个很好的完美结局。有的人甚至说她是用一种比较辛辣冷峻的笔调来写人间的各种哀凉或者是惆怅。是不是这种哀愁也是一种美, 也是对你的一种吸引呢?

淳子:张爱玲的高级就在于她不是单纯地写男女情爱,如果单纯地写男女情爱,他很可能被归于鸳鸯蝴蝶派,或者就是被归到琼瑶和三毛之列了。张爱玲的高级就在于她写男女之间的关系,但是她把这种关系当成男女之间的战争来描写的。我们就用《倾城之恋》举例。《倾城之恋》是许鞍华改编张爱玲电影的第一个作品,应该说《倾城之恋》改编的不是特别成功。事后许鞍华有一个检讨,她说她误读了张爱玲。当她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时,她把倾城之恋当作一个一般意义、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故事来描写的。等到日后许鞍华才看懂了张爱玲的企图心。

其实张爱玲写爱情,她是颠覆爱情的。我们可以看到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们是一对漂亮的做张做势的,但是又是自私的男女。他们从上海到香港,又从香港到上海,又从上海到香港不断的进行着男女之间的心机的决斗。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了,香港沦陷了,在沦陷的过程当中,在断垣笔下、在炮火声中这一对一直持续着用心机进行搏斗的男女,忽然发现原来人世间只有面前的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的,是真实可以依靠的,于是他们结婚了。而张爱玲是这样点评他们结婚的“一个城的毁灭成就了一对普通男女”。那成就了没有?还没有完。接下来张爱玲继续反高潮颠覆爱情。接下来是这样的,结婚以后范柳原不再对白流苏说情话了,他把这些情话拿去对别的女人说了,坐在屋子里的白流苏,听到屋外的范柳原在与别的女人撩拨的时候,她伸出脚来踢翻了脚边的蚊香坛子。这一脚这一笔是张爱玲一直想表达的那一点,再长情的爱情也经不过日常的伤害。张爱玲的作品的底色那就是苍凉,也可以说正因为张爱玲的苍凉,高级地挽救了张爱玲作品当中的所有的鸳鸯蝴蝶派的男男女女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她对人性解读的深刻,或许已超越了对情爱的描绘。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深刻的感悟呢?

淳子:张爱玲在创作之初,她就特别地有意识地描写人性,因为描写人性才是永恒的。你刚才问到为什么张爱玲那么多年过去了,都市的男男女女依旧把她的书作为圣经,特别是上海她的那一栋骨灰级的旧居常德公寓,经常会有来自于外地的,来自于台湾的,来自于香港的张迷,口中心中默念着张爱玲的那种可以兀自燃烧的句子,然后抬头仰望张爱玲旧居的窗子,旧居的阳台。为什么?那就是张爱玲写出了都市男女的人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对人性的描写是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那么现在我们身处在智能化时代,有人说年轻人或许已经不会像张爱玲笔下的男女那样谈恋爱,写情书了。因为在伴侣之间可能出现了第三者,是谁呢?一部手机。也有可能科技进步到谈恋爱也不需要情侣了,跟机器人拍拖就可以。对于当今社会的新生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您是怎么看?

