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旭
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素位而行”“居易俟命”这一命题,实质上是要求主体依据“素位而行”的理念,坚守本心、积极有为,从而成就君子品格。
做好本分的“素位而行”
《中庸》第十四章开篇便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朱熹曰:“素,犹见在也。”着重强调“现在”所处之位,突出当下的境地。《说文》云:“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故“位”之本义,为官吏于朝堂所站之处。概言之,“位”规定了每一主体处于一定的自然时空或社会网络中。“素位而行”,即要求君子能够依据自己所处之“位”,笃行“位”内所当行之事。
《中庸》又言:“君子居易以俟命”。朱熹注解曰:“居易,素位而行也。”无论处富贵、贫贱、夷狄、患难,都依所处之“位”而行分内之事,是主体内在性的要求。具体言之,便是“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大儒孔颖达曰:“易,谓平安也。言君子以道自处,恒居平安之中。”在孔颖达看来,君子守道便能常居平安,“居易”是守道、行道的结果。
概言之,“居易”或“素位而行”,需要主体根据自身所处的“位”行其所当行之事,同时又要求主体有相当程度的坚守,具有动与静、变易与坚守的辩证内涵。回顾习酒发展变革、转折复兴和转型升级各阶段,非特做到了孔颖达所言的“居易”,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考其缘由,便是秉承“素位而行”的哲学理念,倡导“崇道”“务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好一个酱香型白酒企业的“本分”,“以道自处”故能“恒居平安之中”,且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成果。
积极有为的“居易俟命”
“居易俟命”之“命”,为外在于人的“天”所带来的客观结果。面对“天命”这一外在限制,主体只能“听天由命”吗?
《中庸》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通过君子修养以彰显出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故张载“横渠四句”中有“为生民立命”一句。不但不受制于命,还要为“生民”立“命”,便是能动有为最显著的例子。由此,“居易俟命”便有了“正命”“立命”的积极意义。而“素位而行”,亦非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而是积极践行与己“位”相匹配之事,从而成为“立命”的君子。如此,则“俟命”便不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带有积极作为即今所言“履行使命”之意了。
故“居易俟命”,犹言“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即守常处道以履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可以说,守常处道、素位而行,便是“君子居易以俟命”的真切涵义。“常”与“道”,都可视为主体所应坚守、践行的规律。以此检视,习酒可谓君子也。
在创业阶段,实现了从作坊式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并为国家建设积累基金。在市场化发展阶段,积极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实现了品质提升和品牌奠基,探索出适合于自身的独特发展模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大幅增长,作为头部企业共同引领行业发展。
在习酒人坚守的君品公约“君品守则”十条中,其“常行‘让’之礼”一条关于知己、知交、知不争所强调的,就是自知者智、素位而行,望山远崎、见贤思齐。习酒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壮大自身、提炼企业品格,行与所处之“位”相匹配之事,履行时代赋予的使命,孕育出“坚守匠心做酒、涵养品格做人”的君子之风,为行业匠心做酒和精神价值养成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