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孔雀”北飞辽宁观察

2023年,辽宁扭转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局面,净流入人口8.6万人,成为社会对辽宁预期发生重大转变的有力注脚

辽宁用好机关、事业单位的空岗空编资源,由原先各单位单独招聘,“化零为整”变为全省2700多家事业单位统一招录,一次性提供8500个岗位,放大求才效应

人口流向往往与区域经济活力正相关。辽宁经济企稳回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是稳住人才回流趋势,形成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局面的根本前提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炳坤 于也童 白涌泉

2023年,辽宁人才回流苗头初显,扭转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局面,成为社会对辽宁预期发生重大转变的有力注脚。

曾备受人才、人口双流失困扰的辽宁,近年来将留才引才与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五大安全和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相结合,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吸引高校毕业生来辽留辽、促进舒心就业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展望未来,辽宁还需在打造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上下更大力气,形成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集成引才止住外流惯性

受经济下滑、体制机制固化等影响,辽宁一度饱尝人才流失之苦。2010年至2020年,辽宁每年有50%的高校毕业生流向省外。自2023年年初,辽宁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狠抓人才强省,推动全省上下对人才“第一资源”统一认识,各地区各单位“一盘棋”招才留人,对人才的吸引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止住了人才外流惯性。在位于辽宁盘锦的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8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员中,来自外省的超过70%。“几年前,南方人一听盘锦,几乎没有人报名,公司不得不在上海、深圳、苏州设立研发中心,以‘关系在南方、工作在东北’的方式吸引人才。”公司董事长王迪说,如今这些“跳板”的引才作用越来越小,“很多外地人一听辽宁,直接报名前来工作、落户。”

过去一年,辽宁各层级人才大幅增长。全省新增两院院士6人,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名,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名,同比增长20.8%;超1000名“双一流”高校选调生选择辽宁。与此同时,2023年辽宁净流入人口8.6万人,全省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人才流失数量较2022年下降7.5%。“种种迹象表明,辽宁止住了人才、人口双外流的惯性。”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谷孝红说,外界的刻板印象,正悄然改变。

形成了招人引才的浩大声势。辽宁用好机关、事业单位的空岗空编资源,由原先各单位单独招聘,“化零为整”变为全省2700多家事业单位统一招录,一次性提供8500个岗位,放大求才效应。辽宁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重点企事业单位前往陕西、上海、北京、广东等15个省(市)的34所“双一流”高校集中宣讲,展示辽宁形象和发展机遇。同时,辽宁凝聚政策合力,去年重构升级“兴辽英才计划”,将原有17个省级人才项目整合精简后统一推出,去年支持奖励经费4.8亿元,用以针对性引育各层级急需人才,全省同步实施“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霍庆生说:“这两大人才政策将原先零散、隐性的扶持优惠,变得集中、显性,吸引力更强。”

2023年6月,沈阳市皇姑区首批引进的博士喜提“人才房”,不仅可免费居住10年,期满后如果购买该房,还可按当年的市场评估价格购买,并享受政府给予的40%购房补贴。

叫响了来辽就业的优势品牌。辽宁借助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博士沈阳行”等大型招聘活动,叫响在辽就业品牌,让“不是北上广深去不起,而是辽宁更有性价比”的观念广为人知。2023年,山东人邵晶博士后出站后到沈阳大学工作,不久后就带着爱人和2个孩子举家搬到沈阳。邵晶说,这里房价和物价都不高,而且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很有保障,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

同时,辽宁发挥“大院大所”聚集的特点,加快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等科创平台,采取“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等机制,充分释放科技资源的引才优势,并助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从日本归国后创办了高科技企业,去年,其公司的半导体控温器件实现批量生产。“东北不仅科教资源丰富,而且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含金量足”,孙东明说,人才是奔着希望来的,看中的就是这里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

在航空工业沈飞民机车间,工作人员进行机身装配工作(2024年4月25日摄) 杨青摄/本刊

  引人用人留人分层发力

2023年,辽宁退休职工近40万人,劳动力市场迎来自然减员高峰,新增就业缺口扩大。《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辽宁用好这一时间窗口,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引才,全年提供公务员、事业人员优质岗位2万余个,有力激活了人才招录的“一池春水”。辽宁省人社厅事业处处长周勇说,在恰当的时间窗口实施人才工作硬举措,效果得以事半功倍。

