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蔡康永、陈绮贞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无功利阅读的价值

阅读有什么用?我们花费大块的时间在文字上是否值得?这是现代人常常会有的疑惑。而这个问题全职读者唐诺是最有发言权的。

他的新书《阅读的故事》试图解答关于阅读的所有问题,通过他的讲述带你开始一场文字的寻宝游戏。

陈绮贞评价唐诺的文字说:他的文字就是会有读起来畅快的感受,更不论那些大快人心,我也这么想却无法表达的那些,却被精确整理出来的认同。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奶头乐的消遣,不妨跟“当代第一读书人”唐诺进入更私密也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相信无功利阅读的价值

文/王科科

“全职读者”可能是每一个喜爱读书的人眼里最好的工作。唐诺,台湾专业读书人,做过若干年编辑,交游于文坛,从1992年起每天早上到咖啡厅阅读写作,傍晚回去买菜做饭,日复一日,岁岁如此。轨迹固定,规律简单。他安生立命于书籍,读书是他度过生命的方式。

作家:唐诺

唐诺读书,也著读书的书(套娃?),《阅读的故事》为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推崇。单翻看这本书的目录,我已难掩心动:

1 好书是不是愈来愈少了?有关阅读的持续问题

2 意义之海,可能性的世界有关阅读的整体图像

3 书读不懂怎么办?有关阅读的困惑

4 第一本书在哪里?有关阅读的开始及其代价

5 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有关阅读的时间

6 要不要背诵?有关阅读的记忆

7 怎么阅读?有关阅读的方法和姿势

8 为什么也要读二流的书?有关阅读的专业

每个章节标题都直击我心,唐诺实在太了解读者的痛处,让人无法抗拒。但当我开始阅读,才发现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它对读者有一定要求,有一定门槛。句子较长,是那种含蓄弯曲的台湾书写风格,需要读者耐心分辨含义。每个章节提供了一定的解答,但并非像一般社科书籍那样直白,列明一二三,重要结论还反复强调,提供“道·术·器”中的器。他的见解是曲径通幽型的,给你搭到“道”的梯子,但读到多少,全凭态度和缘分。

例如第三章“书读不懂怎么办?有关阅读的困惑”中,唐诺给出的答案是困惑是好的,是常态,是阅读成立的前提。人总希望即时回报,有困惑就要求知道答案。但现实是答案往往有延迟,需要耐心地去阅读、去历练才能解答一二。我们读书渴望理解,但理解不知何时才来。我十分喜欢他提供的处理方法:放入括弧中。将困惑隔离打包,使它不会扰乱心绪、影响生活、绊住阅读,但还能时时想起琢磨琢磨。“因为正常的阅读仍持续,你才会‘成长’、‘变健壮了’,问题也往往因此才‘自动解开’。”

强行插入一张我家潘凤和书的合影

还来!

这些见解散落在字里行间,唐诺从马尔克斯写起,当然还有他最爱(之一)的博尔赫斯,接着大江健三郎、格林厄姆,还请出了他太太朱天心…他细细掰扯着,仿佛故意不画重点,让你只能在句与行间慢慢穿梭,游览过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交谈于各位大家,最后还要拉着你细细对谈,才逐渐心领神会,咂摸出味道,越读越好。

我有点为一开始想要类似1+1=2答案的心情而惭愧。我以为,这本书也类似于其他方法论书籍,手把手教你如何找寻第一本书、怎么阅读才最有效率、怎么安排时间读书、怎么记住读过的内容,提供可行性极强的即食操作方法。总的来说,就是怎样更好地阅读,目的性很强,功利心很重。我想起回老家,父亲看见我读书便会问:读这个书有什么用,有什么收获啊?我常常语塞,有些时候会因为的确没什么用而心虚,有时候又会有些恼怒,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用,读着我开心我乐意啊。

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能给当代人带来什么价值呢?这是阅读世界中普遍的疑惑,阅读世界的公民一边埋首于书页间,享受其中无限乐趣,又一边在心底悄然升起自我怀疑——大量时间投入到阅读中,自己获得了什么,阅读的投入/产出又是什么,拿这大段时间去做和金钱更直接相关的事情是不是更好。“读书有什么用”也成了我放在括弧里的一个疑惑。

毛姆说:“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读书是幸福的,可以让人暂时忘记世事纷扰沉浸在另一个自洽世界中,但在以物质成就衡量个人价值的当代,要求立竿见影的成绩,恨不得上一秒付出了劳动,下一秒便有金钱入账。读书,太慢了,慢得仿佛特别无用。

许知远曾在《十三邀》中采访过唐诺,称他当代第一读书人,但又总会抛出尖锐的问题,略带评判意味。许知远问,在妻子朱天心等文学天才的包围下,你是否感到焦虑?世界已经长成这个样子,会不会让你沮丧,你是逃避多呢,还是反抗多呢?连让所有喜爱读书之人向往的职业,仿佛都不是一个让人能充满底气的职业title。全职读者,似乎像在逃避。

唐诺在第五章“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有关阅读的时间”中写到:“最大的阅读沮丧系来自于我们对阅读‘投入/产出’的时时紧张审视,因此,如何有效松开‘耕耘’和‘收获’这两端的紧张关系,让阅读从容起来,好安心等待理解零存整付的不定期造访,便成为阅读能否持续的关键。”如何松开紧张关系,使阅读时间从容起来,唐诺可谓釜底抽薪。不是早上5点起来读,不是勤记读书笔记,而是“一生只做一件事”。逐二兔,不得其一。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用事情去超越时间。当你认同这个,其他方法都不值一提。

我们讲究效率、安排、比较,背后都意味着“替代”,用A事去替代B事。但对热爱阅读的人而言,可能要意识到阅读对自己的不可或缺性,唯一不可替代性。认命吧,并且专注做好它。入了阅读之门的人又是极其幸运的,每位大师的代表作也不过寥寥几本,我们花费几个晚上的时间就能读完他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天才之作——读和写的时间是极其不对称的。当前娱乐方式五花八样,手指轻轻一点便消遣了一个夜晚。阅读之门越发“窄”了,入了门的人都是幸运的。

唐诺对所有问题的答案最后都能归结到“读就是了”。对于如何找到第一本书,多读就是了,浪费几十块钱一个晚上也没关系,其他事情也不见得多重要。真正的阅读是从第二本书开始,而后的每一本书都藏在你正在阅读的书中。对于要不要背诵,这是想同时做读和记两件事,怎么能成,读要眼到心到,读到多少算多少。对于为什么要读二流的书,��过大家的一流作品,要再读他的二流作品,能从失败中体味到更多东西。唐诺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永远只读一流作品,那只是“幼态阅读”的社会,还未成熟,需要广泛地阅读,成为专业读者。

这应是一种无功利的阅读方式,对书籍的价值完全信任,无论怎么读、读什么,都是一件向好的事情,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除我的疑惑,读过就确定有一些东西在发生变化。

我坦诚,某种程度上自己依旧是一位功利主义者,对世界仍有好奇,希望对世界建立更准确的认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也明白,书籍最有价值的阅读方式——也许也是唯一方式,便是无功利阅读。我接受并选择这种方式,我也不知道读这个书那个书有什么用,但我确信它终将有用,读就是了。

相关图书

拍摄:王科科

书街里没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阅读的故事》是专业读书人唐诺谈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一部诚恳实用的阅读辞海。以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开启每一章的话题,探讨书籍和阅读的本质困境与种种迷思。

书评作者

王科科,清华博士,工程师,热爱读书,偶尔写文。个人公众号“王科科”(wangkeke310),久不更文,但还是欢迎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