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管30人丨歌斐资产CEO殷哲:做好财富底仓的守护者和GP生态的建设者

诺亚控股集团旗下的歌斐资产作为中国首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CE0殷哲,他指出歌斐这10年的转型路径是:从单一资产类别发展到标准化资产和另类资产并举的多资产类别,从单一地域到多个地域的国际化布局,从FOF、MOM到跟投直投。

他认为,当前一二级市场联动更加明显,上市企业和未上市企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而且中国资本市场行业变化也在和一级市场接轨。未来资产管理公司比拼的硬实力是投研,投研做好,才能形成生态圈打法,而不是简单的单品类、单阶段、单基因玩法。

后疫情时代PE变局

《21世纪》:近期,人民币升值的中长期趋势明显,全球流动性宽松,不少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你认为中国资产的地位有没有抬升,2021年需要把握哪些机遇?

殷哲:中国人口众多,GDP增速较高,人均生产效率高。资本一向锚定投资效率最高、发展最快的市场,而疫情之后中国优势更为清晰,这是全球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当前,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意愿很强,并且随着政策改革、经济环境制度优化,市场愈加成熟,加速了很多外方公募基金来华设立全资子公司,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投资都有风险,但短期内风险不高。外资加码中国的重要因素是全球性货币宽松。

海外都是零利率负利率,因此汇率有潜在风险,但长期而言,全球资产配置其实不必考虑汇率,因为长期汇率走势已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21世纪》:你观察到在疫情之后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哪些会发展为长期趋势?

殷哲: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上市速度加快,超过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因此私募股权的早期投资比较旺盛。与此同时,GP头部化现象凸显。中国有2万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现在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这是一个资源有效集中配置的过程。大家都说募集难,其实是结构化募集难,头部GP募资都不错,而普通基金就有很大的募集压力。

未来几年还是会呈现稳步复苏的趋势,私募股权是真正支持实体经济的。在退出方面,不论是港交所还是A股,无论是新三板、创业板、科创板都在推动资本有效配置和利用。

《21世纪》:这些变化产生后,歌斐的应对之道是怎样的?

殷哲:歌斐做了10年,今年是第11年,在私募股权市场用投资业绩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力。长期来说私募股权有发展趋势,短期来看三五年内流动性上退出难、退出慢的问题还在,虽然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但疏通跑道还需要时间。

海外私募股权有Secondary策略市场(私募股权二级份额基金),海外渗透率为10%-15%,但是在国内仅有0.5%,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这对于母基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策略,歌斐在2013年就开始了Secondary策略的思考,有先发优势,最近S基金第五期已首轮关闭,20多亿元已经开始投资,确实感受到了市场需求。

目前头部项目融资活跃,我们也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打法,增强跟投、直投能力,医疗科技、金融等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域,都在我们的投资范围之内。

过去一级、二级市场行业不太相关,而现在一二级市场联动明显,有些医疗企业不仅可以在私募市场,也可以在公开市场融资,极大地弱化了公司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小公司也可以上市,大公司也可能战略性不上市,不可单纯用成长期、成熟期来划分。行业研究也是打通的,既可以从二级市场的角度看一级市场,也可以从一级市场的角度看二级市场。歌斐也重组了投研团队,未来10年,歌斐是多资产的管理人,管理人需要回应客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投研更上一层楼。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圈打法,而不是简单的单品类、单阶段、单基因玩法。

重点赛道布局

《21世纪》:重点研究哪些赛道?如何筛选具体公司?

殷哲:科技、医疗和消费。大赛道下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要细分,比如医疗的二级科目是制药、器械和服务,三级是体外诊断、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生物制药、医疗免疫等,要看哪些三级科目未来具有代表性。分析下来,我们过去医疗行业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718个直接和间接投资项目。如果拆开来看,每个三级科目下的公司类型在什么时候融资,可以看到明显的趋势,早期大家都投仿制药,2018年之间风口转向生物制药、精准制药、创新药。这个和A股药企过去以仿制为主,现在都在研发并购创新品种的趋势高度吻合。

《21世纪》:歌斐投资的企业有多少家上市?

殷哲:2020年歌斐直投上了5家。截至2020年底,歌斐直接和间接投资覆盖的IPO企业累计超过270家。投资首先要知道“鱼”在哪,直投是要找到大鱼,而母基金好比是用一篮子基金去打一网鱼。

我们预判今年市场也会比较好。一方面全球量化宽松持续;另外一方面房地产“三道红线”收缩,属于长期管控的领域,严控房价、限制炒房,会带来一定的资金转向资本市场。

非标转标的未雨绸缪

《21世纪》:资管新规以来,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等各类机构都在进行非标转标,歌斐也成立了固定收益投资部门,目前运行状况和管理资产的情况如何?

殷哲:歌斐在2017年之前就成立了标债团队,算是未雨绸缪。对于客户来说核心是稳健的资产配置,应对客户全天候配置需求,因此基本是低波动组合,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其收益稳健性就能体现出来。我们很早就拥有了信用研究团队,风控、投资、信评三个团队,分别成立独立部门,相互之间背靠背运作,这种模式一般只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才有。目前歌斐1500多亿元的资产规模,其中100多亿元交给标债团队。

《21世纪》:据了解,歌斐将目标回报型多策略基金作为战略级产品,这个战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目标回报如何实现?

殷哲:一定财富阶层客户的需求并不是最高收益,而是合理、稳健、理性收益,推动社会资本有效使用。实现方式上,低波动并不是不承受任何风险和波动,而是尽量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持续的风险控制,围绕目标进行组合投资,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及回撤。低波动的核心是多策略,因此不同策略彼此之间要存在非相关性,降低不确定因素。

其次,精选投资工具,不仅仅直投,也可以通过外部管理人构建组合,动态止盈止损,对组合及投资收益动态跟踪、调整、再平衡。

目标回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分为三类:积极型、平衡型、稳健型,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1世纪》:歌斐资产从2010年3月推出第一个人民币FOF至今,已经发行了多期各类FOF,从规模上和投资基金数量上以及投资质量和投资业绩,在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你觉得歌斐的FOF有哪些业界可以借鉴的经验?

殷哲:歌斐进入FOF市场比较早,过去十年从单一资产类别发展到多资产类别,从单一地域到多个地域,从单个资产工具到MOM、FOF的策略,再到跟投直投策略,拓宽了自身的广度。靠单一资产稳定性远远不够,类似于“靠天吃饭”,而多资产提供基金组合一揽子方案,这种方式未来很有前景。

中国客户对费用比较敏感,不愿意为咨询、顾问服务付费,中国金融机构收取代销费用,但其实国外都是FA收费。随着代际更替和财富传承,其实未来的客户想法会发生变化,对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倒逼资产管理公司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