广开渠道“引人才”。针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引才难题,辽宁打破地域限制联合引才。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与其他地市合作,人才在省内其他地市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可落户沈阳、大连,并享受同等就医、子女就学等待遇。坐落在辽宁西部的西门子工业透平机械(葫芦岛)有限公司近年来人才缺口一直很大,在当地很难招到人。2022年,公司在沈阳成立研发中心,采取“关系在沈阳,工作在葫芦岛”的方式,目前已招募技术人员70余名。

精准对接“用人才”。针对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辽宁按人头直接补贴,引导培训机构探索实施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近些年来,东软集团、大连中软等数十家机构共培训高校毕业生6万余名,大大提高人才-岗位适配率。去年7月,沈阳城市学院毕业生张家淇经技能提升培训,顺利考取了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并熟悉掌握了实操技能,刚毕业就有多家单位发来入职邀请。

辽宁还鼓励各级人才市场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人才需求展开调查,定期进行用工监测,分析需求动态,发布急需技能人才职业参考目录。辽宁省人社厅人才开发处处长段云鹭介绍,根据对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的调查,去年辽宁发布了4.25万条人才需求信息,引导市场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培训技能人才,引导劳动者向市场急需环节集聚。

舒心就业“留人才”。早在2021年,辽宁就围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开设新的职称评审专业,设立安防工程师专业职称,面向安防设计与集成、安防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职称评审。辽宁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处处长吴涛说,通过优化各类人才的评价体系,打通职业上升通道,辽宁让一批普通劳动者有了尊荣感,工作上有奔头。

近年来,辽宁相继出台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兼职兼薪、在职创办企业等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德喜创办的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功转化20余项专利产品,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王德喜说,好的创业政策,让他敢于走出学校,有了更大发展空间。

  持续稳住回流趋势

人才回流夯实了辽宁的科创基础,也增强了产业发展能力。2018年以来,辽宁依托“兴辽英才计划”等高端人才计划设立1600余项科研项目,累计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500多项,2023年,辽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55.5%。

相关专家分析,人口流向往往与区域经济活力正相关。辽宁经济企稳回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是稳住人才回流趋势,形成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局面的根本前提。

2023年,辽宁年度经济增速实现10年来首次跑赢全国,2024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实现“开门红”。本刊记者了解到,在振兴势头向好基础上,辽宁相关部门持续发力做优留人环境,努力将人才回流苗头变为趋势,促成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壮大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人才回流牵引力。作为工业大省,辽宁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吸引人才赴辽开拓事业,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招人引才,更好服务振兴发展。霍庆生介绍,今后一段时间,辽宁省将继续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围绕全省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所急需的人才,加大招引支持力度。专家建议,未来辽宁可探索架构“产业集聚指数”“人才紧缺指数”等,用价值规律引导求职者和供职方双向奔赴。

培植让年轻人“心动”的城市文化氛围。年轻人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因此,辽宁把吸引更多大学生来辽留辽摆在人才战略的优先位置,重点扶持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努力让年轻人对辽宁产生认同感、亲近感、依恋感。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的七星里青年友好型街区,不论是街头转角还是创业园区,都有打卡墙、咖啡馆等潮流元素。沈阳、大连两座城市致力于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连续发布“青春寻访城市地图”,举办美食节、演唱会、体育电竞等青年群体喜爱的活动,让城市烟火气浓、文艺范足、时尚感强,更具吸引力。

沈阳还围绕大学生构建全链条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建国介绍,沈阳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走进城市,免费畅游部分景点,领取消费券;参加定制型校园招聘会,提前体验就业市场氛围;大学生求职创业期间和后续的扎根发展期间,相关部门还会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等帮扶,“给大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打造东北携手引才的大平台。2023年10月,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五市召开“区域人才一体化”联席会议,确定推动人才互认,建立互通的人才评价体系等,以人才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4年,东北多个城市“组团”参加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首届‘博士沈阳行’以沈阳的岗位为主,吸引了1000多人参加,第二届已有东北三省一区17座城市的465家用人单位提供6700多个岗位,目前已吸引4700多名博士人才报名。”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一处处长王玉辉说,这表明城市携手力量大,今后做强人力资源联合招聘和服务品牌,东北联合引才大有可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