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指尖"挂"出"黄金丝" 这画面光看看就口水直流

一副副挂面架整齐排列,村民大早上就围着面盆转,盘条、醒面、上面棍,拉长、拉长、再拉长,直到把面拉到足够细,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细如发丝的挂面,顿时变成了“黄金丝”。

原标题:组图丨传统手艺挂出“黄金丝”

央广网兰州12月17日消息(记者 邸文炯 通讯员 陈昉昉)一副副挂面架整齐排列,村民大早上就围着面盆转,盘条、醒面、上面棍,拉长、拉长、再拉长,直到把面拉到足够细,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细如发丝的挂面,顿时变成了“黄金丝”,散发出浓浓面香。这就是甘肃成县纸坊镇的手工挂面。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纸坊镇许多家庭都保留着挂手工挂面的传习。早在唐朝就有对挂面的记载,当时叫做“须面”,成县志记载,手工空心挂面起源于明朝年间,兴盛于晚清。本地产出的潘林面粉,挂出的手工空心挂面因口感筋道、爽滑而远近闻名。进入12月份,村民挂的手工挂面,成为农户年底收入最多的来源。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我们的挂面不愁销路!经常是提前预订,上门收购,现在已经挂了1500斤面,以7元/斤的价格全部售出。这段时间天气好,想尽量多挂点,到年底能挂出4000斤面,收入3万多元。”纸坊镇纸坊村村民豆江平说。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纸坊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张文镜介绍,今年以来,全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品种改良等一系列措施,种植以潘林麦为主的冬小麦1.81万亩,确保粮食安全。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成县纸坊镇群众利用传统工艺挂挂面(央广网发 陈昉昉 摄)

手工挂面跳出小天地,走进大市场。近年来,成县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营销渠道,逐渐打造出本地特色产业品牌,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之一。

来源:央广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