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心于你 倾情为民 民革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总支倾力破解社区民生难题

“我们属于回迁小区,居民50%以上都是空巢老人。经常在深夜街道老人的求助电话,有说身体不舒服的,有遇到意外的……但我们物业人员也不是全能,常常解答不了这些专业的问题,该怎么办呢?”2025年5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社区会议室内,某小区物业代表抛出了第一道难题。

原来,民革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总支正在该社区开展民生专题调研座谈会。

“可以构建‘子女+社区+机构’的三方联动机制。”蜀山总支副主委、蜀山区卫健委主任屈晓茜提议,“子女作为第一责任人需定期探视,社区可以整合医疗、家政资源建立“银发服务包”,同时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助餐、陪医等定制服务。”

“还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区执行细则,为子女赡养义务划定‘责任红线’。”蜀山七支部主委、律师程永清补充道。

“我也有个问题。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有部分业主私拉电线充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我们国家针对电瓶车管理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但在电动汽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物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眼看着第一道题“做完”,另一名物业代表也紧跟着发问。

“短期可以在社区增设智能充电桩,中期推动立法填补新能源车充电管理空白,长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充电设备‘一码溯源’”。蜀山总支委员、企业家刘学康思索片刻,提出“三步走”方案。

“可借鉴深圳‘充电桩进小区’经验,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居民分摊模式降低建设成本。”总支主委王永军现场联系区住建局,协调推动试点项目落地。

“还有小区改造的问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一片热闹的讨论声中,会议不知不觉开了整整一个下午。

“我们在社区组建‘红色小管家’队伍,划分多个网格实现‘一格一专员’,建立起与居民直接沟通的平台,确保民生诉求第一时间被接收、处理。针对孤寡老人,我们定期上门慰问,主动收集需求,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服务‘零距离’。”黄山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珉分享了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

“这些经验可复制推广!”王永军表示,总支将整理此次调研成果,形成《关于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精准度的建议》《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立法推进方案》等调研报告并上报,推动政策落地。

据了解,为收集民意、服务民生,蜀山总支特意组建了一支名为“蜀心于你”的队伍,队伍由从事法律、医疗、卫生、金融、教育、科技等各行业的蜀山区民革党员组成,力求以“专业+跨界”思维为社区治理“开方”,以“真心+热情”开展社会服务,为社区居民送去民革关怀。(民革合肥市委会宣传部 张晓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