淳子:我一直是活在文学里的,一直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几天,更是夸张地变态地生活在张爱玲的文字里。张爱玲对自己的婚恋观,比如说她非常彻底地体现她婚恋观、爱情观的,她对情爱选择的那些价值观的作品。一是《小团圆》,小团圆里面的九莉,我们在她无数和友人的通信当中都已经坐实了,九莉指代的就是张爱玲,这是一。张爱玲在这一部小说里面,九莉这位女主人公对情感的选择和在其他小说里面比如和《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白玫瑰》,包括《第一炉香》里面的女主的选择都是不相同的。在《小团圆》里面,张爱玲对爱情的选择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第二句话“凡是没有发生的都要让它发生”,如果还有第三句话的话,那就是“生命不需要描摹,让生命来到你这里”。如果还有第四句话,那就是“无论是爱过还是被爱过,还是被伤害过,还是被抛弃过,所有的这一切千转百回发生过以后,总还有一些什么留下来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张爱玲的另外一部作品,那就是《色戒》。有许多人有许多学者都认为《色戒》里面她其实回答了当年她和胡兰成之间的那一种情感,她剖白了自己。在《色戒》里面张爱玲写王佳芝色情女间谍,她最后放走了她自己的猎物,而这一个放走猎物的代价便是奉上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而张爱玲的解读是:人生最畅快的,便是那一撒手的瞬间。这就是张爱玲,这也是我欣赏的张爱玲。这也是我一直说张爱玲特别高级的那一个点。所以现在人类现在的那些更年轻的那一代人,你刚才问到的新新人类,他们的情爱观,我不够了解,不了解也是源自于我太接受张爱玲的说法了。

张爱玲在人生的最后,在美国,当她和赖雅怀孕以后但是最后决定要把这个孩子放弃了。这是张爱玲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做母亲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放弃以后她了很长的一篇文章来说明她为什么要放弃。她就说第一她害怕这个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她会很坏,替她的母亲报仇,因为张爱玲对她的母亲那种弑母的情节非常严重,这是其一。

其二,张爱玲说现在的父母都不懂得子女,倒是子女往往能够看穿父母。所以张爱玲害怕拥有下一代。我也同样如此,我有下一代,但是我不懂他们,他们应该有他们的生活,无论是他们不会写情书也好,无论是他们在情人和情人之间有了第三者,有宠物或者手机也好,那是他们那一代的人的情感,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我想我们将一直保持那种最经典的最古典的那种情感,就像张爱玲在小团圆里面有四句诗:“住在水边,雨声潺潺,总希望是因为下雨你没有来”。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可能我们不曾相识,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触动。她描述的情感也好,人性也好,都会让我们感觉是相当浓烈真实的存在。在现在网络时代,年轻人的爱情似乎我们这一代人不太懂了,很多人说现在是一个低欲望的时代,似乎少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张爱玲描述的男女关系就算结束了,或许她都会觉得值得,都会觉得留下点什么,就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但是现在如果恋人分手了,可能大家就会用很简单的网络语言来形容碰到了“渣男”或者是“渣女”。你觉得张爱玲的经典会不会在下一代的年轻人当中流失呢?它有没有保存的渠道?

淳子:我是这样理解的,张爱玲是穿越了民国一直走到今天的,张爱玲作品当中的人物,张爱玲作品当中的男女关系,因为爱情因为婚姻而展开的男女之间的战争,在本质上其实和我们现代人和现代的年轻人是一样的。比如说最近许鞍华拍的《第一炉香》里面的葛薇龙。其实我们还可以在许多的经典作品里面看到葛薇龙,比如葛薇龙其实就是德伯家的黛丝,葛薇龙就是家里妹妹。其实这些女生在物欲当中挣扎着、沉浮着、选择着,然后最后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了不同的人设,就会有了不同的生命方式。爱情的本质,婚姻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也就是说爱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难永远用信仰、用政治、用道德去支撑的,在这些背后那就是一个大写的钱字。现在的男女,张爱玲作品当中的男女,许鞍华再次解读当中的男女,包括亦舒笔下的男女,都是张爱玲作品当中的男男女女。所以张爱玲红了又红,张爱玲这一朵花一直开不败。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最近我看到香港的《明报》月刊也做了一期张爱玲特辑,其中有一篇是林青霞写的“走近张爱玲”,她说在张爱玲的《小团圆》刚出版的时候她就买了,放在床头11年都没看下去,今年初不时扫到这本书,仿佛在向她招手,她就下决心仔细把它看完,后来便欲罢不能。看下去之后她才觉得好像这个人物又跟她以前演的红尘滚滚有点相似,大家说她演的就是张爱玲。是不是对张爱玲的领悟也需要时间,就像酒一样时间越长才越能够品味到张爱玲作品的不同层次呢?

