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了欧洲航天员在太空引用《兰亭集序》…”

点击收听本新闻
听新闻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伴着悠扬古琴、空灵箫声,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之一,11月10日至12日,由上海歌剧院创制与演出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以下简称《永和九年》)亮相上海大剧院,以足尖挥斥“天下第一行书”的气韵。

舞剧导演、编舞王亚彬近日接受观察者网专访。她表示,书法和舞蹈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挥毫泼墨与翩翩起舞之间往往可寻得共通之处。《兰亭集序》诞生的魏晋年间正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一度出现过文舞相通、诗舞相融之盛况,以水袖舞等中国古典舞呈现王羲之书法风格之遒美再合适不过。

谈及创作思路时,王亚彬介绍道,舞段设计中又融入了许多现代舞蹈编排,以吸引更广阔的观众群体。她强调,新颖的创作手段一定要从传统中溯源后再以现代方式创新,不能脱离传统,不能丢失现在一些网友所流行说的“刻入国人DNA里”的文化核心。

她更期待,包括年轻一代的观众们可以通过《永和九年》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再学习,以实现一次“教育闭环”,“像意大利宇航员在太空俯瞰中国美景时,她以《兰亭集序》抒发感慨。这就是传统文化从课本走向更广阔的天空,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发酵。我相信《永和九年》一定会遇到喜欢它的观众。”

《永和九年》剧照

《永和九年》剧照

首轮三场演出落幕,王亚彬终于松了口气,得以忙里偷闲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

这位来自天津的80后舞蹈家年少成名,曾5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包揽过国内各大重要舞蹈赛事的金奖,她还是受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编舞。

2009年,王亚彬创立“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品牌,打造了《生长》《青衣》《一梦·如是》《世界》等一系列高端舞蹈演出,将中国舞者和中国舞作推向世界舞台。

在本就繁忙的工作中,去年9月,王亚彬接到上海歌剧院邀请,担任《永和九年》的导演及编舞。

“我还在试图企及王羲之当年一笔挥就《兰亭集序》时的那种高度,这篇文章的积淀之深厚对我的创作极具感召力。”王亚彬说,她是一个需要特别长时间打主稿的人,虽然已经耗费许多心力,但想要完整展现《兰亭集序》的魅力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己还有继续深入的空间。

王亚彬告诉观察者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只不过她练的是隶书,而非王羲之的行书,但这不妨碍她从中汲取启发,“我就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舞蹈也好,书法也好,武术也好,还有绘画,它都是有通感的。你在书写的时候,能够在流转间感受它的气韵生动。书法就是纸上的舞蹈,舞蹈就是流动的书法。”

中国古典舞专业出身的王亚彬偏爱水袖舞,在她看来,这也确实是最为适合呈现书法元素的方式,能够立体展现王羲之的书写形态。

舞剧下半场,当王羲之体悟“死生亦大矣”,一气呵成泼墨挥毫《兰亭集序》,化为全场高光舞段——多媒体屏幕呈现的“之”字闪烁变幻,与舞者们灵动飘逸、变幻无穷的墨色水袖交相辉映,意象表现字体兼具力量与柔美,一展王羲之彻悟后的气定神闲、酣畅淋漓。

《永和九年》将书法元素巧妙地渗透于目力所及之处。王羲之忆起与卫夫人习字、临池学书、顿悟“永字八法”……都在时而飘逸洒脱、时而豪迈磅礴的舞姿中尽显。舞的是魏晋风骨,书的是世代遒劲。

激发王羲之书法灵感的“白鹅”亦占据上半场大幅段落。王羲之爱鹅,喜欢揣摩鹅的姿态,并体现在书法运笔中,执笔如鹅首昂扬,运笔似鹅掌拨水。

《兰亭集序》里21个形态各异的“之”字,据称便是从鹅的姿态演化而来。女舞者们在艺术性的想象处理中,扮演“群鹅”,相伴于王羲之左右。

王亚彬补充道,虽然《永和九年》是一部男子群像戏中,女舞者们主要负责扮演流水、枯藤、绿竹、白鹅、仙鹤等意象性角色,但她们在展现王羲之向内追求自我精神世界,向外探求与自然融合的境界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天下第一行书”留住了千年前魏晋名士超凡脱俗的灵秀风采,《永和九年》自然不能止步于以舞画文。

王亚彬告诉观察者网,主创团队更希望以《兰亭集序》为载体,带领观众进行一场人文回溯和展望。在历史回望中,观照中华传统文化中面对纷争尘世与无常人生所表现出的人文自觉与人生态度。

通过梦境、旁白、戏中戏等手法的综合运用,舞剧上半场以抒情手法再现《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下半场则以更具戏剧张力的艺术处理讲述这部作品传扬于后世的故事。

《永和九年》串起了《兰亭集序》的传承脉络,也串起了延绵不绝的文化赓续:爱好书法的现代青年“赓”穿越于不同时空,代表着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继承者,连起了《兰亭集序》的前世今生。一路追溯下,他见证了王羲之顿悟“死生以大”提笔挥毫写就《兰亭集序》,亦见得“太宗之尊”李世民终得兰亭,大招群贤研习临摹。

王亚彬介绍道,与她的以往作品不同的是,《永和九年》是一部以经典作品为主体的舞剧,而不是王羲之的个人自传,需要在相对有限的表演时段里同时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和时空的更迭感,这也是她认为《永和九年》的编排难点所在。

“我们既要体现出在曲水流觞兰亭雅集的这个大的场域下的氛围,同时也要将《兰亭集序》的诞生和王羲之作为一个创作者的经历体悟融入其中。”她进一步解释道,“所以我们在编舞上是不断进阶,随着剧情和情感的发展,在原有舞台上不断有新的舞段叠加进去融入其中,而不是像常规的工整编排,一段6分钟集体舞再接一段6分钟集体舞。”

