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鑫科技接待171家机构调研,包括FM FIRST HONG KONG FUND, LLC、HGNH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SG) PTE.LTD、ICBC

2025年5月6日,祥鑫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FM FIRST HONG KONG FUND, LLC、HGNH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SG) PTE.LTD、ICBC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LIBRARY RESEARCH LIMITED、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等17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祥鑫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振海。调研接待地点为参会平台:进门财经。

据了解,祥鑫科技 2024 年业绩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实现营收 67.44 亿元,同比增长 18.25%,汽车零部件营收占比 74.18%,光储设备成第二大增长引擎,海外市场布局成效初显。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6.36 亿元,公司正积极投入研发及扩产,未来发展战略重点是加快全球化步伐。

据了解,公司以战略定力和创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冷媒直冷的液冷方案等领域推进,2025 年是“二次创业”的奠基之年。

据了解,在提问环节,公司介绍了主要客户,如汽车、动力电池及光伏储能领域的诸多知名企业,探讨了分产品收入增长展望、年降应对措施、费用率提升原因、人形机器人布局、海外产能布局等方面的问题。

调研详情如下:

一、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总体来看,公司2024年业绩,稳中有进,结构优化。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4亿元,同比增长18.25%,连续第四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展现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受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投入增加及新建产能爬坡等影响,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净利润率为5.34%。分业务板块看,汽车零部件全年营收50.02亿元,占比74.18%,同比增长12.86%;光储设备营收12.17亿元,占比18.04%,同比增长123%,成为第二大增长引擎。通信及服务器等产品的营收为4.17亿元,占比6.19%。海外市场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12.89%,墨西哥子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全球化布局成效初显。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6.36亿元,扣非净利润8279万元,净利润率5.06%。一季度是汽车行业传统淡季,按照以往的规律,营收会逐季增加。公司近年来新接项目众多,正积极投入研发、购买设备及扩产工作,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27.33%。因客户年降等原因,公司毛利率受到一些影响。一季度扣非净利润率比四季度提高了0.35%。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重点,是加快全球化发展步伐,提高海外收入占比。泰国工厂建设提速,目标是覆盖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光储、算力服务器市场。公司今年计划在欧洲或北非建厂,目标是覆盖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客户包括斯特兰蒂斯、雷诺、丰田、大众等国际化车企,目前已经接到部分项目。

公司以战略定力构筑竞争壁垒,以创新动能驱动效能跃升。在持续夯实主营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我们将通过三个维度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司将联合客户、科研院所共建“轻量化结构件—关键零部件—本体代工”全链条能力,复制新能源赛道成功路径。其次是低空经济领域,全面布局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公司与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新增长曲线。再次是公司的冷媒直冷的液冷方案,力争今年获得客户的批量订单。

2025年是祥鑫科技“二次创业”的奠基之年。我们以技术为矛、以全球化为盾,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算力服务器等赛道齐头并进。公司管理层认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尽管汽车业务阶段性承压,但公司基本盘稳固,新兴业务增长动能充沛,期望与各位投资者共创长期价值!

二、提问环节

Q1:2024年公司主要客户有哪些?

公司汽车结构件的客户覆盖了市场主流车企,比如广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Tier2座椅骨架)、长城汽车(Tier2座椅骨架)、T客户(Tier2座椅骨架)等。动力电池类客户主要是C客户、B客户、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正力新能、孚能科技、欣旺达、远景动力、威睿(吉利汽车)、蜂巢、瑞浦兰钧等知名厂商。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主要客户主要有H客户、新能安、C客户、EnphaseEnergy、南网科技、闻储创新、海辰储能、蜂巢能源、锦浪科技、麦田能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Q2:2025年分产品收入增长展望?

公司预计汽车座椅品类、光储类产品收入会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同时公司将通过开拓新客户或扩大中小客户占比,增强市场渗透力。

Q3:目前来看公司仍有年降压力,下半年是否会有另外的年降?公司如何应对?

目前没有收到下半年年降的消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基本上所有的整车厂对供应商都有年降的要求,零部件厂商会按照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年降。光伏储能领域一般没有年降,按中标价格进行。公司的措施是积极拓展国内国外优质业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新能源占比,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积极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持续有效地推进降本措施。

Q4:2024年燃油车收入增速很快,新能源车客户收入增速较慢,和分类有关吗?

公司近年来接到许多佛吉亚、延锋等客户的新项目,以汽车座椅项目为主,终端客户大多是燃油汽车。新能源车增速较慢,主要是受到了一些客户的影响,部分项目不及预期。由于前面接的一些新能源车项目会逐步放量,公司预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增速会比较快。

Q5:四季度管理费用率提升的原因?研发费用率提升原因?季度之间波动比较大的原因?

公司四季度管理费用率的提升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张、人员薪酬、折旧摊销及办公费用、差旅费、咨询顾问费等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的上涨是由于公司近年来新接项目众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汽车行业季节性现象比较明显,一般情况是一季度为行业淡季,按照以往经验,营收会逐季增加。

Q6:请问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有什么布局?

人形机器人是公司未来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之一。公司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到结构件的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致力于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业配套,并在项目初期就与客户共同开发,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此外,机器人产业链与电动车零部件产业链在技术上有较高的重叠度,公司的部分客户已涉足机器人业务,公司也在密切关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并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公司与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共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灵巧手、轻量化机械手臂、功能/性能/可靠性测试、数字化仿真设计、机器视觉应用、智能控制、设备健康管理等。公司在25年年初,注册了祥鑫(东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业务都会整合到该全资子公司,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Q7:机器人业务的进展如何?产品研发进度?客户沟通进度?

有些汽车类的客户正在逐渐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我们将持续与这些客户保持沟通。目前,公司与开展机器人业务的下游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基于保密协议,涉及客户信息及业务细节暂不便披露。

Q8:海外产能布局的进展?产能规划如何?

公司在墨西哥的产能规划目前大约是2.5亿元,将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扩产,目前增速较快;同时正在推进泰国工厂的建设,一开始规模不会特别大,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扩产,目标是覆盖北美、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算力服务器市场。公司今年计划在欧洲或北非建厂,目前客户端的需求是车身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目标是覆盖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客户包括斯特兰蒂斯、雷诺、丰田、大众等国际化车企,也能配合国内客户出海。

Q9:请问机器人业务的下游客户有哪些?进度怎么样?

目前公司与下游开展了机器人业务的客户均在沟通接触中,具体客户以及业务的情况和进展由于保密协议的原因,公司不方便透露。

Q10:请问公司给H客户供应哪些产品?

公司为该客户配套供应通信、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液冷超充、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等产品。未来,公司也会进一步拓展其他业务板块,持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Q11:冷媒直冷技术的下游应用领域?

冷媒直冷比水冷传热系数提高1-2个数量级。当局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系统将调用全车冷媒存储量,释放大量冷媒,同时在废液处理处阀口打开释压,保持五分钟内持续吸收大量热量,可以解决紧急情况下电池释放大热量热控难题。大量冷媒流经高热流密度热源时易形成汽膜阻碍,新原理技术(导流冲击/吸附流动双驱动结构)可抑制气膜产生,是满足GB38031高安全性要求的最佳方案之一,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高安全性的革命性保障。公司未来会向下游的客户进行推广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储能电池、算力服务器、低空无人飞行器等产品的冷却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次调研过程中,公司严格依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执行,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