淳子:这又是张爱玲的作品的高级。当年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林青霞她坦白,她知道她演的是张爱玲,但是她却没有读张爱玲。我也私下里面思忖,她为什么不读张爱玲?也许那个时候她忙着和秦汉恋爱了,所以她演了张爱玲,但是她却没有读张爱玲,而这两年她开始阅读张爱玲了,她发给我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她在香港的她的卧室,在她的梳妆台上一摞皇冠出版的张爱玲的全集,也就是说林青霞一位大美女到了人生中年的时候,她开始阅读张爱玲,并且她觉得了张爱玲的好。因为她只有经历过了,她才能够慢慢地用她的精力,用她以后的学养来读出张爱玲的夹缝文字,她才能够体会到领悟的 get到张爱玲作品当中所谓的“生至艰难,死至艰辛”,她才能够体会到张爱玲说的“短的是时间,长的是磨难”,她才能够体会到张爱玲令人丹田一裂的那句话“我们回不去了”。而张爱玲她的写作的企图心也在于此,她越写越淡,越写越淡。

从《秧歌》开始是张爱玲风格的改变的一个分水岭,然后从《小团圆》开始又是张爱玲晚年风格的一个特征。张爱玲晚年的风格,她的文风就像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一样,那架摄影机放在那里是不动的,永远是不动的,是让人物自己动,很淡很淡,但是不是白开水,淡淡的里面有夹缝文字,你没有文学准备,没有人生阅历的准备,你就不能够读到张爱玲的夹缝文字。我想林青霞到了这一个年龄,她是能够读到张爱玲的夹缝文字了,所以她爱上了张爱玲。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虽然我们可能渐渐地不能读懂新世代年轻人的爱情观了,在中国也好,尤其是在日本,说现在已经是低欲望的时代了,恋爱婚姻都已经不再成为必然。不过你认为无论在什么年代,爱情是一个永恒的旋律,讲一讲往常的爱情情感观和现在的新兴人类相同和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淳子:人性永远是在那里的,现实的生活永远是在那里的。张爱玲说,“时代是匆忙的,我们都是时代列车上的匆匆的过客。”我们不知道这一辆列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所以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张爱玲说的“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因为爱过只有付出过,无论你受伤、收获,悲哀、欢乐或是悲欣交集,那是丰满的人生,张爱玲就是丰满的人生,并且丰满的人生最后繁衍成了一个传奇。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这也是你为什么在今年在出版了你的新书《传奇·张爱玲》的原因吗?

淳子:今年是张爱玲100年,然后你刚才提到的我新出的那本书《传奇·张爱玲》,我是根据现代人的阅读的节奏,用了270多个片段,拼凑了拼贴了一个张爱玲,而这种拼贴的方式就是用了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的方式。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用王家卫的这种电影方式,原因有两个,张爱玲有很多头衔,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头衔就是“纸上电影张爱玲。”为什么有那么多导演愿意改编张爱玲的作品?因为张爱玲的作品太有镜头感,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知道王家卫曾经在张爱玲过世前4个月的时候,曾经想向张爱玲购买《半生缘》的电影版权,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办的时候,张爱玲就过世了。于是王家卫在极大的遗憾之后,他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其实我的许多的作品都是在张爱玲致敬”。果然,比如你看他的《东邪西毒》,他其实也是写男女情爱,也是写男女战争,然后他的时间跨度就是18年,暗合张爱玲的《十八春》,我们知道《十八春》最后改写成《半生缘》的,而王家卫通过了电影,通过了镜头语言也是体现了张爱玲的那句最苍凉的最震撼人心的那句台词,那就是“无论你怎么等,无论你怎么怎么努力,无论你曾经怎么爱过,怎么恨过,我们都回不去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张爱玲年轻时候的作品,她写得都非常的浓烈,就像你所说的,写到后面之后,你感觉她文笔淡了,但是并不是淡而无无味?