王亚彬表示,这样的编排符合王羲之在创作中思想、情感的流动,同时也吻合了《兰亭集序》传播至今的时间线概念。“比如说我在看神龙本兰亭这个唐代摹本时,我就走到了过去、当下和未来,这也很符合《兰亭集序》中写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不过她也坦言,这样的编排方式“不太常见”,跳脱出常规叙事,也不是纯粹的诗意表达,会打破观众对舞剧的惯性审美,让《永和九年》具有独特性的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和质疑。

她提到,在舞剧下半场的第五、六幕中,关于“寻见萧翼赚兰亭,献予唐太宗李世民”的剧情在舞台上以双时空的形式呈现,“有观众说我就一双眼睛,两边一起讲故事我看不过来啊。但是也有观众特别喜欢,他觉得会有一种电影感。我们也做了一定处理,双时空切换是一动一静的,只不过切换节奏非常快,这段还是很吸引眼球的。”

双时空舞台:左为“萧翼赚兰亭”,右为“献予唐太宗”

双时空舞台:左为“萧翼赚兰亭”,右为“献予唐太宗”

首演结束后,王亚彬一直在关注观众反馈,许多观后感帖文的评论区里都能看到她与网友交流的身影,“一部作品有不同的观后感,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儿,我尊重每一位观众朋友。有建设性的一些意见,我可能还会把它融入到下一次的修改提高中,我觉得这个是有价值的。”

同时她也相信,优秀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冲刷,会像美酒一样越品越有滋味,“我觉得一个剧的上演才是这部剧成长的开始,它会随着演出的增加、场次的增加越来越成熟。所以我也对演员们说,收获到不同角度的观后感也没关系,我觉得剧还是得先演一演,让子弹飞一会儿。”

王亚彬过去创作过不少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她非常认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上,可以不拘泥于表现方式,关键在于坚持文化内核,刻入国人DNA的文化印记不能改变。

她强调,创作手段一定要新,但不能脱离传统,而是要从传统中溯源后再创新,希望兼具传统与创新的《永和九年》可以面向更广阔的观众,让包括年轻一代的观众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再学习”。

“我看到有观众评论说‘看完舞剧有种教育闭环的感觉’。就像之前有意大利宇航员在太空俯瞰中国时,在网上发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就是传统文化从课本走向更广阔的天空,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发酵。”她兴奋地向观察者网分享着期许。

2022年10月12日,国际空间站经过北京上空,意大利航天员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太空写下《兰亭集序》的句子

2022年10月12日,国际空间站经过北京上空,意大利航天员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太空写下《兰亭集序》的句子

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年初曾透露,《永和九年》在结束上海首演后,计划前往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巡演。

王亚彬有着丰富的海外巡演经历,也遇到过海外观众的另类解读。她的《青衣》讲述了一代当红京剧演员筱燕秋的戏梦人生,在海外巡演时,被一些外媒解读为“女性平衡家庭和事业的挣扎”。

不过在王亚彬看来,这只是解读视角的不同,她并不担心《永和九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会对海外观众有观赏门槛限制,“这个戏特别强调精神性,我觉得强调意境和思想的作品其实可以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青衣》剧照

《青衣》剧照

在采访的最后,王亚彬也和观察者网聊起了仰慕的舞台前辈,著名演员、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刚刚摘得金鸡奖影后的何赛飞曾多次为戏曲发展困境、振兴戏曲发声,她还在一次评委活动中哀叹,自己是因为在团里排不到戏,才选择“曲线救国”进军影视行业。

同为舞台演员,王亚彬也有影视经历。很多舞蹈圈外观众认识她,是从她担任章子怡在《十面埋伏》里的“击鼓舞”舞替,和在电视剧《乡村爱情》里出演“王小蒙”开始的。尽管已经辞演十多年,很多网友仍会亲切地喊她“小蒙”。

《十面埋伏》剧照

《十面埋伏》剧照

王亚彬在《乡村爱情》中饰演“王小蒙”

王亚彬在《乡村爱情》中饰演“王小蒙”

“我特别敬佩何赛飞老师,也挺感动的。不过我拍戏完全属于机缘巧合赶上了,而且我对跨界艺术门类都是勇于尝试和吸收的,影视经历也有助于我在舞台上做一些转化和生产艺术创造。”

王亚彬也向观察者网坦言,拍戏的收入肯定要比深耕舞台多,可以反哺舞台创作,但她的首选仍是舞台,“就像我们做‘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品牌),前六季的时候都是自投资金。我想我要是没拍电视剧,我可能也做不了那么多舞剧。不过我对舞蹈还是情有独衷的,如果时间上只能选择一样的话,那我肯定还是回到舞台上。”

她还说,她特别感谢近些年创作出优秀作品将舞剧带出圈的同行们,因为舞剧要想更多地被观众所接受,就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圈,这需要许多人、许多优秀作品的灌溉,“优秀的作品会有非常多的演出机会,它会遇到越来越多喜欢看剧的朋友。所以我也希望《永和九年》未来可以演出好多好多场。”

她也在期待,演出市场的欣欣向荣、一派火热能够尽快恢复,“这回《永和九年》首轮演出的成绩还挺震惊我的,三场票都售罄了。今年比较普遍的是,我们在巡演过程中有听到一些剧场,或是其他的演员、主创有时候也聊到说,今年的演唱会挺火的,但是说剧场票一般般。还是希望可以尽快回暖吧,也期待更多的观众能够回到剧院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