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的无德无能使大清走向了覆灭的深渊

中国人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在第一位,能力在第二位。问题是“德”不太好界定,一是即使“德”非常好的,如果身居高位,权力不受监督,也会变坏,所谓“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二是有些人的“德”是伪装的,结果反而把“无德无才”的人选上来了,咸丰皇帝就是这样的人。

咸丰叫奕詝,是个命苦的人,10岁时生母去世,由静贵妃,即奕訢的母亲抚养,自然是缺少母爱。小时候又从马下跌下来,却落下了个残疾,成了跛子,还得过天花,脸上还有麻子,所以自卑感比较强。

咸丰皇帝

道光皇帝有九个皇子,不过合适的不多,最后把目光落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身上。奕詝功课不如奕訢好,身体还有点残疾。奕訢功课比较好,骑射刀枪功夫都好,能文能武,道光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决定对他们进行考察。这个时候他们的老师就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一天,皇上通知他们在南苑骑射,比下武功。奕詝的老师叫杜受田,奕訢的老师叫卓秉恬。奕的骑射功夫很好,刀法枪法都很好,所以,奕訢就按照他老师的指示就发挥他自己所长,射猎,射的鹿和其他东西很多,提着收获品去见他父亲,他父亲很高兴。

轮到奕詝,他就按照他老师的教导,不上马,也不射,见他父亲的时候两手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他父亲就很纳闷,你怎么回事?今天都要骑马射猎你怎么一无所获,他就跪到地下,他说父皇教导我,要仁爱,现在是春天了,母的牲畜正是怀孕的时候,我要把它射死了,连它的没有出生的幼畜也射死了,这是不仁,我不忍心这么做,所以一箭没有射。道光很高兴,觉得奕詝很有“仁义”。

恭亲王奕訢

又有一天,道光在他寝宫里面召见二位,先召见了奕訢,问他说,我呀身体不好,又有病,可能不久于人世了,这个国家怎么治理呀?奕訢口才很好,就滔滔不绝讲治国的方略,他父亲很高兴,说这个孩子有大出息,说你退出吧。

等到奕詝进来了,他老师就说:论口才你比不上六阿哥,你要藏拙。根据老师的指示他进了门之后,就给他爸爸跪下了,他爸爸把刚才那个话又说了一遍,问他的治国的方略,他就跪在地下磕头痛哭流涕,一句话不说,他父亲说,我问你话你怎么不说,奕詝答道:我呀就希望父亲健康长寿不会有其它事情,我就要孝顺父亲,他父亲很感动,这孩子又仁义又孝顺,所以道光就选择奕詝做皇太子,看来这里面全是套路。

道光皇帝

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继位。不过咸丰命确实不好,刚继位第二年,即1851年就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太平军1853年就打下并建都南京。

面对内乱咸丰帝上任伊始还是有所作为的,他先是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后来又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叛乱。

咸丰帝任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对之前的政治局面实行整顿。肃顺掌权后,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当时国内动乱加剧,由于受到太平天国起义的鼓舞,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两广天地会起义,福州、上海的小刀会起义,皖北的捻军起义,山东的黑旗军、长枪会起义,贵州苗军、号军起义,云南、陕甘回民起义,咸丰日夜调兵遣将,寝室不安。长年内战,造成国库空虚,军伍废弛,吏治腐败,天灾不断,面对危局,咸丰一筹莫展。

太平天国起义

1856年,一场更大的危机又到来,英国人又因为修约一事和大清发生冲突,那么,英国人修约的内容是什么呢?主要是:要求中国内地全面对外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同意英国公使驻京;重新商定关税则例;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等等。

咸丰态度强硬,只是同意可以就一些枝节问题双方商量,其余要求全部拒绝。咸丰认为,首先不能接受的是外国公使驻京,然后是开放内地,允许洋人入城;至于关税则例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甚至是鸦片战争是否合法化,表示都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的人们大多会感到疑惑,洋人的要求并不过分,公使驻京、开放内地、洋人入城很正常,不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但当时咸丰可不这么想,鸦片的危害不说自明,关税则事关朝廷的财政收入,还会影响民族工商业的竞争力,不可轻易答应。

咸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这其实和他的能力有关,他是个既无励精图治之志,也无富国强兵之策,且思想僵化的人。在咸丰和大臣们看来,如果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开放内地、洋人入城,这些行为必然会冲击“天·朝上国”的政治运行体制,冒犯“天·朝”的尊严,在晚清的大部分时间里,清朝仍然拥有很多的藩属国,仍然按照天·朝体制在运行。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就意味着清朝与其他国家是平等的关系,天·朝的体制便很难继续维持,因此带来的既得利益便要失去,包括咸丰皇帝内心的虚荣。这对于咸丰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1860年,英法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打下了北京,又火烧了圆明园。咸丰逃至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美其名曰:“木兰秋狝”,就是打猎休假的意思。此时,咸丰品形之低下又充分暴露,他意志消沉,依靠玩女人、看戏、喝酒、吸鸦片聊以自慰,不到一年去世,时年31岁。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在广州、福建、浙江和江苏南京一带打的,对大清的影响并不大,而第二鸦片战争是在津京一带,并且打下了北京,大清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从此走向衰亡。

不过,后来的事实也说明了咸丰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使驻京、大批内地对外开放、洋人入城,特别是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给中国人带来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博爱的思想,传教士开办医院、学校、印发西方书籍,给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了部分官民的强烈不满,全国各地教会与官民的冲突不断,最终导致义团运动的爆发,进而引发“庚子之乱”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最后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清终于走向了覆灭的深渊。

其实,战争的背后实质是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的冲突,西方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在经济贸易交流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宗教和价值观的输出,也就是要按照西方的标准,建立起新的世界政治、经济规则和秩序,如果遇到麻烦,采取的办法那就是武力威胁和经济制裁。过去是船坚炮利的热战为主,现在是经济和技术制裁的冷战为主,对部分国家和地区有时也直接热战,也就是胡罗卜加打棒的政策,西方的这个套路至今也没有改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