淳子:是写作的风格变淡了,她不再用那些华丽的浓烈的欧式的句子了,所以胡适也非常欣赏她这一点。

张爱玲的软肋:恋父情结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刚才你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有不同的爱情故事,有些年轻人会追求物质比较多,在拜金的路上寻寻觅觅她的爱情。你能否设想一下关于翁帆和杨振宁的爱情婚姻故事,让张爱玲来写的话,她会怎么描述?

淳子:翁帆的这一段婚姻其实倒也蛮契合张爱玲的一贯的婚姻观的。张爱玲她曾经在公开的场合,在文学沙龙里面她说过这样的话,她就说男人的年龄就是要比女人大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无论是她第一任丈夫还是第二任丈夫,都是要比她大出很多的,第一任丈夫比她大了十几岁,第二任丈夫比她大了几乎30岁。对张爱玲来说,她觉得只有中年男子让他产生感觉,这是一。二,张爱玲说女人是要对男人多一点崇拜才好的,她是在说男女婚恋关系的时候说这句话的。而张爱玲在《小团圆》里面就用非常性感的非常暴露的细节和语言说了女人对男人的崇拜。所以翁帆的婚恋模式符合张爱玲的婚恋模式。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了两讲张爱玲,这两讲张爱玲就是一个主题,那就是张爱玲的永远的软肋,就是她恋父情结。这在张爱玲的《雷锋塔》,特别是《小团圆》里面,包括《忆胡适之》里面,我觉得我找到了许多证据。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如果她描述现代智能社会底下年轻一代的情感生活,你想她又会是怎么样的描述?

淳子:她已经提前为我们描述过了,像《第一炉香》的葛薇龙,所以后来的香港的作家亦舒,她书中的许许多多的男女的人设都是在张爱玲的作品里面舀了一瓢水,然后去生发的。张爱玲的人设、张爱玲的爱情观直接滋养了现代的作家。

没有上海就没有张爱玲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您作为张爱玲研究者,也是一名作家,张爱玲让你的人生增加了些什么?

淳子:我觉得在行走寻找阅读张爱玲的过程当中,我爱上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穆克。帕穆克写过一本书,《伊斯坦布尔:一座城的记忆》。帕穆尔是沿着普鲁斯特海峡,沿着他们家族的旧居,通过写作家族故事、家族历史写出了一座城的历史和一座城的悲哀。而我在寻找行走阅读张爱玲的过程当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一个过程,不仅是书写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读成的过程,我也深深的体会到每一个脚步深深地怀着我对这座城的眷恋,也深深地体悟到张爱玲对这一座城的眷恋。

我们知道张爱玲中年以后,她几乎对人的拒绝,她严重的社交的不适应症已经是到了变态的地步了,但是她说上海人还是可以见一见的。张爱玲在上海32年,在美国40年,它不断书写的、反复书写的、不断改写的,或者是重新书写的作品,几乎所有的主题都是上海,所以我在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作者身上看到了相同的气质,看到了他们和他们生存的物理空间城市的关系。如果没有伊斯坦布尔就没有帕穆克,如果没有都柏林就没有乔伊斯,如果没有巴黎就没有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如果没有伦敦,那就没有狄更斯,同样如果没有上海就没有张爱玲。上海是张爱玲的恩赐之地,它几乎兑现了张爱玲的所有的许诺,而同时张爱玲用了她的绝世的才华回报了这个城市,让我们走在这个城市的时候,总是能有历史的文学的享受,太美好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谢谢淳子老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再来讲读张爱玲,确实它留给了张迷们很多精神财富,人生中很多东西都是只有你亲身走过才会有感受,无论经历了什么,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我们更要把握当下,珍惜所有。谢谢您。

淳子:Happy birthday,Eileen Chang。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