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很多人小时候就听过,有人听进去了,有人却没怎么当回事。
当全新的时代来临时,这句话,就成了人生的关键。
(一)
如果从协作方式的变迁来看,一个新的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它可以视作:属于个人的时代。
请注意,不是个人主义的时代,而是重新发现自我的时代。
先看一个数据:2021年5月21日,人社部宣布,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人数和比例都是历史新高。
这里说一句,官方语境里的“灵活就业人员”,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技术小工、自媒体从业者、微商,都可算在其中。
这个数据也意味着,一向讲究稳定、追求有单位、甚至好单位的中国人,已经有7分之一已经开始“自己给自己打工”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个例。根据全球最大的自由职业网站Upwork公布的数据,短短六年时间内,该网站就注册了1200万自由职业者,而且,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管是客户数量,还是自由职业者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社会现象,但仔细想想,它出现得又是无比合理。
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方式一直都有小型化的趋势,传统的巨型企业被更灵活的中型企业联合体打败,不少中型企业又败给了目的更明确、成本更低的初创企业,如今,很多创业企业自创立之初就开始瘦身,仅保留核心团队,以保持创新能力、饥饿感和竞争力。
照这个趋势下去,“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将是经济体的一种新形态。
其次是三个具体的原因,直接催化了个体经济时代的来临。
第一、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如今的互联网越来越具有公共事业的属性,无论是社交、支付,还是消费场景都已经日渐成熟,许多过去需要联合、需要线下完成的工作和沟通,如今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这给个体经济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建筑。
第二、社会分工正在变得无比细致。人类历史中,曾经经历过三次大的分工,每一次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能。目前,第四次分工正在发生,而且,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细致。任何一种单一的工作都可能赚到钱,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有真正的机会。
第三、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追求创新。出生于富足年代的他们,有着更自我的想法和更果决的勇气,不愿意浪费时间在人际关系和沟通成本上,更不要说办公室政治了,如果有机会为自己工作,他们会下意识做出选择。另外,疫情也催化了这一想法,很多人在疫情期间辞掉了工作,一是因为居家办公发现了新的可能性,二就是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找到自己的活法”。
已经有资深人力资源管理公司预言:未来的公司,可能只会保留20%的精英,其他的工作都会由外部合作者——很大一部分是独立的、自由的专业人员,以合作的形式解决。
这就意味着,未来社会的基本结构,会从公司+员工,变成平台+个人。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也造就了更激烈的竞争红海。
(二)
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人,工资大致相当,表面比拼的是福利,背后比拼的是单位——只有在好单位工作,才会有好福利,才会有面子。
21世纪初的中国人,表面比拼的是收入,背后比拼的是公司,当时人人都知道,外企福利好收入高,国企收入不高但稳定,私企不稳定,不是好选择。
2010年以后,互联网企业逐渐成了香饽饽,一旦进大厂,不光有工资、有奖金,还可能有股票期权,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这时,真正要比拼的是大厂看中的学历、自驱精神、创新能力……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维度看似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竞争的维度都是“组织的竞争”,个人是组织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个体经济时代的降临,竞争的维度发生了本质变化,竞争的主体变成个人与个人,而竞争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个人能力、个人掌握的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展露无疑,它不仅仅是指通过传统教育获取的信息,还泛指一切认知。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它可以是烹饪、舞蹈、化妆甚至滑稽——有着超越别人的认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拥有了在个体经济时代扬帆起航的资格。
凯文凯利所说,只有边缘创新才能带来成功,而想要发现这个边缘,你必须拥有超越别人的认知和敏锐的感觉。
而中国自媒体的话则更加直接生动: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所以,当2021年上半年自媒体风起云涌、短视频枪口发烫、直播带货一夜暴富时,你完全没有必要带着嘲讽的目光看待,有些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表演者,赚的其实不是哗众取宠的钱,而是你认知之外、别人认知之内的钱。
当然,这也带来另一个逻辑,那就是,“扩展认知边界,就是赚钱”。
比如说,你去学习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以个人身份成为某家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顾问和外部专家,以此赚钱。
比如说,你去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在短视频平台上做一个非传统的情感咨询师、网红博主,以此赚钱。
比如说,你学会了理财知识,它帮你实现资产细水长流般的增值,这看起来或许没有网红博主那么酷,但它同样在帮你赚钱。
(三)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些过去被认为只是爱好的知识,比如烹饪、舞蹈、表演,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一些传统的职场技能,比如理财,则正在成为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的意思是,个体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理财,它将是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手段,必不可少。
这也很正常,在有工资的时候追求升职加薪,可以实现资产增值,走上人生巅峰。在自己赚钱自己花的年代,更应该追求资产保值,以理财的确定性,来抵御生活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说句实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理财观念是很粗疏的,许多理财者可能对几只个股如数家珍,对企业八卦了若指掌,说起国际形式对理财市场的影响头头是道,却不认识明星基金经理,看不懂K线图,甚至弄不明白定投的含义。
对于短期的理财来说,这可能影响不大,很多人因为运气赚到钱后,愈发信奉“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但是,当你必须长期理财时,一切就不一样了。
老辈们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成功者说,细节决定成败。弗朗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理财同样如此。幸运的是,比之过去,现在有了浅显直白的学习途径。
蚂蚁财富联合各个基金公司,在6月底上线了一个叫做“理财种子”的投教活动,用户上支付宝搜索“理财种子”,可以免费领取种子,体验基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简易、专业的理财知识。
去体验了一下,它更像一个小游戏,在进入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包括性格、风险承受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各种测试,通过测试后,用户就可以获得一颗理财种子。
有了种子,就需要像做游戏、完成任务一样,每天通过答题提升跟种子的亲密度,解锁一些收益。而答题的过程,其实完成的是理财知识科普的过程。
趣味的画面、深入浅出的知识点、即时的反馈机制、强社交属性,让这个认知之旅像游戏一样轻松,而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种子的等级提升了,它会发芽、开花乃至结果。
这个果实是一笔最高999元的理财红包,你可以用它购买已经熟悉的基金。
寓教于乐,大概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
未来的竞争,在于个人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就是知识的不同。一项与众不同的知识,可以让你发现一条隐蔽的康庄大道,而夯实理财这样的基础知识,则可以抵御风险。
可以说,这是最公平的时代,也是竞争门槛最低的时代。
你需要做的,只是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长板与短板,然后通过拓展知识边界的方式弥补它们。要知道,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给自己一颗认知种子,一颗理财种子,种下它们,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